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龙溪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56879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龙溪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龙溪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龙溪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龙溪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龙溪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龙溪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龙溪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龙溪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 20111210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豁达/霍然 轻佻/窈窕 迄今/起讫时间B赝品/砚台 缜密/镇定 档案/浩浩荡荡C跛脚/逼迫 隽永/眷属 雾霭/好高骛远D蕴藉/碣石 菁华/清华 澄澈/辙乱旗靡答案:D(D分别读ji/ji, jng/qng,ch/zh;A 豁、豁同读hu,迄、讫同读q,佻tio/窕tio不同;B赝、砚同读yn,档、荡同读dng,缜zhn/镇zhn;C隽、眷同读jun,骛、雾同读w,跛b/迫p)2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呼和浩特警方通

2、报称,蒙牛集团“未来星儿童奶”负责人安勇在网络上别出心裁地发布了多篇诋毁伊利产品的文章。这次恶性营销事件给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敲响了警钟。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旦一些不准确的消息发出去,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就要求传媒业的从业人员一定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高尚的职业操守。如果把捕风捉影、未经核实的消息传播出去,造成了重大损失,即使不构成犯罪,民事责任也不能免除,这一点毋庸置疑。A别出心裁 B不堪设想 C捕风捉影 D毋庸置疑答案:A(A、别出心裁: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独创一格,与众不同。褒义词。在这里感情色彩与语境不合。B不堪设想:未来情况不能想象。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C、捕

3、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D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某当红歌星在微博中这样写道:“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增进对社会的责任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社会树立一个好榜样。”B法国工人在大罢工了一个星期后,法国社会经济运转出现严重迟缓。马赛街头垃圾堆积如山,炼油厂工人封堵油库使法国几乎断油,交通也大受影响C让子弹飞,让物价飞,别让血汗工钱飞!这是讨薪8年未果的民工打出的“最潮标语”,他们想以此引起政府和媒体注意,希望能够如愿讨回工钱回家过年。D夜郎国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它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

4、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存在约300年之后神秘消失。其中心位置至今尚无定论。答案:C(A项动宾搭配不当,“增进” 不能与“责任感”搭配;应将“增进”改为增强。B项成分残缺,第一个主语“法国工人”后缺少谓语部分。就把“法国工人”放在“在”之后,“大罢工”之前。D偷换主语,“它的历史”不能与其后的几个谓语成分“存在约300年”“神秘消失”搭配,应在“存在约300年”前加上主语“这个小国”。)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 , 。可是,即使如此, ,因为 。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

5、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 。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A B C D答案:B(综合来看,几个句子的中心议题是“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排序,第句中的“芦苇”,照应前文的“芦苇”,“脆弱” 照应第句“都能致人于死地”。第句“人高贵”与前文的“人脆弱”形成转折关系,并与第句形成因果关系。第句“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与后文“惟有作为灵魂的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衔接,由此可选B。)二、本大

6、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翁公平寇记嘉靖三十九年六月,忽有贼迤逦从西北来,大举袭入潮阳,自号为兵。是时邑无长史久,潮州府通判翁公梦鲤适备倭而督兵行县,与守备陈学翦、指挥亦孔昭俱。贼初不知公之在内也,乃夜缒城上,鼓噪而入。时守者皆偃甲卧,贼众两千人号万人猝至,出其不意,惊起,莫知所为,多奔走投城下。贼因环啸城上,城中闻之大恐,以为倭寇入也。于是公即勒兵戒严,而自骑往见贼,问贼何来状,贼中相顾愕然,窃惊怪之。顾贼业已入城,即不下。公乃部署吏士分布诸要路,而调守备军于郊。贼亦分队焚烧边城庐舍,城中愈益恐,咸奔依公所,男女以万计。公为感泣,露祷:“愿身先士卒,受矢石,为百姓请

7、命。”父老无不流涕。时有上书者,倡发帑金悬赏壮士以御贼,公从其计。于是益调诸路援兵,兵自远近至者盖数千人。得所捕者,公辄手斩之以徇,贼气遂沮。而邑人刘应望等皆以诸生起兵属公,城中军威大振,斩首二十三级,捕虏一十三人。会天大雨,贼兵愈益溃乱,自相蹂踏。而守备、指挥等军,复进攻西南路,与公兵合,因夹击之,斩首一十五级,捕虏二十三人,获伪倭首一人,夺回虏中男女二十人。于是贼自度力不支,因北退保城隅,进退无路。而城外四面皆我兵,往往奋喊邀战,从雉堞中掩击之,矢石入城中如雨,所击杀又数十人。贼人大败窘甚,我兵犹殊死战。相持至暮,有逾城遁者,城外兵多窃伏道旁,伺贼出则坑杀于城壕中,后者莫敢出。贼乃蒲伏号泣

8、求生,愿以残虏退。城中父老亦以为言,公因传令,北开城门放逐之。贼投戈袖手裹疮驰,从间道去。于是城中案堵如故,公因抚其众而还。初公既用父老言四召壮士士无不望风响应者其临阵授策无大小皆推诚与之以故人亦乐为之用而得其死力其搴旗获级之赏未尝逾时也至士有杀伤死者,亲为医药临视之,闻者无不叹息泣下,其感人如此。(选自潮阳县志,有删改)注潮阳:今广东潮阳一带,时属潮州府。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公即勒兵戒严 统率B顾贼业已入城 回头看 C公辄手斩之以徇 巡行示众D贼乃蒲伏号泣求生 痛哭 答案:B(“顾”义应为“顾虑”。)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9、A贼初不知公之在内也 城中闻之大恐B咸奔依公所 所击杀又数十人C因夹击之 公因传令D适备倭而督兵行县 鼓噪而入答案:C(C项俱为介词“趁机”;A、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指代前面情形;B、名词,“处所”/所字短语;D、承接连词/修饰连词,均可不译。)7下列语句编为四组,表明平寇取得胜利的原因的一组是( )乃夜缒城上 倡发帑金悬赏壮士以御贼复进攻西南路 因北退保城隅从雉堞中掩击之 我兵犹殊死战A B. C. D. 答案:D(运用排除法,项乃写贼。)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规模袭入潮阳的贼人不知通判翁公在城内,在夜里用绳子攀往城顶,进入县城。B翁公独自骑马往见贼人,

10、探听虚实,反而使贼人既惊且怪。C在守备、指挥率领的军队与翁公带领的士兵共同夹击下,终于捕获倭寇首领一名,且解救被抓男女二十人。D走投无路的贼人号泣着请求放他们一条生路,而城中父老也替贼人说情,于是翁公传令打开城门放行。答案:C(“倭寇首领”错,原文是“伪倭首”。)9断句和翻译。(10分)给文末一段文字用“”符号断句。(4分)初/公既用父老言四召壮士/士无不望风响应者/其临阵授策/无大小皆推诚与之/以故人亦乐为之用/而得其死力/其搴旗获级之赏/未尝逾时也/至士有杀伤死者/亲为医药临视之/闻者无不叹息泣下/其感人如此(评分标准:每错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出其不意,惊起,莫

11、知所为,多奔走投城下。答案:行动出乎人们的意料,城顶守军被惊醒,却不知怎么办,大多向城下奔跑。(补充省略的主语“城顶守军”1分,“所为”1分(译为“做什么”也可),大意1分。)城外兵多窃伏道旁,伺贼出则坑杀于城壕中。答案:城外士兵多偷偷埋伏在路旁,等候贼人出来就把他们活埋于城壕中。(补充省略的介词“于”1分,“坑杀” 1分,大意1分。)10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江 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此诗写于南归途中。)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

12、园菊,应傍战场开。(注:岑参,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1)两首诗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丰富了诗歌内容,拓展了诗歌意境,江诗实写的是诗人随南云、北雁归乡,虚写的是故乡今日篱下菊花;岑诗实写的是诗人欲登高,无人送酒,虚写的是故乡菊。(4分)(2)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同中有异,“异”在哪里?依据是什么?请作简要赏析。(3分)答案:江诗:从“篱下菊”的用典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之情的同时,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岑诗:第三句“遥怜”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长安遭战乱的痛苦之情及收复失地的渴望。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6分) (1)冰泉

13、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白居易琵琶行)(2)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4)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文天祥过零丁洋)答案:(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2)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3)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4)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科学和审美张世英科学和审美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或者说,是两种不同的“在世结构”。科学的“在世结构”是“主体客体”的关系,审美的“在世结构

14、”是“人世界”的融合,但两者都起源于惊异(好奇心)。惊异既是求知的开端,是科学与哲学的开端,也是审美意识的开端。惊异的特点之一是自由的精神,即不受实际兴趣或者说利害关系的束缚。人在处于惊异状态时是不计较利害的,是完全自由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和审美具有共同的特点。人无论在进行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富于感性的审美活动过程中,还是在进行主客关系的抽象思维的科学活动过程中,都是自由的,是不计较利害的。审美活动之不计较利害,这一点是大家所公认的,康德在这方面作了详尽的阐述;而即使是科研活动,其本身也是不计较利害的,因为科学工作者所进行的科研活动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由无知到有知的过程,在获得最终的科研成果以前,科学工作者一直处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由无知到有知的惊异状态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