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上传人:huang****ling 文档编号:125165172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最近几年,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外语界尤其看重。一个具有思辨能力的英语专业学生,能够在翻译实践中做到勤学好问,保持清醒的认识,时刻谨慎;选择标准时理由充分,目标专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还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意义重大。 关键词:英语专业;思辨能力;翻译教学 1.引言 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仍将继续读研作为自己的目标,每年考研的人数也在持续增长。这就要求本科阶段的教育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翻译是逻辑活动的产物,因此以翻译教学为例

2、能更好地阐述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过程及要求。 思辨能力,顾名思义,即思考、辨析能力,强调人们透过对事物现象经过自己的分析和论证, 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 其本质是指人的分析能力、论述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英文翻译为Critical Thinking。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 2.目前国内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不足的表现及原因 我国的大学生容易受制于权威学者或思想家的观点和看法,他们大多不习惯或是不敢挑战权威,不善于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文秋芳等,2010:350-355)这种现象更多地是由缺乏思辨能

3、力造成的,黄原深教授将这种现象称为“思辨缺席”。( 黄原深,2010:14-15) 就翻译课堂而言,目前的教学模式仍停留于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则只是受众,机械地听从老师所授的翻译理论、技巧等,很少有通过自己思考辨析然后加以运用的过程。思辨能力在此表现尤为不足。笔者认为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注重背诵、记忆以及机械地模仿和复述,缺乏独立的思考和辨析(黄源深,2010:11-16)(潘红,2010:38-40); 国内英语专业教学主要强调的是听、说、读、写这些基本技能,关注语言的一些功能层面,如:语音、词汇、句法等,而忽视语言的社会文化层面。很多课程的教学大多成

4、了词汇课或语法课,这就导致学生重语言,轻思维; 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等相关资源配置方面缺乏对学生深层次的关注。基础英语教学偏重于单词和语法;听力、阅读满足于考试技巧的训练;口语课局限于重复日常简单会话;写作课注重于词语、短语、句型等语言层面的练习。而大三、大四课程中文学、文化等课程时间短,学生学得并不深入,再加上考研、就业等压力,很少能够将思辨能力的培养与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学习有效结合起来。(胡文仲、孙有中,2008;李莉文,2011:66-73) 国内学校通常注重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估,奖学金等奖励制度也基本基于期末考试的成绩。而这恰恰与思辨能力注重学生的日常表现、活动参与、分析反思

5、的要求相矛盾。 翻译活动对思辨能力的要求及其培养 作为翻译活动的实施者,译者本身具有主体性,拥有逻辑思维能力,而逻辑分析过程是翻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匈牙利拉多久尔吉曾指出翻译是逻辑活动,翻译作品是逻辑活动的产物。 翻译是一种实践,译者所进行的活动不仅是跨语言的,而且是跨文化的,同时又是跨学科的,所以,翻译对译者的思辨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陈瑞玲,2011:211-212)这贯穿在翻译过程的三个环节之中:理解、表达、校对。 (1)正确理解 理解是表达的前提。在原文对译者而言是非母语的情况下,正确把握原文意义是翻译的关键。译者必须进行充分发挥思辨能力的作用,适当地进行推理。例如: 例1:原文:

6、I have seen your drawing, I expected to meet an old lady.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我看过你的画作,我本以为会见到一位老人。但译文的两个分句看上去没什么联系,逻辑上也讲不通。所以正确的译文应为:我看过你的画作,没想到您这么年轻。 (2)恰当表达 表达是理解的结果,但理解正确并不意味着表达必然正确。要做到正确表达还需要许多具体方法和技巧,这都需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分析思辨。英译汉时为了使译文符合汉语逻辑,常常需要调整语序。例如: 例2:原文:I will not forgive him unless he apologizes to me.

7、 译文:我不会原谅他,除非他向我道歉。 该译文按照原文的语序翻译,读起来总感觉别扭,对比下面的译文:他不向我道歉,我就不原谅他。很明显,第二种译文更符合我们汉语表达的习惯。这正是在对原文进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做到的。 (3)校对译文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再细心也难免偶有疏漏。因此,审校也就成为确保译文质量的最后一道“工序”。(孙致礼,2011:23-24)例如: 例3:The snow lay yards deep in our road. 译文:路上的雪有三英尺深。 译者将“yards deep”译成三英尺深,犯了一个“双重”错误:一,yard是“码”而不是“英尺”;二,yards是一个含糊的

8、复数,不是特定的“三”。如果译者译完后能仔细检查一下,这个错误是不难纠正的。 4、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思辨能力的培养方法探究 提高认识,加强英语专业学生对培养思辨能力的重视思辨能力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强大的资源和能力。一个具有思辨能力的英语专业学生,能够在翻译问题时做到勤学好问,保持清醒的认识,时刻谨慎,选择标准时理由充分,目标专注。因此,培养大学英语专业具有思辨能力的学生,对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人才需求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将思辨能力的培养融入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体系中 在课程的设置上,除了正常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课程,建议增加提高人文素质的课程(哲学、历史、社会学等);知

9、识结构营造上,知识同技能并重,语言知识同其他人文知识并重;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攻克英语同其他科目共进,千万别单科独进,导致极端实用主义。让学生带着任务应用知识,发挥自我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从个人角度出发,完成课程任务。 英语专业在推行上述课程设置改革的同时,首先应该把思辨能力训练作为核心教学目标纳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英语专业的所有课程从不同角度和层次,4年一贯地展开对思辨能力的系统训练。鼓励教师更多采用苏格拉底式教学方(Socratic approach),再次,大量采用圆桌讨论(seminar)教学形式。充分体现以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读、思、辩结合,以思为主,注重语言输入 克拉

10、申 ( Krashen,1985a) 在其第二语言习得“输人假说”理论中指出,外语学习想取得成功,必须有丰富的、自然的目标语语料及其有关知识的输入,没有大量的输入,外语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语言大师林语堂建议: “学习英语的唯一正轨,不出仿效与热诵。仿效即整句地仿效,热诵则仿效之后必回环练习,必须脱口而出而后已。”当然并不是糊里糊涂地读,而是要求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提倡“熟读精思”。既然提倡“读思结合”,做英语阅读时,就应带着问题去读。 5、结语 翻译过程十分复杂,涉及范围广,牵涉因素多,这就需要译者充分发挥主体性,调用逻辑思维能力,认清原文语言中的一些非逻辑现象,运用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与逻辑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逻辑分析贯穿整个翻译过程。要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首先必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而通过翻译学习提高思辨能力又是一种尤其适合且易行的方法。 在此特别感谢邓森教授在课题研究方面和论文写作方面所给予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