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三练兵物理化学.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73956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初三练兵物理化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年初三练兵物理化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年初三练兵物理化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年初三练兵物理化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年初三练兵物理化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初三练兵物理化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三练兵物理化学.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学业水平阶段性调研测试物理、化学试题本试题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共6页,满分为56分;第卷共8页,满分为94分。本试题共14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第卷(选择题 共56分)注意事项:1. 第1卷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2. 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

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Ca:40 O:16 Na:23 S:32 Cl:35.5 Cu:64 1下列常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2日常生活安全问题一直得到人们的关注,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生病禽类加工后食用 B蔬菜浸泡甲醛溶液来保鲜 C燃气泄漏后可以用火机检验泄露点 D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3保护环境,创造美丽家园,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下列做法中,与倡导不相符的是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和纸杯C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D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4右图1是某粒子的结构

3、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该粒子是阳离子C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 D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5. 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具备安全意识,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实验室里可以随意品尝药品的味道 B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C将水直接加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 D酒精灯倾翻着火要立刻用水扑灭6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中A和B元素都有两种化合价B. 该反应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 丙的化学式中A和B原子之比为1:3D. 该反应中电子总数没有变化7某同学在探究金属活泼性比较试验时,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图所示,据此该同学得

4、到如下结论,正确的是A滤渣A中一定含有铜 B滤渣A中含有铜和银 C滤液B中只含有硝酸锌 D白色沉淀C是氯化银8请通过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草木灰和铵态氮肥混合使用肥效更高 C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润湿pH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D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其成分会发生变化9物质的鉴别有时候不止一种办法,下表是某同学采用不同的办法进行物质鉴别,其中有错误的是选项需要鉴别的物质方法和所用试剂方法一方法二A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滴加无色酚酞加入金属铁B硫酸钡和碳酸钠粉末加水滴加稀盐酸C金属锌和银滴加稀盐酸加入硫酸铜溶液D

5、木炭粉和氧化铜观察颜色通入CO并加热10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合理的是 ANaCl溶液(Na2CO3):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BH2(CO2、H2O):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C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锌粉、过滤DH2SO4溶液(HCl):加入AgNO3溶液,过滤11现有8.9gCuO和Cu (OH)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00g 9.8%的稀H2SO4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7,形成不饱和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为A1.6g B3.2g C6.4g D12.8g 【物理部分】图(2)12. 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2

6、所示):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 站在老鹰背上休憩的乌鸦没有质量D. 老鹰能在空中飞翔主要是由于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作用 13. 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 A B C D图(3)图(4)14. 如图4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 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 C. 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 屏上能成正立的像

7、D. 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 15. 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是一粒沙、一缕烟、还是一朵花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A. 沙尘暴起,飞沙漫天 B. 微风拂面,炊烟袅袅C. 五一节前后,平阴玫瑰花香袭人 D. 丰收的夏季,金灿灿的麦浪起伏16. 苏-35是世界上作战性能非常好的战机,最大载弹量8吨.如图5所示,是一架苏35战机正在空中匀速飞行(在同一高度)投弹演习的过程,关于该架苏35战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械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B. 机械能减小,重力势能、动能都变小C. 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D.

8、 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 图(5)17. 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时,平阴县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了这样的一个分组实验,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悬挂着同一石块,分别把石块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发现前后两次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不一样。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经过讨论提出了如下四个科学问题:其中较 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A. 为什么前后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一样?B. 前后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与哪些因素有关?C. 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D. 阿基米德原理与哪些因素有关?18. 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小华组装了如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一根细铜直导线闭合开关,其中能使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是()

9、 A. ab不动,磁体上下移动 B. 磁体和ab一起向右移动,并且两者保持相对静止 C. 磁体不动,ab不动 D. ab不动,磁体左右移动 19.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如图7所示的四种物体中,惯性最大的( )A.奔驰的骏马 B.咆哮的雄狮 C.正在起飞的中国预警机 D.树上的一只小鸟 图(7)20. 如图8是平阴县职业高中学校广场上使用的“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光电池板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B. 照明灯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C. 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 蓄电池夜晚放

10、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图(8) 图(9)21. 如图9所示为两个完全一样的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甲正立在桌面上, 乙倒立在桌面上,此时甲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P甲,乙瓶口处受到水的压强为P乙,如果从两瓶中取出(部分)相同质量的水后甲、乙仍然按照如图放置,瓶底和瓶口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甲=P乙 , P/甲=P/乙 B. P甲=P乙 , P/甲P/乙C. P甲=P乙 , P/甲P/乙 D. P甲P乙 , P/甲P/乙 图(10)22. 从2011年5月1日起,驾驶员醉酒后驾车要负刑事责任。酒精测试仪可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它的原理图如图10所示。图中

11、R1为定值电阻,酒精气体传感器R2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如果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时,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发生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U变小,I变小 B. U变小,I变大C. U变大,I变小 D. U变大,I变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23. 同学们大部分时间是从学校度过的,校园生活中发生的很多现象与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冬季教室里有暖气,暖气取暖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能内的B. 很多同学佩戴了近视镜,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汇聚作用C.

12、同学们都天天穿着校服,看见校服呈蓝色,是因为校服吸收了蓝色的光D. 教室里都有饮水机,饮水机上的指示灯是发光二极管,它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24.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现象都与“水”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地回春,冰雪消融,“冰雪消融”是熔化过程,需要放热B. 初冬麦田里常常出现一层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 夏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凉爽,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和泥土的比热容大图(11)D.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不会受到水的浮力 25. 自行车是人们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骑自行车既锻炼身体又节 能环保,真是一举多得。如图11所示,自行车上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臀部坐的车座一般都制造的比较大,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B. 车座下面有弹簧,当人们坐上时,弹簧会发生形变产生弹力C. 车带上有很多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的D. 骑自行车下坡时,用力捏手刹,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减小摩擦的 26. 安全教育已越来越引起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某中学在一次关于家庭用电的“对”、“错”物理知识抢答比赛中,提出以下说法,其中回答“对”的是()A. 如果发生了触电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B. 若没有保险丝,可用细钢丝代替C. 电灯泡的灯丝断了,可以搭接上暂时使用,但是它的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