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速公路经济管理模式的经济适应性探讨

上传人:huang****ling 文档编号:125162103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速公路经济管理模式的经济适应性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高速公路经济管理模式的经济适应性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高速公路经济管理模式的经济适应性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速公路经济管理模式的经济适应性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高速公路经济管理模式的经济适应性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运输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势下,高速公路逐已成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标志,是发展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然而我国在这一方面迈出了巨大的一步。尤其是以高速公路为龙头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有效的制定高速公路发展战略,合理利用高速公路建设投资,促进交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速公路 经济快速发展 和谐发展 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客运数量的快速

2、发展对于拥有人口大国的中国来说,交通对于人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但政府将交通运输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老百姓也形成“要想富,先修路”的个人理念。 高速公路是一项专门为汽车类提供服务的交通设施,它的出现是交通领域的重大突破和具体应用。用商品来形容高速公路的话,它具有“物美价廉”的特点,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减少环境的污染,提高行车的安全性,有效的促进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针。高速公路的发展不仅是高速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1高速公路发展初期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客运量的逐步增加,高速公路交通问题产生的一些后果也逐渐的显现出来,经过交通部门的

3、深入研究以及对交通情况的具体分析,总结出交通带给我们的三大问题:一是交通混行,造成纵向行驶干扰;二是人口稠密,交通路线穿越各城镇,造成横向干扰;三是原有公路平交道口多,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从发达国家的发展来看,建设高速公路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下图是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初期: 对于“中国要不要修高速公路”这一问题,我国在沈阳召开的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明确指出“高速公路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必须发展”的方针。 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的顺利通车,解决了我国没有高速公路的问题;1990年沈大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推动我国进入高速公路发展的新时代。为了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

4、高速公路,我国相继又建设了一批具有重要意义的高速公路,为我国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1.2高速公路快速发展阶段 从1998年开始,我国逐步进入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至今为止,我国高速公路由最初的只连接主要城市转向大规模跨省贯通,建设从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向偏远地区的发展。高速公路发展的这一时期正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下图是我国高速公路网: 二: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与经营的主要模式分析 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速公路与第一批高速公路相伴而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速公路主要形成了以事业方式统筹公路管理的模式、以

5、事业方式统筹大部分干线公路、从分散到部分集中的准企业化管理、从分散到统一的企业化管理。 2.1以事业方式统筹高速公路管理的模式 该模式与我国的金融模式相适应,利用政府的信誉,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建设资金。另外,一些非盈利事业机构的管理模式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知,适合本地区的发展。在地区统一的管理模式下,避免了管理部门的多元化,对行业管理模式的政策实施和落实起到了有利的作用。然而,在这种模式下也是存在着一些弊端:一方面作为融资方,交通厅的相关政策与行政法规有所不一;再实施贷款统还这一方面,严重影响了社会资金的流动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事业型的管理模式,在管理方面存在政事不分,管理松懈,导致管理效率较

6、低。 2.2以事业方式统筹大部分干线公路 以事业方式统筹大部分干线公路的模式下,实施集中统一的管理方针,有效地提高了行业管理水平,较好地实现了对高速公路的监管,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运输服务,同时也大大地促进了投资多元化的尝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公路管理机构管理范围广,几乎承担了所有国省干线的建设和管理职能,导致管理效率不高;在运营管理阶段实施的省地条件管理的模式,也存在着机构臃肿的问题。 2.3从分散到部分集中的准企业化管理 从分散到部分集中的准企业化管理模式下,以四川省为例,四川全省高速公路在建设融资、建设管理、养护管理等职能全都有四川高速公路开发公司来负责。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大家都知

7、道川高公司作为省交通厅的下属公司,它还承担了一些关于行政管理的职能,举个例子,比如建设监督,路政上的管理,这种方式就好像把事业类的高速公路机制进行了企业性的改造,在某方面来说,这有利于行政管理的实施,确保了可以统一管理,降低管理的成本。 2.4从分散到统一的企业化管理 江苏省高速公路采取从分散到统一的企业化管理,逐渐形成了“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四分开格局。在全省高速公路资源重建后,成立了江苏交通控制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对高速公路的融资和经营管理。从分散到统一的企业化管理模式最突出的优势在与与政府之间的合理化分工,实行各司其职,统一领导的方针,更加有效地提高高炉建设的效率。但此模式也存在着一些

8、不足,高速公路使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的监管模式不协调;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导致与高速公路社会之间产生矛盾;高速公路公司隶属于省政府领导,与交通厅处在同一行列,缺乏交通行业的管理,导致必要的行业监管无法得到实施。下图是江苏省高速公路网: 三:高速公路经济管理模式的评价 由于我国处于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阶段高速公路网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运营管理压力逐渐增大,管理尚且不能达到统一的标准,导致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与经营模式的经济适应性评价不高。总体上来看,我国高速公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多元化管理,管理者职责不清,管理效率低等,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融合在一起。 江苏省实行的是政府主导下的企业化管

9、理模式,相对来说与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较为适应,大大的提高了高速公路的管理效率。然而辽宁省、山东省、陕西省对高速公路采取事业统筹的管理模式,避开管理多元化带来的不足,有利于提高高速公路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但也存在社会资金利用不足的特点。广东省、四川省实施的“一路一公司”制度,可以大大的引进社会资金,但是负担较重,而且收费较高,不利于管理和统筹规划,影响高速公路的管理和服务效果。 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点,不同的地区对高速公路管理和经营模式有所不同,我国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高速公路网也逐渐形成规模,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是解决高速公路经营问题的不足。因此,适宜的在政府的指导下,对高速公路的管理和经营有很大的帮助,避免了因资金不足而造成的公司不能正常运行等现象,更加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结束语:我国经济在不断地发展,高速公路的发展积极地促进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使人民快速的步入小康生活,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高速公路的合理管理和服务将寸进国民的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