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陈坚思考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71556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陈坚思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陈坚思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陈坚思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陈坚思考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陈坚思考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陈坚思考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陈坚思考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的复习思考题1,发酵及发酵工程的定义2,发酵工程的特点3,发酵的分类4,发酵产品的类型5,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类型及其之间的关系6,发酵过程的组成7,发酵生产成立的条件8,发酵工业发展的阶段及大致年代9,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我国发酵工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二章的复习思考题1, 微生物代谢调节和微生物代谢调控的概念2, 为何要进行微生物的代谢调控3, 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方式4, 从本质上来说,微生物的代谢是通过哪两种方式来进行的5, 酶合成调节的方式及其定义、机制6, 酶活性调节的定义、方式7, 有分支代谢途径的调节方式有哪些8, 酶活性的调节机制可用什么理论来解释9, 初级代谢的调

2、节有哪几种方式10, 次级代谢的调节方式11, 提高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12, 高浓度细胞培养的目的、原理、优点、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的复习思考题1, 次级代谢和次级代谢产物的概念2, 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类3, 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模式4, 在微生物的氢代谢过程中,关键的酶是什么酶,它有哪些类型5, 氢效应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6, 二氧化碳固定的概念、方式、生理意义7, 什么是卡尔文循环,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第四章的复习思考题1, 原料的定义及选择原则2, 培养基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如何进行培养基的设计3, 为何要进行原料预处理及原料预处理的方法4, 原料粉碎的目的和方法5, 垂式粉碎机生产

3、能力的计算6, 干法粉碎和湿法粉碎工艺的比较7, 原料输送的方法8, 气流输送的原理、流程和优点9, 颗粒在垂直管道和水平管道中悬浮输送的机理10,气流输送中常用除尘装置有哪几种11,淀粉原料水-热处理的定义及目的12,淀粉的膨胀、糊化和液化13,在淀粉的水-热处理过程中有哪些反应(变化)是我们所不希望的14,淀粉的酶法液化和糖化工艺常用到的酶有哪些及各自的作用专一性15,酶法液化的工艺有哪几种及各自的优缺点16,淀粉液化效果的标准17,淀粉糖化的定义和目的18,淀粉糖化的理论收率、实际收率和淀粉转化率的定义及计算19,DE值的定义20,淀粉糖化的工艺有哪几种,比较各自的优缺点21,糖蜜原料的

4、来源、特点及常用的处理方法22,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前提物质、抑制剂和促进剂为何能提高产物的产量第五章的复习思考题1, 何谓培养基的灭菌,它和消毒有和区别2, 常用的灭菌方法3, 致死温度、微生物热阻的定义4, 湿热灭菌的原理和优点5, 从工程角度看,设计一个培养基的湿热灭菌过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6, 根据微生物的热死灭动力学方程和温度对微生物热死灭常熟(K)的影响,论述为什么采用高温短时间灭菌既有利于杀灭微生物又有利于减少营养物质的破坏7, 间歇灭菌的成功的要素及注意事项8, 常用的连续灭菌工艺有哪几种9, 连续灭菌和间歇灭菌的比较10,影响灭菌的因素第六章的复习思考题1, 何谓无菌空气,

5、发酵工业对空气无菌程度的要求2, 空气含菌量的测定方法3, 空气除菌的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4, 介质过滤除菌的定义,机理;过滤介质的类型5, 常见的空气过滤除菌工艺流程的分析计算6, 过滤效率、对数穿透律7, 传统空气过滤除菌工艺中的主要设备有哪些8, 新型的空气过滤器有哪些,有何优点9, 空气贮罐的作用是什么,其大小如何确定第七章的复习思考题1,种子的扩大培养的定义。2,种子的制备可分为哪两个阶段。4,种子罐级数的定义,如何确定种子罐的级数。5,种龄。6,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7,菌种保藏的原理。8,菌种衰退的定义,原因。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9,菌种复壮的定义,复壮的措施。第八章

6、 发酵过程1,发酵过程的定义2,为何要研究发酵过程3,发酵过程的主要控制参数主要分为哪三大类4,发酵过程中通常测定的参数有哪些5,发酵过程中参数测定的方法有哪两种6,简述发酵过程的代谢变化规律。为什么要了解这一规律。7,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的定义。对这三种发酵方式进行比较。8,按照产物生成与菌体生长是否同步,可将分批发酵分为哪两种类型,并用公式进行表述。这种分类方法对实际生产有何指导意义9,代谢变化、代谢曲线10,温度对发酵过程有何影响?11,pH值对发酵过程有何影响?12,简述发酵过程中引起pH下降和上升的因素13,发酵过程中pH的控制方式。14,发酵过程中泡沫产生的原因15,发

7、酵过程中泡沫的产生有何不利的影响16,在发酵过程中影响泡沫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17,发酵过程中泡沫控制的方法。18,化学消泡的机理。19,发酵过程中补料控制的目的,所补的物料包括哪些类型,补料的原则及控制策略20,临界氧浓度21,请叙述发酵过程中溶解氧的一般变化规律。22,二氧化碳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机理,发酵过程如何控制二氧化碳23,发酵过程的基本自控系统包括哪些24,发酵动力学的定义,研究发酵动力学的目的。25,研究发酵动力学方法有哪两种?26,简述Monod方程与米氏方程的区别与联系。根据实验结果计算Monod方程的参数27,恒化器和恒浊器的定义。28,在连续培养过程中,其实际结果为何会和理论

8、推导的结果发生偏差29,宏观产率系数30,理论代谢产物产率的计算31,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动力学方程的推导32,研究连续培养动力学有何用途第九章 厌氧发酵设备1、酒精发酵设备的基本要求2、酒精发酵罐的冷却装置有哪三种形式?3、微生物在厌氧发酵过程中总的发酵热4、酒精发酵罐罐数的计算5、啤酒圆筒体锥底发酵罐的优缺点第十章 通风发酵设备1,常用的通风发酵罐有哪几种类型2,机械搅拌发酵罐的基本要求3,机械搅拌发酵罐的搅拌器的作用和种类4,挡板的作用5,全挡板条件6,消泡器的作用和种类7,发酵罐上常用的轴封有哪两种,比较其优缺点8,机械搅拌发酵罐的冷却装置有哪三种?各适用于什么场合?比较其

9、优缺点?9,自吸式发酵罐的充气原理10,气升式发酵罐的工作(充气)原理11,搅拌器的轴功率12,影响搅拌器输入搅拌液体的功率的因素13,功率准数14,根据功率准数所表征的意义推导下式15,机械搅拌发酵罐主要由哪三个部分组成及各自的作用16,根据产品的年产量计算所需发酵罐的数量,并计算发酵罐的结构尺寸17,了解机械搅拌发酵罐的结构18,空气中的氧进入到细胞中要经过哪些步骤19,根据氧的传质方程,请叙述影响氧传递的因素。第十一章 发酵染菌的防治1,何谓“杂菌”?2,不同染菌途径对发酵的影响3,染菌是如何影响产物提取和产品质量的4,无菌试验的目的5,杂菌的检查方法有哪几种?各种检查方法的比较?6,总

10、染菌率7,试从不同染菌规模分析各自引起染菌的原因8,试从染菌分析染菌的可能原因有哪几种?9,种子带菌的原因可能有哪几种10,无菌室的基本要求及其所要求的无菌程度11,造成设备泄漏可能有哪些原因12,盘管试漏方法有哪两种?13,发酵罐管路的连接方式有哪三种,并对这三种连接方式进行比较14,何谓死角15,发酵工厂的管路采用法兰连接时,如安装或操作不当有可能会形成哪些死角16,请问下图中的管道连接方式有何不合理之处,为什么?请画出正确的连接方式17,预防噬菌体感染的措施有哪些18,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从过程检查结果分析判断染菌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第十二章1, 下游加工过程的定义2, 发酵下游

11、加工过程的特点3, 对一具体发酵产品,在确定其下游加工工艺时应考虑哪些因素4, 发酵产品的下游加工工艺过程可分为哪四个阶段5, 发酵液凝聚和絮凝的机理6, 影响絮凝因素有哪些7, 在发酵工业中,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有哪几种类型8, 错流过滤9, 微生物细胞破碎的技术有哪些10,如何选择细胞破碎的方法11,盐析的定义及其机理和优缺点12,有机溶剂沉淀的原理和优缺点13,等电沉淀的原理和优缺点14,吸附法的原理、优缺点,吸附的类型15,影响吸附过程的因素有哪些16,离子交换作用,以及影响离子交换速度的因素17,膜分离技术的优点18,常用的膜分离设备包括哪四种类型19,浓差极化、凝胶层20,膜的清洗方

12、法有哪两种21,纳滤的特点22,反渗透23,萃取的分配定律24,两水相及其优点25,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其典型流程包括哪三种类型第十三章 固定化细胞发酵1,固定化细胞的定义、优缺点、分类2,细胞固定化的方法及其比较3,固定化细胞反应器的优点,主要有哪些类型第十四章 基因工程菌发酵1, 基因工程2, 如何获得一个工程菌3, 一个可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工程菌必须符合哪些要求4, 物理密封、生物学密封5, 和天然细胞培养过程相比,工程菌的培养过程有何特点6, 在工程菌中,质粒的不稳定性有哪两种类型7, 影响工程菌中质粒的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工程菌中质粒的稳定性8, 质粒保持率9, 在工程菌体的培养过程中,必须要工程菌的外漏,从工程角度分析,在培养过程中,有哪些方面可能会造成工程菌的外漏第十五章 动植物细胞培养1, 动植物细胞培养与微生物细胞培养有何区别2, 常用的动物细胞培养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优点3, 动物细胞悬浮培养法4, 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控制有何特殊要求5, 培养植物细胞的培养基的主要组成,选择培养基的主要原则6,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方式有哪些7, 影响植物细胞培养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