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物理考前指导.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68520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中考物理考前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1年中考物理考前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1年中考物理考前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1年中考物理考前指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1年中考物理考前指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中考物理考前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中考物理考前指导.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中考物理考前指导一、考试策略1、认真审题:(1) 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看两遍。如果通过对文字及插图的阅读觉得此题是熟悉的,肯定了此题会做,这时一定要重新读一遍再去解答,千万不要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因为同样的内容或同样的插图,并不意味着有同样的设问,问题的性质甚至可以截然不同。(2) 对“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地读几遍。所谓的生题就是平时没有见过的题目或擦身而过没有深入研究的题目,它可能是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与生活及生产实际中相关联的问题。遇到这种生疏的题,心理上首先不要畏难,由于生题第一次出现,它包括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可能难度并不大,

2、只要通过几遍阅读看清题意,再联系学过的知识,大部分题目是不难解决的。(3) 审题过程中要边阅读边分辨出已知量和待求量。已知的条件及待求的内容以题目的叙述为准。不要仅仅以某些插图为准,有时图中给出的符号不一定是已知量,另外,凡是能画草图的题,应该边审题边作出物理草图,这样可以建立起直观的物理图景,帮助进行记忆和分析问题。2、对题目的应答要准确:(1) 单项选择题的应答: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看准某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其他选项是不正确的。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单项选择题一

3、定不要缺答。(2) 填空题的应答:由于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需要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符号、单位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3) 作图题的应答:对定性的作图也要认真对待,不要潦草;对定量性的作图一定要准确,比如力的图示法解题、透镜中焦点的确定等。(4) 实验题的应答:通常有四类: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做过的验证性实验和测量性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课堂上做过的演示实验或课内外的小实验设计性实验。应答时要严格按要求作答。(5) 阅读探究题的应答:在

4、探究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思维顺序,掌握在完成探究要素时所用到的一些具体的常用的方法,如归纳、推断、控制变量等方法。(6) 计算与应用题的应答:在解题过程中必须通过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运算才能较好地解出答案。能画图的一定要作图辅佐解题,数字与单位要统一。3、对题目的书写要清晰、规范:解题要稳、准、快,要写得规范,符合解题的要求。二、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实验案例(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3)影响滑动摩擦力打小的因素; (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7)影响动能 势能大小的因素; (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

5、与哪些因素有关;(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1)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16)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三、物理定律、原理等规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力和运动的关系 3、物体浮沉条件4、阿基米德原理 5、二力平衡的条件 6、杠杆平衡条件 7、光的反射定律 8、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光的折射规律 10、凸透镜成像规律 11、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 12、分子动理论13、串

6、、并联电路的分配规律 14、欧姆定律 15、焦耳定律 16、安培定则 17、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18、能量守恒定律四、仪器仪表仪器名称 主要用途 原理1、刻度尺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2、秒 表 计时工具 3、天 平 测量质量 杠杆平衡条件4、量筒量杯 用于测量液体或间接测量固体体积5、弹簧测力计 测量力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6、重垂线 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7、液体温度计 测量温度的仪器 液体的热胀冷缩 8、压强计 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9、气压计 测量气体压强 (一般用来测量大气压)10、密度计 直接测量液体密度 漂浮时 浮力=重力 11、热 机 内能转

7、化为机械能 利用内能做功 12、电流表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13、电压表 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14、变阻器 改变电压电流,保护电路改变电阻线连入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15、电热器 利用电来加热 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16、电能表 测量电功(即电路消耗的电能)17、测电笔 判断火线与零线 18、小磁针 检验磁场存在的仪器 19、电磁继电器 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的通断 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20、发电机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磁感应现象21、直流电动机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现象五、物理学中的常量: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水的凝固点)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体温计的量程:

8、3542 分度值为0.1 水的比热:C水=4.2103J/(kg.) (最大)2、速度:1m/s=3.6km/h 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时间差0.1s以上,声源与障碍物距离 17m以上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340m/s 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3105km/s 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3、密度:水=人=103kg/m3 单位换算 1g/cm3=103kg/m3 1g/cm3=103kg/m3 1L=1dm3 1mL=1cm3 1m3=103dm3=106cm3 g=9.8N/kg 水银的密度 13.6103kg/m34、压强:单位换算 1Pa=1

9、N/一个标准大气压(1atm):p0=1.01105Pa=760 Hg =76cm汞柱10.3m水柱5、电学: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1.5V 蓄电池的电压:2V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度=1Kw.h=3.6106 J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 频率50Hz(1s内50个周期,电流方向改变100次)六、物理学史1、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恒速前进:意大利 伽利略 运动物体不受外力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法国 笛卡尔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英国 牛顿2、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德国 奥托格里克 托里拆

10、利实验,首先测出大气压的值:意大利 托里拆利3、首先通过实验得到电流跟电压、电阻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 通过实验最先精确确定电流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 4、发现电流的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的(首先发现电和磁有联系) 奥斯特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电和磁的联系)1831年 英国 法拉第5、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杠杆平衡条件(又叫杠杆原理):希腊 阿基米德6、判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关系的法则(即安培定则):法国 安培7、电子的发现:英国 汤姆生 8、白炽灯泡的发明:美国 爱迪生9、小孔成像:最早记载于墨经 10、光的色散:牛顿11、氩气的发现:1

11、894年 英国 瑞利(与化学家拉姆塞合作)12、超导现象(零电阻效应)的发现:1911年 荷兰 昂尼斯13、早期电话的发明: 贝尔14、电报机的发明: 莫尔斯15、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建立了电磁场理论 麦克斯韦16、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赫兹七、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1、 区别“物理量”和“单位”:如“压强”属物理量,“帕斯卡、牛顿/米2”属单位;“电功”属物理量,“焦耳、伏.安.秒”属单位。2、区别“像”和“影”:平面镜成像、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倒影、影子、电影。3、区别“保险丝”与“电阻丝”材料特点:电阻率大、熔点低(高)。4、区别“静摩擦”与“滑动摩擦”:前者有相对运动趋势,后者有相对

12、运动。5、区别:“热”的含义:摩擦生热(内能)、吸放热(热量)、水很热(温度)。6、题设中“变化”的物理量:如吸放热计算注意“升高”与“升高到”、“降低”与“降低到”的区别;“加3V电压”与“增加3V电压”不同;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7、电路“识别”:对“电表”进行“处理”;注意“短路”现象的确认。8、注意可能存在的“空实”问题;重视物体“浮沉”的判断。9、压力、压强问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固体:先找压力F,再用p=F/S求压强;液体:先用p=gh求压强,再用F=pS求压力。(特殊情况用特殊思路帮助分析)10、液面升降问题:定性题如冰块熔化、抛物于水;定量题(h的确定)如柱形容器中水量一定:h

13、=V排/S容或h=V排/S容;柱形容器中柱形物体位置不动加水(或放水):h=V排/S物或h=V加水/(S容-S物)等。11、基本电路故障分析:用电器开路、短路;“两表一器”的接法等。12、电表、电灯、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等的安全问题。13、电磁继电器的“两部分”电路(彼此绝缘):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14、机械类问题:杠杆平衡的判定;“最省力”问题;“变形”杠杆;力“变大变小”与“省力费力”问题;不同形式的动滑轮;用“功的原理”或“机械效率”解题看题设是否考虑机械重力、机械摩擦与绳重等。15、可能存在的“两解”问题;注意数据的处理:“进一法”与“去尾法”等。16、区别:“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平衡力”与“非平衡力”;“高压输电”与“高压触电”;“磁场”与“磁感应线”;“发电机”与“电动机”原理与能量转化;“电流的磁效应”与“电磁感应”;影响“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因素与影响 “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R一定,P实/P额=(U实/U额)2。等。八、生活中的物理:一)关于白炽灯1、构造:(1) 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