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5230440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祝考试顺利一、现代文阅读(1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李清照说:“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她最早指出词是有别于一般诗歌的一个流派(古人所说的家即指学术或文艺上的流派

2、),有它的历史意义。这里借用她的话来看看这“别是一家”的词究竟在哪里,又是怎样形成的。词在中唐以后流行,它为晚唐五代以来诗人在五七言诗体之外提供了一种新的诗形式,而且体裁比五七言诗更丰富多彩。根据万树词律所列,就有六百六十调,一千一百八十多体,实际还不止此数。然而词在中晚唐开始流行时,五七言诗已发展到极盛的阶段,举凡封建社会各方面的题材,如田园、山水、边塞、闺情,以及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都有大量名篇流传,在诗坛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使后起的词人不容易在各方面跟它争奇竞胜。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讲究句调平仄的格律诗,词的调子更多,可以适应不同的内容自由选用。这比之只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几种格调

3、的近体诗,有它的优越性,但就每个词调看,它的句调平仄比近体诗有更严格的限制。如比之篇幅长短不拘、声律限制更少的五七言古体诗,形式上的束缚就更多。词在从中晚唐到南宋的流传过程中,虽然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词家,却始终没有取代五七言诗的传统地位,成为诗人们普遍掌握的形式,像五七言诗逐步取代四言和骚体诗的地位那样。向来认为词创作成就最高的宋代,除了柳永、晏几道、李清照、辛弃疾等少数词家外,像欧阳修、苏轼、陆游、范成大等大多数诗词兼擅的作家,仍是以主要力量写五七言诗的。这除了受魏晋以来五七言诗的传统影响之外,还由于词调本身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中唐以后,出现一些工商业比较集中的城市,市民阶层壮大,妓乐繁兴,

4、需要有一种新的诗体,配合当时在城市流行的乐曲,比较细致曲折地表现城市人民的生活,抒发他们的思想感情。从中唐以后,农村流行的歌谣大多数仍不出五七言,而城市里新兴的长短句歌曲越来越多。在宋元以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里,长短句的词曲更居于压倒优势,使五七言诗体仅仅在定场白或下场诗里偶然出现,就充分说明这个问题。从现传唐代民间流行的敦煌曲子词及最初文人拟作的词调看,题材本来相当广泛,然而到了晚唐五代时期,文人写的词调却逐渐集中在妇女情态的描写上。因为初期流传的很多词调来自民间,最初出现的文人词也多数是直接模拟民间歌曲的,到了中唐以后,妓乐繁兴,许多新出词调往往是在歌妓的传唱过程中为文人所掌握。这些歌妓是封

5、建社会受压迫最深的妇女,她们既比较熟悉各种妇女的生活,自身又各有其惨痛的经历。这样,她们在唱词时既容易流露自身的不平,往往也倾泻出一般妇女的痛苦。如敦煌曲子词里的两首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去那人攀,恩爱一时间。”“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后来有些文人嫌这些歌妓们唱的词过于俚俗,自己动手来写。为了适应歌妓的声口和情态,他们的歌词虽然比较华美,内容仍不出痴男怨女离别相思的调调,只是作品所表现的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已不及早期歌妓们传唱的词调强烈,生活气息也没有那样浓厚。正是在这种创作情况之下,形成了词的传统风格:“以清切婉丽之词,

6、写房帏儿女之事。”从北宋以来,词这种传统风格虽不断为少数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关心国计民生的词家所突破,却仍然影响着后来绝大多数的词家,直到清代的浙西词派、常州词派。前人以婉约派为词的正宗。婉约派总的看来成就不及豪放派,却更多地表现了词的特点,表现了这“别是一家”的词有别于五七言诗的风格上的特点,这特点是从晚唐到宋初,在词的长期创作过程中形成的。(摘编自王季思词的欣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晚唐至南宋,词无法和五七言诗竞争的原因是五七言诗传统悠久,涉及多种题材,名篇流传,呈现极盛之态。B由于词所写的内容主要是妇女情态、相思离别等,所以一直以来词的题材范围都并不

7、宽广。C在说唱文学和戏曲里,词曲处于压倒性优势,说明随着城市发展,人们需要一种新的诗体来抒发情感。D晚唐五代时期,文人动手创作词,歌词华美,但内容仍是围绕歌妓们的生活和离别相思的调调。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先用李清照的话总述,然后从多个角度分别进行阐述,论证结构清晰。B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比较近体诗和词的特点,指出了词的优越性和局限性。C文章以两首望江南为例,证明最初歌妓用词曲体现自己生活的痛苦。D文章最后两段分析了词传统风格形成的过程,说明词曲的影响比诗歌深远。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词的传统风格端庄典雅,这和早期文人自己动手模

8、拟歌妓唱词且用词比较华美密切相关。B婉约派是词的正宗,其作品更能体现词的特点,但婉约派总的看来其影响反不及豪放派。C许多词调最初来自民间,文人参与写词后,都创制了许多新的词调,丰富了词这一体裁。D可以推想,词的内容如果一直局限于房帏儿女之事,不出痴男怨女离别相思的调调,就无法拥有如今的成就和地位。(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腊梅花侯文秀母亲生我的时候,窗外腊梅盛开。耗尽最后一丝力气的母亲,以微弱的声音给父亲留下唯一的遗言:他爹,孩子就叫腊梅吧!母亲死于难产。母亲走时,我响亮的哭声和着父亲的悲恸令窗外腊梅花簌簌落地。人们说,是我克死了母亲。但父亲却把我

9、当成母亲的再生,给予了百般疼爱。为了更好地照顾我,父亲拒绝了好心人的多次提亲,还固执地拒绝了到市里美院当老师的邀请。他说他一生都要陪着母亲,哪里也不去。父亲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每天傍晚,父亲从田间裹着一身泥回来。在炊烟袅袅中,不断呼唤我的小名:腊梅,腊梅,回家吃饭了。我就躲在腊梅树下和父亲捉迷藏,最终还是被夜色的黑吓得挪动步子回家。很快,热气腾腾的晚饭就上桌了。桌上,父亲用围裙擦拭我的大花脸,爱怜地摸了摸我的头,假愠道:快吃吧,疯丫头。时光如梭,腊梅花开了一次又一次,不知不觉中我已出落成一个大姑娘了。在一个清晨,我和父亲来到半山腰,已不再年轻的父亲,脸上写满了沧桑。父亲说,腊梅,快,给你娘

10、磕头。在父亲忧伤的目光中,我跪在地上,把头深深埋在长满茅草根的坟头上。父亲在旁给母亲唠嗑,她娘,腊梅考上重点大学了。你就放心去吧,一切有我呢。我的泪水无声地滴落在茅草根上。父亲拍拍我的肩,说道:记住,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屋后腊梅还没开花之际,我收拾好行李,背起简单的行囊,踏着崎岖不平的山路,把孤独的父亲拉得越来越远岁月是一把犁,把父亲犁得不像样子了。可父亲脸上却始终挂着自豪。父亲不止一次对眼羡的邻里说,其实,我没啥功劳,都是孩子争气,她娘保佑着她呢。孩子,腊梅花开了。可漂亮呢!父亲再次见到我时,就絮絮叨叨说这些无聊的话。我想取笑他,可最终没有笑。从父亲的声音里,我似乎看到父亲

11、对母亲的思念。我说,爸,您放心。我不会忘了您,也不会忘了娘,更不会忘了这片土地。父亲做梦也没想到,我一个女孩子,竟然当上了交通局局长。自从当上交通局局长后,我立誓要把柏油公路修到每家每户门口,给乡亲们实实在在的方便。再也不用像儿时那样,一遇下雨,就挽起裤脚,在寒风凛冽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泞里前行了。每次招投标,总有一些领导的亲戚托关系,明里暗里地希望我照顾照顾。可我明白,修路来不得半点马虎,不能做豆腐渣工程,不然就愧对父老乡亲对我的信任。我力排众议,把工程交给了一个没有任何后台、资质过硬的承包商,并亲自监督把一条条宽阔的公路修到父老乡亲家门口。竣工那天,乡亲们一个个提着鸡蛋和水果,送到父亲屋

12、里。父亲说什么也不接受,说我家腊梅就是大家的孩子,孩子为父母做事是理所当然的。工程结束,承包商很顺利拿到工程款。当承包商提着一个包来找我时,我一下变了脸,厉声喝道:你这人咋回事?报的价格也不高,挣的也不多,居然还有心思搞这个!你有这心思不如踏踏实实做点对社会有用的事!承包商感恩地拿着包走了。可承包商似乎总觉得欠我点什么,听乡亲们讲起我母亲,便提议给母亲修坟!我不同意。可承包商说干就干。动工那天,父亲赶过去,躺在母亲坟前,说你们非要这样做,干脆将我一起也埋了吧。父亲铁青着脸,把人赶跑了。承包商临走前,对着母亲的坟深深地鞠了三躬。隔了些时日,父亲托人送来一幅画。我打开一看,是一幅残梅图。没有任何色

13、彩,只有墨的浓淡,晕染出一些凄凉的意境。虽然屋里悬挂的一幅精裱腊梅图让父亲的残梅图黯然逊色,但我还是小心翼翼地将父亲的画换上去。我突然想把父亲接到身边,安享晚年。可父亲的固执却超乎我的想象,他说,我哪儿也不去。我就在这里,静静地陪你娘。我知道怎么劝都是徒劳。临走时,我找到村支书,托他好好照顾我父亲。 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一次,村里的二狗来城里看我,无意中说我家腊梅今年咋不开花呢。没过多久,我接到村支书电话,说我父亲病倒了。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一遍又一遍教我画腊梅的情形。用长锋羊毫蘸半浓墨,先画粗枝,再出旁枝,后用藤黄、赭石,浓淡点梅,很快生动形象的腊梅就跃然纸上。我匆匆赶回去。回到家,我什么也

14、没有说。父亲说,孩子,快看,家里的腊梅又开花了!放眼过去,一朵朵腊梅花,在风雪的包裹下,散发出阵阵幽香,沁人心脾。我在手心里,轻轻画了一朵腊梅花。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小说语言质朴无华而深沉感人,平实自然而富于张力,在深情的叙述中,蕴含着女儿对父亲的敬爱,让读者感受到人性人情之美。 B修墓风波后,父亲送来的残梅图“没有任何色彩,只有墨的浓淡”,这是父亲以梅明志,同时又暗示着父亲对女儿保持清廉的期许。 C小说结尾“我在手心里,轻轻画了一朵腊梅花”,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也表现了“我”要把父亲传给我的美好品格坚守到底的决心。 D

15、小说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手法刻画父亲的形象,突出了他情深义重、慈爱坚强、廉洁奉公的特点。5小说中划线处都写到了“腊梅花开”,意图各有不同,请任选两处作简要分析。(4分)6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我”,有人认为是“父亲”,你认为是哪一位?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710题。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

16、。后遭母忧,弃官行丧。后公府辟举方正,皆不就。太尉李固表荐,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稍迁,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蕃上疏曰:“昔高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后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