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放下与坚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71354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放下与坚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放下与坚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放下与坚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放下与坚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放下与坚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放下与坚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放下与坚守.doc(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放下”“不放下”【试题回放】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请以“放下”或“坚守”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800个字。【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以下的能力:对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能力;调动语言知识积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 “提示语”先以梭罗的话语引出“放下”的这个主题词,然后列出两类不同的

2、看法:一是直接认同(肯定)“放下”说法的,另一方面则是从反面,以认同“不放下”的说法来对应“放下”的观点。这实际上也为考生提示了可以有不同的立意角度思考,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需要,或直接扣合梭罗的“放下”运思作文,或以认同“不放下”来表达自己的认识理解。考生可以根据提示写作,也可在提示以外,就“放下”或“不放下”的相关范畴作文章,但所写内容必须在既定文题的范围内。“要求”明确考生必须在两个标题中自选一个,选定了标题也就意味着确定了写作重点。“联系生活体验和认识”,即是要求考生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这些体验或感悟,可以来自身边的人、身边的小事,也可以是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行动

3、、经历。考生可以“自定文体”,但无论是谈论看法还是叙述故事,都必须与自选的文体特征相符,文章的优劣均按评分标准执行。【审题提示】本题便于联系生活,但难点在思辨。放下什么不放下什么,需要有清晰的认识与有分寸的表达:1.“放下”的意思是放弃或停止,可以是已拥有的弃之不顾,也可以是停止正在做的或追求的东西;2. “坚守”意味着不抛弃,不放弃,更是坚持、执着。可以是客观要求的“放不下”,也可以是主观上的执着追求。至于“放下”或“不放下”的对象,可以是物质层面的,更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局限在思维,限于个人小视野,限于社会负面事例,限于就事论事,这些表现在立意上会有等差,是评判的重要依据。学生可从正面立意,

4、亦可从反面立意,亦可正反结合辩证论述。正反结合者,如能正确指出放下什么,不放下什么,有辩证的分析,得分则较高。论述时,有考生偏重于感性的抒发,不能做深入说理;亦有考生缺少切题意识,不能从题目或材料切入,上来就谈要 “放下” 或“坚守”,但具体放下什么,不放下什么,则语焉不详。结构上有并列式,有正反式,有层进式,妙在运用自如,本身并无高下之分。结构严谨的颇受青睐,结构松散的难受欢迎。但要注意有些文章的结构表面看起来松散,其实有内在的联系,不应判为低分。一、题意理解1.本义放下是把握着提着或负载着的物件从高处放到低处;搁置,停止进行。2.引申义把占据心灵的某种东西移出。3.价值取向放下放弃放下,指

5、放下多余的、有害的、悲伤的、暂时不需要的事物。是一种有选择的放弃,而不是说要完全放弃。放下的同时亦隐含着什么是不该放弃的;不放下的同时亦隐含着什么是必须放下的,如此方可更好的诠释为什么要放下或不放下。放下、不放下可以是一种价值的取舍(得与失),比如放下个人的名利,不放下对事业的追求;放下眼前的荣耀,不放下对正义的执着也可以是一种策略上的选择(先与后),比如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GDP很重要,可持续发展更重要,为了可持续发展,就应先放下对GDP的偏面追求。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来说,体育、音乐、美术、奥数、英语(论坛)等都很重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要想真正有所收获,就必须选择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其它则必须

6、放下放下与不放下的对象选择:可以是实的:财富、权力、名利也可以是虚的:思想观念(成见)、情感(喜怒哀乐)4.角度选择“放下”与“坚守”必须二选一。文题与内容必须保持一致。选择其一可以涉及另一方,但主次须分明,忌倒置。比如选择写“放下”,可以涉及“不放下”,但必须以“放下”为重心,不能是定题为“放下”,而文章的主要内容却是写了“不放下”。二、立意说明可以正面立意:该放下什么,比如利益、荣耀、财富坚守什么,比如尊严、正义、良知、诚信也可以反面立意: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把本不该放下的东西放下了,比如贪官放下正义、奸商放下了诚信、知识分子放下了尊严、普通人放下了良知该放下的却没有放下,比如对名利的热衷

7、、对权力的迷恋、对金钱的贪婪、对眼前既得利益的不舍1.符合题意“放下”含义理解正确,对象明确,选点准确,观点鲜明,立意深刻。“放下”的理由充分;“放下”的过程清晰;“放下”的方法正确;“放下”情节构置合理。“坚守”含义理解正确,“不放下”的对象明确,选点准确。观点鲜明,立意深刻。“不放下”的理由充分;“不放下”的过程清晰;“不放下”的方法正确;“不放下”情节构置合理。2.基本符合题意“放下”含义理解基本正确,指向基本明确,选点基本合理,观点正确,立意明确。“放下”的理由比较充分;“放下”的过程基本清晰;“放下”的方法基本正确;“放下”情节构置基本合理。“坚守”含义理解基本正确,指向基本明确,选

8、点基本合理,观点正确,立意明确。“不放下”的理由比较充分;“不放下”的过程基本清晰;“不放下”的方法基本正确;“不放下”情节构置基本合理。(冠华作文网)3.偏离题意A“放下”含义理解部分正确,指向不够明确,选点不完全合理,观点模糊,立意不明。“放下”的理由不充分;“放下”的过程不清晰。“不放下”含义理解部分正确,指向不够明确,选点不完全合理,观点模糊,立意不明。“不放下”的理由不充分;“不放下”的过程不清晰。B完全脱离“放下”或“不放下”的含义作文。三、相关说明1.关于表达侧重文章的文体和语言两项。具体评分可参考内容评分项。2.关于发展等级参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综合评定,突出其中一

9、点就可以打满分。(1)符合题意的,“发展等级“一般不低于6分;(2)基本符合题意的,“发展等级”一般不低于4分;(3)偏离题意的,写得再好,“基础等级”不超过四等评分,“发展等级”不得分;3.其他缺题目扣2分;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的不计;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字数不足800字的,每少50字扣1分;不足300字的,“基础等级”在四等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全文200字以内的,得分不超过10分,400字以内的,得分不超过18分,不再分等级评分。作文样卷1号文放下握紧拳头,你抓住的只有空气;张开手掌,你便拥有了一切。很小的

10、时候,我们总会伸手抓住面前的一切,渐渐地,我们发现,要抓住的太多,手却只有一对,要想拥有,必先放手。可是如今,我们仍未学会放下,我们会放不下流逝的时间、缘尽的感情和曾经的爱。它们,如同指触的流沙,指间的轻风和手心的雨丝,你放下,便收获释然;你放不下,却也留不下,只剩下无尽的痛苦与哀婉给你作无用的慰藉。朋友,学会放下吧。放过它,也放过你自己;安慰自己,也成全了它。放下,有三境界。痛后放下乃第一境界。水蛭吸血,你越拔得用劲,它越痛却吸得更紧,最终只能在火中蜷缩自己炽热难熬的身躯,化作一阵云烟,渐远渐散。倘若水蛭痛而后放下,想必不会落得如斯结局吧。痛觉与生俱来,它不是对你的折磨而是对你的保护。也许它

11、不是你的,有更好的值得你追逐。坚持是中性词,当你坚持应放下的,你就是固执的。痛了就放,是对自己的保护,是对时间的珍惜,是为更好的到来而准备。有人问佛:“大师,我放不下。”佛拿了一杯热水倒在他的手上。他手一烫,杯子坠地。佛曰:“痛了你就会放手。”烫伤很快恢复,放不下而荒废的青春却一去不复返。 主动放下乃第二境界。低姿态的高贵远比高姿态的高贵美丽,圆润而不刺眼。放下姿态,收获高贵,低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痛了才放是被动的,主动放下是有意识的,觉悟自然更高。仓央嘉措既恐损梵行又恐负倾城,留下一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后,从此入山终成高僧。李嘉诚之子李泽楷并无仰仗父亲敌国之财,而是放下

12、“华人首富之子”的身份艰苦打拼,最终一手开创“电讯盈科”的王国,人称“小超人”。路易威登从匠师爱徒到御用捆箱师,再到创业,一路放下一路成功,留下“LV”让万千女性为之疯狂追逐。主动放下,你会收获更多。放下的第三境界是从不抓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带一物而来,不带一物而去,缘至则来,缘尽则去。这是一种“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潇洒,一种“漫看天际云卷云舒”的恬然,一种“日起而作,日落而息”的睿智。它不是“放下吧,是你的会回来,不回来是因为你值得更好的”的自我安慰,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豁达与大气。这样的人,才是拥有一切。他不需放下,因为他一无所有;他可以放不下,因为放下后还

13、是他的。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放下吧,你会是最富有的。【简评】本文对题意理解准确,将“放下”分为“被动”、“主动”和“从不抓紧”三个境界,由浅入深,逐层论述。文章内容丰富,水蛭、商界精英、禅宗故事等诸多材料运用恰当,显示出作者丰厚的知识储备。文章思路严谨而不呆板,见解深刻而又独到,体现出作者富有个性的思考。虽然语言上略有欠缺,不够流畅,仓央嘉措的例子分析稍嫌空洞,但仍不失为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评分:24+23+10=57 分2号文放下有人说:真正的智者,敢于辞让整个天下。是怎样的胸襟和气度让他面对天下纷繁万家都举重若轻,在心中放下名利,放下浮华,放下凡夫俗子

14、割舍不下的羁绊,合心于淡,乘物以游心?放下,不是一次轻率的舍弃,更非戏谑的逃避。恰恰相反,它是一次生命的负重。放下的是熙熙攘攘的身外之物,而在心灵之深处,“放下”二字让人懂得何为生命的本初重量。与天地精神共往来的庄子,无疑参透了“放下”二子真正的玄机。他拒绝了楚相的高位,要过“生将曳尾于涂中”的生活。妻子故去,他鼓盆而歌,歌的是“查其始而本无生”的朴素真理。名誉的煊赫,生死的大劫都缚不住这颗无所拘囿、不甘就范的心魄呀!我想,庄子是懂得放下的,他穿越了名利生死妄加于他的桎梏,当他以一袭白衣、衣袂飘飘地向逍遥走去时,身外的所谓重量已伤不得他分毫,他的豁达豪迈足以穿越世间一切坎坷,实现自我生命的圆满

15、成全。我折服于这“放下”的魄力和气度,这便是古人辞让天下的力量,留一份寂寞的空间给生命,让生命终可以开阔,让心灵终得到游历的长空。“放下”赋予了生命更充盈饱满的空间,让人感悟生命本初的质地,原始的欢欣。然而生命当中可有那些无法逾越的障碍?可有那些戕人心魄,足以摧毁任何希望的苦难?这或许无法让人轻易地超拔于其上,当生命本身成为自我的累赘,人该如何“放下”如影随形的痛苦与不堪?史铁生会给我们一个珍贵的答案。他所承受的那些难以想象的苦痛,我无意再重复提及。但我无数次地在这些从容温暖的话语中获得笃念。他说:这就是你不能从中单单拿掉苦难的整个世界。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亡,是一个必将会降临的节日。我悲恸于他的遭遇,而深深敬重于他对不幸的宽恕,对悲剧的放下。在他的文字中,我读不到丝毫的颓唐与戾气,读不到他对世界的尖刻与敌意。只有一个宽厚的智者放下苦难,拥抱生命的赞歌。只有真正对不幸的“放下”,人类才能在爱与幸福的路途上迎候解放。若紧紧怀揣着命运的不公,那生命只得沉沦在无边的黑暗际遇之中。 “放下”一词的厚重,我们将会用漫长的生命去体味。愿我们有勇气“放下”并有能力“放下”,执此一念,我们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