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镇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25163952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汉中市镇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陕西省汉中市镇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陕西省汉中市镇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陕西省汉中市镇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陕西省汉中市镇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汉中市镇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汉中市镇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镇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诗人应该如何回应时代的呼唤,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新的传播手段,让诗歌这种曾是少数精英写作的“文学皇冠”艺术,变成了大众传情达意的工具,繁荣和杂芜共存,多样与无序同在,先锋与通俗携手。诗歌这门艺术,其边界被各种突破和探索改变,在一些人那里,诗歌成了一种面貌模糊的快餐产品。更有激进者和无知者进行无底线的尝试,以惊世骇俗的语言涂鸦从事所谓的诗歌写作。因此,真正热爱诗歌并坚守诗歌精神的诗人们,在今天需要更加努力回应时代的呼唤,写出无愧时代的诗篇,这是诗人的

2、天职与担当。努力提升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是中国诗人特别是百年新诗历史所证明的诗之大道。百年中国新诗的合法性,就是真实地记录并表达了中华民族奋起反抗、争取自由解放的百年心路历程,成为中国人百年来振兴中华的情感史。中国新诗在民族危亡和社会变革的每个历史时期,都产生了代表性的诗人。在“五四”时期,有胡适、郭沫若、徐志摩、李金发、冰心、冯至等;抗战时期,有艾青、田汉等;新中国成立之初,贺敬之、郭小川、邵燕祥、闻捷、公刘等;直到改革开放,重新歌唱的牛汉、绿原等老诗人,以及舒婷、顾城百年新诗历史中,对于与时代与民族紧密联系的诗人,可以列一个长长的单子。坚守中国新诗与时代同行的初心,不忘中国新诗与中华民族同

3、呼吸、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鼓与呼的使命,中国诗歌产生了无愧时代的伟大诗篇。努力开拓诗歌题材的社会深度,是中国诗人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所做的最重要工作,也是诗人今后应该继续努力的方向。诗坛空前繁荣纷杂,认真梳理一下,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间,以下三种创作主潮深化了中国诗歌的题材,值得总结经验,以推动诗歌健康发展。其一,面对世界的向外姿态。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孕育了影响深远的现代主义诗歌潮流。中国诗歌的复苏,缘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对外开放让中国年轻一代有机会接受现代文学思潮。中国有现代主义倾向的新诗潮被称为“朦胧诗”,这个称呼表明了这些诗歌在传统读者眼中是一个形象模糊的角色,同时由于中国传统诗歌

4、美学和现代诗所借鉴的西方现代主义美学的差异,朦胧诗的出现,也产生了读者疏离诗歌的效应。中国的现代主义思潮,在不断的争论中发展。其二,面对现实的向下姿态。向下面对脚下土地的写实主义和民间的姿态,经过近四十年多次流变而成为诗坛主要的新写实主义诗潮。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批老诗人重新回到文坛,同时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青年诗人。这两部分诗人在七八十年代发表了大量表现大众生活、呼唤思想解放的诗篇。这种潮流受到了读者的追捧,在推进思想解放运动中起到了鼓动作用,同时其文学资源和诗歌元素大多来自生活,具有较强的民族性,与现代主义形成并立潮流。到20世纪90年代,诗坛这种关注现实的诗歌发生流变,出现了新乡土诗、

5、城市打工诗以及口语写作等。这些作品不拒绝在表现手法上向西方学习,但诗歌的元素和资源是目光向下,面对本土。及物写作与表现自我之结合,成为诗坛的新主潮。其三,面对传统的坚守姿态。坚守古典诗歌的传统,坚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坚守革命文学的传统,在诗坛没有缺席。中国古典诗歌有很多喜爱者,尽管这种用文言写作的格律诗词,在今天很难有新的超越,但仍有大量习作者,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令人敬重。努力锤炼诗歌语言的艺术精度,是每个中国诗人的天职与担当。诗歌是一门与语言有关的艺术。悠久的诗歌发展史,也是诗歌语言越来越典雅精美并且富于活力的过程。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近现代出现的新诗等

6、中国诗歌的语言,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美绝伦,成为今天中国诗人诗歌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而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的语言,拒绝粗鄙低俗的诱惑,拒绝空话套话的侵蚀,不仅考验每个诗人掌握语言的分寸和技巧,更能呈现诗人文化修养的成色。百年新诗发展中,有追求有担当的中国诗人们创造了诗歌的奇迹。在新时代,创造中国新诗“高峰”的希望,仍将寄托在关注时代潜心写作的诗人们身上。摘编自叶延滨回应时代的呼唤是诗人的天职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创作大众化,就会让诗歌变得繁杂、无序,甚至会突破底线,让诗歌变成快餐产品。B. 中国百年新诗的发展历程证明了其与中华民族的时代使命紧

7、密契合的必要性。C. 中国诗歌的现代主义倾向,让诗歌与读者产生隔阂,引起争论,阻碍了诗歌的发展。D. 坚守传统的姿态让诗歌难有新的超越,这与诗歌表现时代精神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现实出发,提出了诗人的天职和担当,重点参照中国新诗百年历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B. 文章主体部分采取并列式论证结构,侧重从诗歌的精神、题材和语言等方面展开论证。C. 文章提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诗人的创作,主要论证新写实主义面对现实的向下姿态的特点。D. 文章认为锤炼诗歌语言艺术精度,就是只要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的语言。3.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8、的一项是A. 中国新诗大众化,形成多样而复杂的局面,势必破坏其固有的优点,造成中国诗歌精神的迷失。B. 中国新诗只有坚守与时代同行的初心,不忘为中华民族担当的使命,才能产生无愧时代的伟大篇章。C. 在传统读者眼中,西方现代主义美学与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的融合形成的朦胧诗是一个形象模糊的角色。D. 锤炼诗歌语言需要诗人掌握语言的分寸和技巧,让诗歌的语言越来越典雅精美,富有活力。【答案】1. B 2. D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

9、、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A项,“让诗歌变得繁杂、无序,甚至会突破底线,让诗歌变成快餐产品”说法太绝对;原文只说,“在一些人那里,诗歌成了一种面貌模糊的快餐产品,更有激进者和无知者进行无底线的尝试”,可见,“诗歌变得繁杂、无序,甚至会突破底线,让诗歌变成快餐产品”只是个别现象;C项,文中说,“中国有现代主义倾向的新诗潮被称为朦胧诗,朦胧诗的出现,也产生了读者疏离诗歌的效应。中国的现代主义思潮,在不断的争论中发展”,但“阻碍了诗歌的发展”,于文无据;D项,“这与诗歌表现时代精神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于文无据,原文说,“在今天很难有新的超越,但仍有

10、大量习作者,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令人敬重”;故选B。【2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分析证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以及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虑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要逐一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什么关系,比对每一个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文章认为锤炼诗歌语言艺术精度,就是只要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的语言”,理解有误;原文说,“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的语言,拒绝粗鄙低俗的诱惑,拒绝空话套话的侵蚀,不仅考验每个诗人掌握语言的

11、分寸和技巧”,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的语言只是一个方面,还需要诗人掌握语言的分寸和技巧;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仔细分析。A项,“势必破坏其固有的优点,造成中国诗歌精神的迷失”,于文无据;文中说“诗坛空前繁荣纷杂,认真梳理一下,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间,以下三种创作主潮深化了中国诗歌的题材,值得总结经验,以推动诗歌健康发展”,可见作者对中国新诗大众化有肯定的一面;故选A。【点睛】论述类文本题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一般分为三

12、步: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因为该题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手机操作系统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上。按照源代码、内核和应用环境等的开放程度划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可分

13、为开放型平台(基于Linux内核)和封闭型平台(基于Unix 和Windows 内核)两大类。安卓系统是基于Linux 的开放源代码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该系统是首个为移动终端开发的真正的开放的和完整的移动软件,支持厂商有三星、索尼爱立信、联想、中兴、华为等。iOS则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属于类Unix 的商业操作系统。此系统属于封闭型平台,仅供苹果产品使用。美国某市场咨询公司数据显示,2018年安卓系统占全球市场份额85.9%,iOS系统占14%,两者市场份额之和近乎垄断。艾媒咨询分析,中国市场上超过90% 的国产手机首选开放的安卓系统,安卓系统拥有如此高市场占有率不足为奇。(公开资料整理)材料

14、二:2018年中国手机用户下次更换手机时的品牌倾向(中国信息产业网)材料三:2019年8月9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 余承东公布了华为操作系统鸿蒙。鸿蒙是面向未来的、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针对苹果和安卓两大移动操作系统的不足,鸿蒙首先解决的是跨平台的应用效率和部署,这种突破离不开鸿蒙的内核架构分布式架构。这种架构能使搭载鸿蒙系统的多终端设备互联互通,实现跨平台无缝体验。现场演示显示,不同硬件的不同模块都可以跨平台互动。比如,基于远程大疆人机与手机视频通话的场景,对方的视频直接就是无人机视角,这是一个创新的应用类型。再如,多屏协同的应用,可以在安卓和Windows系统间同屏拖拽,实现

15、高效办公。鸿蒙内核的分布式架构,破解了原来手机App在电脑上无法通用的困局。与安卓系统采用宏内核不同,鸿蒙采用微内核。宏内核的核代码冗余太大,难以保证设备流畅性。而鸿蒙采用的微内核所带来的另一大优势就是,进程间通讯效率提升5倍。鸿蒙首次通过“形式化方法”增强可信执行环境内核安全性。和安卓系统相比,鸿蒙采用的微内核优势是天然无Root(终极权限)。安卓系统采用Root权限,一旦这种权限被索取,那么整套系统的控制权即被攻破;而鸿蒙则采用“微核外核”的方式,其中微核单独控制,而外核部分的每项模块单独锁定,即使某一项被攻破,也只能控制其中一个模块,并不能获取系统所有权。鸿蒙系统不仅能提高跨平台应用效率

16、,最生态的部分是解决跨平台开发难题。鸿蒙是一个开源的微内核操作系统,意味着全球开发者都有可能在鸿蒙发展中贡献一份力量。发布会现场演示了一款音乐类App,可在手机、车机、大屏上自动化兼容,解决了跨平台开发难题。关于鸿蒙是否能应用到手机中,余承东说,当然能,而且随时都能用,正因为华为考虑到生态和合作伙伴的原因,才会优先支持谷歌安卓操作系统,如果安卓无法使用,我们随时启动鸿蒙。(选自京燕网,有删改)4. 下列对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依据开放程度分为开放型平台和封闭型平台两大类。B. 三星、索尼爱立信、联想、中兴、华为等手机的操作系统都是开放型的。C. 安卓系统、iOS两大操作系统占据了目前手机市场的主要份额。D. 在成功开发出鸿蒙系统后,华为手机将不再使用安卓操作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