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导学案课堂同步作业试题及答案

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5.50KB
约51页
文档ID:125165649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导学案课堂同步作业试题及答案_第1页
1/51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导学案课堂同步作业试题及答案(全册)《独坐敬亭山》 导学案一、 基本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 生词借助字典与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2、 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课外资料、 字典, 朗读体会、 小组合作来学习古诗 3、 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二、 重点难点预测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学生自读自悟, 通过看注解、 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 感知诗词大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三、 新知预习1、 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2、 理解“独” 的含义3、 我会通过看注解, 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 感知诗词大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四、 课堂探究1、 了解诗人2、 自由诵读古诗、 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含义3、 此诗是李白独自一人坐在敬亭山上, 以山为伴, 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4 背诵并默写古诗5、 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 知作者, 抓字眼, 明诗意, 多诵读, 悟诗情 也可以简单总结为读通, 读懂, 读情五、 达标练习一、 查预习, 扫生字1、 给生字注音 亭( )二、 解诗题, 知作者1、 解题意: 独( )独坐敬亭山:2、 知作者:《独坐敬亭山》 的诗人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 被后人称为 “ ”, 他与杜甫并称为“ ”。

我们还学过他写的《 》, 《 》三、 抓字眼, 明诗意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字词 :众: 闲: 相: 厌:2、 理解诗意1)“众鸟” 指什么? ( ) “尽” 是什么意思? ( )“众鸟高飞尽” 的意思是( )(2) “孤云” 是什么意思?( )“孤云独去闲” 的意思是( )(3) “相看” 是指谁与谁“相看” ? ( ) “两不厌” 是什么意思? (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的意思是( )四、 多诵读, 悟诗情(1)《独坐敬亭山》题目中的“独”, 不仅写山, 也是写作者 这首诗里, 还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这些词也表现出孤独的意思2) 诗人通过对_________的描写, 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______的感情五、 学习反思和评价《独坐敬亭山》 导学案练习题答案一、 查预习, 扫生字略二、 解诗题, 知作者1、 解题意: 独(独自)独坐敬亭山: 独自一个人在敬亭山上2、 知作者:《独坐敬亭山》 的诗人是唐代诗人李白 , 被后人称为 “诗仙”, 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我们还学过他写的《静夜思》, 《望庐山瀑布》三、 抓字眼, 明诗意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字词 :众: 很多 闲: 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得的样子 相: 互相 厌:满足2、 理解诗意。

1)(很多鸟)(飞走, 看不见影子) 鸟儿向远处飞去, 直到看不见影子2) (一片白云)(一片白云也慢悠悠飘走, 四周一片寂静)(3) ( 李白和敬亭山)(我凝视着山, 山也凝视着我, 好像在互相交流, 总也看不够四、 多诵读, 悟诗情(1) 尽、 孤云、 厌, 这些词也表现出孤独的意思2) 山, 孤独五、 学习反思和评价 (略)《望洞庭》 导学案一、 基本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 生词借助字典与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2、 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课外资料、 字典, 朗读体会、 小组合作来学习古诗 3、 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二、 重点难点预测1、 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有感情的诵读古诗2、 学生自读自悟, 通过看注解、 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 感知诗词大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3、 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 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 一诗所描绘的景色三、 新知预习1、 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2、 理解“镜” 、 “白银盘” 、 “青螺”的含义3、 我会通过看注解, 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 感知诗词大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四、 课堂探究1、 了解诗人。

2、 自由诵读古诗、 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含义3、 感悟诗的意境, 从中受到美的熏陶4 背诵并默写古诗5、 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 知作者 ; 抓字眼, 明诗意 ; 多诵读, 悟诗情五、 达标练习一、 查预习, 扫生字1、 给生字注音 庭( ) 潭( ) 螺( )二、 解诗题, 知作者1、《望洞庭》 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 在诗中, 诗人采用了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洞庭山水美景2、 洞庭湖位于我国________省境内, 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三、 抓字眼, 明诗意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字词 :潭面: 青螺: 白银盘: 2、 理解诗意1)“两相合” 指什么? ( ) “镜未磨” 是什么意思? ( )“湖光秋月 两相和” 的意思是( )(2) “翠” 是什么意思?( )“遥望洞庭山水翠” 的意思是( )(3) 诗句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 )四、 多诵读, 悟诗情(1)诗中采用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 比作___________。

这首诗中的“两” 字是指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 的意思是: ______ 五、 学习反思和评价《望洞庭》 导学案练习题答案一、 查预习, 扫生字略二、 解诗题, 知作者1、 唐 刘禹锡 比喻2、 湖南三、 抓字眼, 明诗意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字词 :潭面: 湖面 青螺: 君山 白银盘: 洞庭湖2、 理解诗意1)“两相合” 指什么? (这里指水色与月 光融为一体 “镜未磨” 是什么意思? (未打磨的镜子)“湖光秋月 两相和” 的意思是(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 交相融和 )(2) “翠” 是什么意思?( 翠绿)“遥望洞庭山水翠” 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3) 诗句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秋季 )四、 多诵读, 悟诗情(1) 比喻 把湖面比作未打磨的镜子, 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 湖光和秋月 和谐五、 学习反思和评价(略)《忆江南》 导学案一、 基本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 生词借助字典与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2、 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课外资料、 字典, 朗读体会、 小组合作来学习课文 3、 想象诗词描绘的情景,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二、 重点难点预测1、 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有感情的诵读诗词2、 学生自读自悟, 通过看注解、 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 感知诗词大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意思3、 能通知诵读基本了解词句表达的情感, 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 一诗所描绘的景色三、 新知预习1、 有感情朗读背诵诗词2、 理解“谙” 、 “红胜火” 、 “绿如蓝” 的含义3、 我会通过看注解, 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 感知诗词大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的意思四、 课堂探究1、 了解诗人2、 自由诵读本词、 借助工具书理解诗词的含义3、 感悟本词的意境, 从中受到美的熏陶4 背诵并默写诗词5、 复习学习古诗词的方法,组织讨论, 形成共识: 读通----读懂---读情五、 达标练习一、 查预习, 扫生字1、 给生字注音 谙( ) 蓝 ( )二、 解诗题, 知作者《忆江南》 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忆江南》 是 , 诗人采用了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山水美景三、 抓字眼, 明诗意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字词 :忆: 谙: 红胜火: 绿如蓝: 2、 理解诗意1)“忆江南” 指什么? ( )2. 虽然他生病了, 可他仍然() 每天按时上学。

3. 谁的意见正确, 我就() 谁课堂探究】探究 1: 两篇文章分别讲了一件什么事?探究 2: 从这两件事中, 人们有什么启发?【针对练习】一、 照样子, 写词语美滋滋: ( ) ( ) ( )枯枝烂叶: ( ) ( ) ( )二、 阅读《“打扫” 森林》 , 写出本文的过渡句, 它的作用是 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三、 阅读《人类的老师》 , 我知道人们从 身上得到启发, 改进了飞机的机翼; 向 学习, 设计出“流线型” 轮船 读了这篇文章, 我知道是人类的好老师!【学习评价】 自评: ☆ ☆ ☆ ☆ ☆师评: ☆ ☆ ☆ ☆ ☆参考答案:【新知预习】一、 读拼音, 写词语扫帚 腐烂 土壤 栖息捕食 繁殖 制服 机翼枯枝烂叶 机毁人亡 轻而易举三、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一( 道 ) 命令 一( 根 ) 杂草 一( 把 ) 扫帚一( 只 ) 蜻蜓 一( 架 ) 飞机 一( 头 ) 鲸鱼三、 选词填空1. 保持 2. 坚持 3. 支持【针对练习】一、 照样子, 写词语美滋滋: (笑眯眯) (光秃秃) (乐呵呵)枯枝烂叶: (枝繁叶茂) (残花败柳) (和风细雨)阅读《“打扫” 森林》 , 写出本文的过渡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它的作用是 承上启下。

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三、 阅读《人类的老师》 , 我知道人们从 蜻蜓 身上得到启发, 改进了飞机的机翼; 向 鲸鱼 学习, 设计出“流线型” 轮船 读了这篇文章, 我知道 动物 是人类的好老师!《夜莺的歌声》 导学案一、 基本学习目标1 、 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1 4 个生字, 懂得“呻吟、 宛转、耷拉、 轻蔑、 以防万一” 等词语的意思2 、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体会文章所表现的小夜莺的机智、 勇敢以及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3 、学习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 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二、 重点难点预测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教学难点是领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懂得“夜莺的歌声” 的真正含义,三、 新知预习1、 学习生字词,重点生字词语会读会写2、 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够简单的进行复述故事4、 学会本文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四、 课堂探究1、 有感情朗读课文2、 解决重点词语的朗读特别是结构复杂的生字, 看老师范写重点字,然后对易错字进行书写练习。

3、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会归纳课文的基本内容4、 读--体会—交流--读, 重点理解描写夜莺歌声的句段5、 课下继续读相关文章, 或写写心得体会五、 达标练习一、 看拼音, 写词语kǒu sho shǒu qiānɡ hn zi shāo huǐ ɡuǐ zi ( ) ( )( ) ( ) ( )yǐ fnɡ wn yī chu tu snɡ q( ) ( )二、 相近字组词削( ) 挺( ) 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