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八年级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72716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八年级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八年级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八年级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八年级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八年级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八年级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八年级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 一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各句中的“食”读音和意义都相同的是_和_;_和_。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2、翻译。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 _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3、本文采用的写法是_。文中的“伯乐”是比喻_;“千里马”是比喻_;“食马者”是比喻_。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_。4、文中写千里马的遭遇的句子是:_。5、本文论证的中心是:_。6、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7、“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D、不以善小而不为 8、各用一句话概括各段段意 第一段:_ 第二段:_ 第三段:_ 9、对本文写作意图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本

3、文借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而被埋没于世的故事,说明了识别和选拔人才的困难及其严重危害。 B、本文就有马无马问题反复进行论述,说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以讽喻当时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人才,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C、本文借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而被埋没于世的故事,说明了众多的才智之士不得重用的真正原因,在于没有遇到像伯乐那样知人善任的人。D、本文就有马无马问题反复进行论述,说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以呼吁社会能有更多的像伯乐那样的人,使天下人才各得其用。答案1、 2、 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喂马的人不能按照它日行千里的特点来喂养它。 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

4、且不可能。 3、托物寓意 能识别人才的人 人才 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 4、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D 8、第一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第三段:总结全文,着力写“食马者”的愚妄。 9、B(湖北黄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7-31题。(12分,30题4分每小题2分,其他每题2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

5、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煎墨瞳曼致受支怨搀童受妻堡。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

6、北史孝行传张元)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虽有千里之能 张元怪之,随犬出门 B安求其能千里也 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D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若见而不收养2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犬随叔父夜行”中“夜”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B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C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9.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叔

7、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31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甲文采用 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则主要表达了 的主旨。26.答案示例:善行,如寒冬里的一朵腊梅,能够唤起人们对温暖春天的无限憧憬;善行,如荒漠里的一粒种子,能够让曾经的荒漠变成莺歌燕舞、芳草萋萋的绿洲。27C(均为转折连词,但是。A结构助词,“的”,代词,指“汪汪之声不已”;B代词,指马,代词,指狗的生死;D通假字,通“现”,动词,看见)28.A(都是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BCD项加点词都活用为动词)29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30.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8、叔父被蛇咬了,趴在地上走不了。31.托物寓意(或托物言志)关爱动物,善有善报二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你认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陋室”的“陋”还是“不陋”?请说明你的理由。3.作者明明在称赞他自己的“陋室”的,为什么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呢?答案1.从环境,交往中来写陋室的。表达了作者的爱好情趣和高尚情操。2.陋室

9、不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让人体会不到一点“陋”意,给人更多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真是陋室不陋。3.用类比的写作手法,用诸葛亮、杨子云的事例来证明“陋室不陋”的观点。寄托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操。三口技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篌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0、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 将文中内容填好。2 解释下列加点字。(1)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惊醒 (2)两股战战 大腿 (3)几欲先走 跑 (4)妇抚儿乳 喂奶 3 选文按 时间设想 顺序描写的三个场面是 惊醒 , 入睡 , 起火 其中正面描写了表演者表演的内容,侧面描写了 宾客的反应 ,(请用波浪线画出),其作用是 从侧面突出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4翻译:妇抚儿乳,儿

11、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妇人抚摸小儿给他喂奶,小儿含着乳头啼哭,妇人拍他轻声哼唱哄呀入睡 5试分析这三个场面中声音的特点。 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小到大,由少到多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1、本文选自 ,这本书是朝的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本文的作者是朝的2解释加()的词的意思1、(会)宾客大宴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3众妙(毕)备 4、以为绝(妙)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4、第一段交代了那些事?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5、第二段描写口技人表演的声响,其顺序是什么?6、“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了听众的那些内心感受?答案1、本文选自口技,这本书是 清 朝的 张潮 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本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