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1-1-3-货币与货币制度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25171303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1-1-3-货币与货币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教学课件1-1-3-货币与货币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教学课件1-1-3-货币与货币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教学课件1-1-3-货币与货币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教学课件1-1-3-货币与货币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1-1-3-货币与货币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1-1-3-货币与货币制度(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3 课程回顾课程回顾 货币的定义 货币形态的演变 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职能 1 那些 在商品和劳务的支付上或者债务清 偿中具有普遍接受性的东西 是怎样制造与 流通的 2 是什么使得货币的职能得以实现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 掌握货币制度 的内容和类型 了解货币制 度的发展和演 变 学会观察主要 国际货币的动 态并大致判断 其对我国货币 的影响 重点 知识目标 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制度及其类型货币制度及其类型 一 货币制度的内容及构成 货币制度是一国或地区对货币的有关要素 货币 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又称 币制 或 货币本位制 货币制度的形成 自从国家干预货币流通之

2、后开始形成货币制度 较为完善的货币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 战国时各地的货币 形 状 质地 重量不一 流通不便 社会成本高 商品交换受到阻碍 统一后的秦国将铸币权 收归国家 统一货币 有利于商品交换的进行 便于成本 利润 价 格的计算 促进了经济 发展 一 货币制度的内容及构成 1 规定货币材料 2 规定货币单位 3 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6 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5 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 4 规定法定支付偿还能力 货币制度 的内容 要素 7 规定货币的对外关系 1 规定货币材料 在金属货币流通状况下 利用何种金属铸 造本位币 就称之为该金属本位制度 如金本位 银本位 金银复

3、本位 在信用货币流通下 普遍实行纸币本位制 币材是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规定 2 规定货币的单位 1 货币单位的名称 起源于商品货币的单位 金属货币的重量 如元 一定数量的银 镑 一定数量的金 进制的规定 中国的元 角 分 英国的英镑 便士 2 货币的名称 通常以习惯形成 国名 货币单位的名称 美元 加元 日元 韩元等 或者单独命名 人民币 卢布 里拉等 货币单位的 价值量 货币的名称 货币单位的名称 2 规定货币的单位 3 货币单位的 价值量 金属货币制度下 价值量指1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 属量 如 半两 五铢 1870年英国铸币 规定1英镑的含金量是7 97克 中国北洋政府1914 年的 国币

4、条例 规定1元含纯银23 977克 可兑现的信用货币中 价值量是其可兑换贵金属 的量 如1美元曾规定等同黄金0 888671克 在不兑现的纸币流通情况下 货币不再规定含金 量 币值体现为维持符合自身利益的本国货币与 外国货币的比价 即汇率 货币单位的 价值量 由其购买力衡量 3 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 主币与辅币 主币也叫本位币 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 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 本位币是足值的贵金 属 在纸币制度下 本位币是由国家垄断 发行的货币符号 3 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 主币与辅币 辅币是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通货 供小 额周转使用 辅币通常用贱金属铸造 为 不足值货币 按名义价

5、值流通 辅币与本位币可自由兑换 4 规定法定支付与偿还能力 主币无限法偿 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 法 律保护本位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 不论属 于何种性质的支付 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辅币有限法偿 有限法偿指一次性支付时如果超出一定的限 额 收款人可以拒收 交税不受限制 例如在美国使用25美分支付的上限不超过10美元 THIS NOTE IS LEGAL TENDER FOR ALL DEBTS PUBLIC AND PRIVATE 5 规定铸造与发行的流通程序 规定铸造权 发行权与流通程序 金属货币流通下 本位币一般规定自由铸造 自 由兑换 自由输入和输出 对辅币则规定限制

6、铸 造 信用货币阶段 银行券最初由商业银行分散发行 后逐步将发行权收归中央银行 或指定银行 思考题 1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 如 果辅币不限制铸造 情况会 怎么样 人们会大量铸造辅币 并以其名义价值兑换主币 投机盛行 货币流通混乱 思考题 2 如果流通中的主币有不 同的成色 有的含金量高 有的含金量低 情况又会怎 样 人们会持有或贮藏含金量高的货币 而将含金量 低的货币或者磨损程度高的货币流通使用 格雷欣法则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格雷欣法则 格雷欣法则也称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该法则由 16世纪英国的财政大臣兼铸币局长托马斯 格雷欣 提出 当时由于贵金属不敷造币使用 必须在新铸 造的货币之中加入其他金属

7、成分 导致当时市场 上有原先不含杂质的货币 良币 也有被加入 其他金属的货币 劣币 虽然两种货币在法律 上的价值相等 但人们却能够辨认 并且储存和 融化良币 使用劣币交易流通 所以市面上的良 币渐渐减少 流通的则是那些成色不足的劣币 6 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货币发行时以某种金属或其他资产作为发行准备 使货币与这些资产建立联系和制约关系 金属货币制度下 发行准备为贵金属 信用货币与贵金属脱钩 凭信用发行 央行会以 外汇 证券等作为发行准备 谨慎发行货币 7 规定货币的对外关系 规定本国货币同外国货币是否自由兑换 选择符合自身利益的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 即汇率 货币的对外关系由一国的政治 经

8、济 文化和历 史传统等诸多因素决定 货币制度的内容及构成 1 规定货币材料 2 规定货币单位 3 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6 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5 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 4 规定法定支付偿还能力 货币制度 的内容 要素 7 规定货币的对外关系 二 货币制度的类型及演变 Title 信用 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 金银复 本位制 银本位制 16世纪后 货币制度趋于定型并逐步完善 u 1 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作为币材的货币制度 公元前 一些国家就有银币流通 16 19世纪 银本位制 在很多国家盛行 主要特征 以白银为本位币币材 银币为无限法偿货币 本位币的价值与其所含的白银价值相等 其他 货币 辅币

9、 银行券 可自由兑换银币 银币和白银可以自由铸造和融化 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 输入 u 1 银本位制 银本位的缺点 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 对货币的 需求量增加 白银的价值低 体积大 计量运输 不便 且价格不稳定 金银比价大幅度波动 白 银价值不断下降 19世纪中叶以来 银本位渐渐不能适应商品经济 的发展 各国纷纷放弃银本位制 中国1935年11 月3日宣布放弃银本位 u2 金银复本位制 黄金和白银共同作为货币材料 黄金价值 高 用于大宗交易 白银价值低 用于小 额交易 金银都具有无限清偿能力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最典型的货币制度 u2 金银复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 金币和银币按 照其

10、所含金银 实际价值流通 两种货币的 交换比例不加 固定 国家规定金银 币之间的比价 法定金银比 价和市场比价 同时存在 金银都是本位 币 金币自由 铸造 银币不 能自由铸造 且银币不具有 无限清偿能力 货币作为一般 等价物具有独 占性和排他性 金银复本位 制是一种不稳 定的货币制度 金银双重价格 比价频繁变动 交易混乱 劣币驱逐良币 投机猖獗 货币流通混乱 银币沦为辅币 向金本位过渡 金银双本位制下的格雷欣法则 比如说当金和银的兑换比率是1 15 当银由于开 采成本降低导致其价值降低时 1 18 人们就 按上述比率用银兑换金 将金贮藏 或将其在市 场上兑换银继续套利 最后 银充斥于流通市场 排

11、斥了金 如果相反即银的价值上升而金的价值降低 人们 就会用金按上述比例兑换银 将银贮藏 流通中 就只会是金币 思考题 3 在同一地区 如果流通两种价 值差异的纸币 会发生劣币驱逐良 币的情况吗 哪种货币被接纳和持 有 交换价值低的货币被排挤 人们接受并持有价值量高的货币 购买力强的货币 1 金币本位制 1816年英国首先过渡到金本位制 19世纪末至20 世纪初 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实行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又分为金币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和金 汇兑本位制三种形式 u 3 金本位制 金币为本位货币 金币可自由铸造和融化 其他铸币限制铸造 辅币和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 并可自由兑换金币 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国

12、境 金平价导致各国货币保持稳定性 金币本位制的贡献与崩溃 金币本位制是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 对内币值相对稳定 企业的成本 价格和利润的 计算准确 对外表现为外汇行市相对稳定 促进 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资本的流动 一战爆发后 为筹集军需物资和抵抗经济危机 各资本主义大国一方面加强从外掠夺黄金 并通 过贸易壁垒 外汇管制来限制本国黄金输出 另 一方面在国内吸收黄金 加剧了国家间黄金储量 的失衡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一些国家开始大量 印刷价值符号 导致黄金的自由兑现遭到破坏 于是建立了变相的金本位制 2 金块本位制 3 金汇兑本位制 u 3 金本位制 银行券或纸币作为流通货币 不准铸造流通金币 黄金集 中

13、存储于政府 国家规定纸币和银行券的含 金量 但自由兑换受到限制 不铸造流通金币 纸币或 银行券规定含金量 但在 国内不能直接兑换金块 只能换取外汇 用外汇兑 换存放在国外的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 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 森林召开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与联盟 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通过了 布雷顿 森林协定 协议规定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一盎司黄 金等值35美元 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 钩 即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布雷顿森林 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美国1971年宣布停止各国政府用美元向美 国兑换黄金 1973年美国再次宣布美元贬 值 导致各国相继实行浮动汇率制代替固

14、定汇率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金本位制的崩溃 由于没有金币的流通 黄金自发调节货币 流通量的机制被破坏 限制银行券或纸币 兑换黄金以及将本国货币依附于别国货币 之上 都削弱了货币制度的稳定性 1925 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摧毁了金 本位制 各国都先后转向不兑现的信用货 币制度 u4 信用货币制度 信用货币制度是指以不能兑换黄金 取消 黄金保证 凭借国家信用发行和流通的信 用货币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是当今世界 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 也称为 管理货币本位 不兑现纸币 本位制 信用货币制度基本特点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对信用货币 进行统一管理与调控 信用发行 货币通过金融活动投入流通 流通

15、中的信用货币主要是现金和存款货币 信用货币制度信用货币制度 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 强制流通 无限法偿 不兑换黄金 不规定含金量 贵金属非货币化 想一想 狭义货币的内容 现代狭义货币的范畴包括通货与银行存款 银行转账结算普及 货币电子化程度提高 存款的数量越来越大 现钞的流通量减 少 银行存款为有限法偿 金融活动改变了货币供给方式 信用货币制度的优劣 是货币制度的飞跃 突破了币材限制 满足了商品生产与交换发展的需要 大大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 发行量较难测算 容易出现货币供需矛盾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影响经济发展 汇率风险增大 实例 货币制度加速国民党政权溃败 1948年8月22日 蒋介石宣布对货币改革

16、 创立 金元券 三个月之内 所有私人持有的黄金 白银和外汇都要交出 1949年2月 蒋带 着最后剩下的黄金储备300万盎司飞到台湾 当局失却了少数还没有放弃自己社会责任的人 士仍然对其保留的一丝尊敬 亚洲货币警示 格林伍德 经济学家的忠告 要颠覆现存社会的基础 再没有比 搞坏这个社会的货币更微妙且更保险 的方式了 这一过程引发了经济规律 的破坏性一面中隐藏的全部力量 它 是以一种无人能弄明白的方式做到这 一点的 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 经济学家的忠告 综观有文献记载的历史 商品货币一直是一种 规则 只要占据主导地位的货币是硬币或金银 急剧增长的通货膨胀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发生 通货膨胀一直是一种有吸引力的可供选择的收 入来源 因为它事实上不用任何人进行投票表决 政府就可以利用它征收税赋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史无前例的货币体系 米尔顿 弗里德曼 货币制度小结 货 币 制 度 信用货币制度 6 金 属 货 币 制 度 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2 金块本位制 4 金币本位制 3 银本位制 1 单 本 位 制 金 本 位 制 金汇兑本位制5 三 我国的人民币制度 以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