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九年级复习经验交流十中.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67048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九年级复习经验交流十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1九年级复习经验交流十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1九年级复习经验交流十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九年级复习经验交流十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九年级复习经验交流十中.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出精彩 “答”出水平 2010年各地市中考议论文、说明文阅读新题型及应考策略 新乡市第十中学 常星慧一、两点说明1.以下所选例题均出自中考必备(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中考专题(辽宁教育出版社)。2.今天所说的“新题型”是相对的,这里指河南省0610年中招试卷中没有出现的题型。二、议论文 1.首先请大家再回顾一下07和10年的河南省议论文阅读的考题。(PPT)07年的17题是用选择合适论据的形式考查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两年后,在2010年的说明与检测“议论文阅读”的三篇例文中,有两篇都出现了这一题型,就是09年襄樊市的这一道题(PPT)和09年南京的一道题(PPT)。这应该不是一个巧合,

2、它一方面可能表明命题人对07年这道题目的得意,另一方面预示着10年可能会继续针对这一考点出题。果然,10年的考题出现了精彩的一问:“第段中有一个事实论据不恰当,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PPT)同一个考点,由选择题变为简答题,既体现了稳中有变,又加大了难度。这道题毫无悬念地成为了10年议论文阅读中最精彩的一笔,而和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应该是山西省的这道题(PPT),它用能否替换论据来考查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2.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有关“论据”的其它新题型。概括事实论据,例如:(PPT)。分析论据的作用,例如:(PPT),这类题在回答的时候只需要记住一句话,那就是“哪一段的论据证明哪一段的观点”,

3、所以它也是考查提炼、归纳分论点的能力。这里要特别注意,如果它问的是“使用多个论据的作用”,就要按另一个思路来答题了,那就是“这几个论据分别是从不同角度来证明论点的,使论述更全面。”我们新乡市出过几次这个题型:如文科14页生命的三分之一第10题“第7-12段,作者连续列举三位古人的事例,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还有决战中招八里培植同情心的17题“第3段中作者列举了诗人杜甫与龚自珍的两个事例,是否重复?为什么?”(PPT)从考试情况来看,学生不知该如何下手去做这道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再重敲一下这句话“这几个事例分别是从 角度来证明作者的观点的,使论述更全面、更有说服力,不是简单的重复。 ”补充论

4、据,例如(PPT),这些都是常规题型。比较新的题型是把补充论据与仿写或名著阅读等其他题型结合在一起,例如:(PPT)。还有加大一下难度的这个题型“请你举出一个能证明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不是刻意求得的的论据,并作简要分析。”(PPT)这个题型在前两年的九年级期末考试中也出现过(PPT),学生出现的问题是只有论据没有分析,不会分析,实际上从答案不难看出,所谓“作简要分析”也就是指出你所补充的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3.对“论点”的考查,基本上还都是直接要求提炼、归纳中心论点。其中(鸡西市)是以拟标题的形式考查对论点或论题的把握。(荆州市伯乐就是你自己)就作者与韩愈的“人才观”展开辩论,请你将正

5、反两方的观点提炼出来(PPT),一题两得,同时考查了学生对马说主旨的把握。请特别注意一下这个题目(眉山市)“标题小议读书肯定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其理由是什么?”它没有要求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却巧妙地考查学生是否了解中心论点应具有的特点。 (PPT)4.“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几乎是必考题,题型也比较直接和单一。可以注意一下连云港的这个题目:请结合段分析文章是怎样证明“读书是风雅乐事”这一观点的。5.要注意议论文的结构方式、论证顺序。可能会用段落、语句能否颠倒顺序这一题型来考查。6.另外还有多个地市考到了加点词语的含义,往往是具有比喻义的词语,我们的一模也出现了,就是“自我整容”的比喻义。三、说明文

6、 1.06、08、09年河南曾考过这些题型。(PPT)就像上午附中的吴老师所讲的那样,“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是必考题,但河南三年来考查说明方法全是直接问,我们来看三个新题型:PPT:(杭州市把冰山搬到干旱地区 )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从答案可以看出,这道题出到了难点上,学生一般都能判断准确说明方法是作比较还是打比方,也会背“打比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却往往不能准确地表述“写出了什么”,这道题就设在易错点上,值得称道。PPT:(盐城市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第段主要说明了什么意思?文章是怎样把这层意思说清楚的?PPT:(绍兴市 )根据文中画线的句子给“低碳经济”下一个定义。这不是一个多

7、新的题型,却也是个难题。由于课本上缺少典型的下定义,学生一方面还不能很好地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再加上给某一事物(概念)下定义又牵涉到语法上长短句的变换,所以这个题目对学生来说是难上加难了。 2.“说明语言”的新题型,附中的吴老师也提到了一种,就是(PPT),这里不再重复。另外我们还发现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考查不仅体现在表示程度、范围、推测等的限定词和语气词上,还出现了通过替换动词来体会语言准确性的提醒。例如:(PPT)3.对“说明内容”的考查出现了“用对联概括说明内容”和“用对联概括说明内容”这样的题型。例如:(PPT)4.河南没有考过“说明顺序”,所以不管是简单的判断说明顺序还是具体分析,都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四、应考策略以上就是我们对2010年各地中考中议论文、说明文新题型的梳理,至于怎样去应对考试,说实话,我们也没有什么高招,也是处在探寻和迷茫中。不过我想有一点是肯定的,从上星期的14节选拔课的到今天成功展示的五节观摩课可以看出,我们大家都在力争把每道题都给学生一个确定的答题思路和固定的答题格式,而相对来说,议论文和说明文基本上有其固定的题型和答题格式,所以我们一定要给学生这样一个东西,那就是系统的文体知识、全面的考点题型、精确可行的答题格式,然后再针对重难点精选练习进行巩固,争取做到能把握住的题型不失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