八年级下册12单元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231756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12单元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册12单元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册12单元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册12单元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册12单元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12单元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12单元复习资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权利义务伴我行课标要求1了解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2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考点聚焦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2、在我国现阶段,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平等地的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3、人民和公民的区别是什么?人民是区别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

2、家和统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国,公民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过,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义务。4、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力。作为国家的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5、什么是公民权利?公民的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6、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

3、民的基本权利。7、我们享有的权利受到哪些方面的保障?我们享有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8、我国法律是怎样保障公民权利的?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9、什么是立法保障?什么是司法保障?立法保障是指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保护。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第二框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

4、诸多方面。这些权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平等权;(二)政治权利和自由;(三)宗教信仰自由;(四)人身自由权利;(五)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六)社会经济权利;(七)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八)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2、我国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我国普通法律则依据宪法进一步规定公民的具体权利。3、怎样正确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承担对他人应尽的法定义务和道德责任。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第二课 我

5、们应尽的义务第一框 公民的义务1、什么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2、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什么关系?怎样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3、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宪法规定公民的义务。具体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

6、、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4、什么是道德义务?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5、公民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有什么意义?广大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既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6、公民的道德义务内容有哪些?道德义务的范围十分广泛,履行道德义务,每个人责无旁贷。基本内容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第二框 忠实履行义务1、我们怎样忠实履行自己的义务?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

7、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法律要求做得,必须去做。我国法律对公民应该履行的各项义务作了明确规定,对于法律要求做的,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而不能不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2、我国法律和道德之间是什么关系?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是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倡导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家的性质现阶段人民的构成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动摇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知识框架人民当家作

8、主的国家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人民和公民的区别法律保障公民权利法律确认保障权利权利义务伴我行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社会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公民权利的广泛性公民权利的广泛性正确行使权利我们既要享受权利又要履行义务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的含义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的关系道德义务的内容法定义务道德义务公民的义务我们应尽的义务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忠实履行义务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课标要求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就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

9、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2.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3.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4.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知识串讲第三课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第一框 生命与健康同在1、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什么?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比如:我们有权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拥有健康强壮的体魄和饱满乐观的精神状态,有尊严地生活在祖国的阳光下。2、

10、人格权包括哪些内容?人格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做人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3、什么是人身自由权?侵害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行为有哪些?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没有人身自由,其他的自由也难以享受。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行动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4、什么是生命健康权利?生命健康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身体组织、器官的完整、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的健康所享有的权利。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

11、的基础。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5、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受法律特殊保护。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国家法律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公民的生命健康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第二框 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1、公民生命健康权的内容有哪些?我们有权热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2、为什么说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也是我们的责任?因为人

12、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一个人如果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属朋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若公民损害自己的身体,必然还会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因此,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于法不合。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即使大义灭亲也不允许,因为这是侵害生命权的行为;任何人也不得故意或者过失造成他人受伤、生病,因为这是侵害健康权的行为。我们要关爱生灵,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远离暴力,做一个即守法

13、又乐于助人的人。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一框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权是指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2、公民的人格尊严权的具体体现是什么?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受到道义的谴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什么是名誉?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名誉者不仅可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获得经济利益。4、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不过品行优良者并不

14、总是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人的名誉权常常受到侵害。5、什么是名誉权?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出他人侵害的权利。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我们有权利用自己的良好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6、常见的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侮辱和诽谤行为。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赃物等,都属于侮辱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第二框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1、什么是肖像?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再现。它包括用绘画、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

15、各种方式再现某个人的音容笑貌。2、肖像有什么作用?每个人都有一张不同的面孔,一次来区别于他人。肖像再现了个人的基本特征,是每个人人体容貌的有形识别标志,所以,肖像与特定人的人格不可分离。3、公民肖像权的内容有哪些?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相或录像等;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如挂在自己家里还是用于广告等;有权就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取报酬。不过,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需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4、侵害侵害公民肖像权的行为有哪些?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例如,不准擅自将他人的肖像用作广告或杂志封面,或印在挂历上,否则构成侵权。除此之外,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5、什么是人的姓名?人的姓名的作用是什么?姓名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名等,它作为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传达了一个特定的个性化意义,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6、什么是公民的姓名权?我国法律赋予公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