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赏析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5155997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赏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前歌曲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赏析一、 作品原文(配乐朗诵1品读15.30”)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泰戈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作毫不在意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世界上最远的距

2、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 一个却深潜海底二、关于作者自古以来,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能为人们传颂千古的必是经典之作,它们往往是人类某种心声的表达。就如泰戈尔,他用优美的语言讲述爱情,讲述人世间的美好与凄凉。一首好的作品受到追捧,在诗界,特别在容易冲动的年轻人中,引起轰动效应是常有的事。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这样一首作品,它倍受年轻人追捧,读来令人心跳,所以自问世

3、以来,引起了上百万人的热切关注。人们还对此诗的作者是否是泰戈尔,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这首诗,生动地展示了情感缠绵的热点渴望,倾诉了无限眷恋之情,诗句缠绵悱恻,极尽婉约之至,因而具有感情上的魅力,于是年轻的诗人们,随着这股情浪,以难以抑制的痴迷,沉醉于对该诗的欣赏和追溯。它到底是谁的作品?又何以定论?人们不断搜索求得确认。浏览网页,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很受欢迎。读者怀着纯真无邪的稚气,普遍叫好;其情绪的波涛,有亢奋的,有模仿的,出现了一种冲动性的反响。这种疯迷是在纯洁的心灵中受到情感冲击而引起的。网上的帖子,凡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这首诗的作者,都冠以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头衔

4、,好像真的成了泰戈尔的传世之作。那么我们读后的初感是什么呢?说实话,当时也认为这是泰戈尔的作品,但没那么痴情,引起我们关注的,只是想探讨一个究竟。为了证实到底是谁的作品?我们找出更多的议论来读,找更多的泰戈尔的诗来读,但是我们失望了。有人说:“署名泰戈尔的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经查阅泰戈尔全集,并询问国内孟加拉语专家、翻译泰戈尔诗歌的译者,基本判断此诗是托名之作,并非泰戈尔的作品。”这就可以说明,该诗并非泰戈尔之作。我们也在图书馆里翻阅了厚厚的世界爱情诗金库译本,同样没有见到本诗。也有人说:诗是首好诗,请大家仔细阅读,做出自己的判断。还有人说:英文挺直白,有点像泰戈尔的风格。更有人说:泰戈尔写过

5、这样的诗吗,是推测吧,这是一个笑话。即使在英文网站也查无一点线索。有位热心的记者失望地说:“我从网上找遍了,海底都掀开了,都没找到这首诗,到网上泰戈尔的诗集中去找,也没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播放2品读11.44) 倒是在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中,有“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句台词,里面说是出自飞鸟集的。可是人们在飞鸟集里却找不到。据说有上百万的网友追捧这首诗。打开搜索网站GOOGLE,输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查询,让人大吃一惊:竟然出现了近20万个搜索结果,而输入“泰戈尔”只有249万个搜索结果。打开百度,输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查询有400

6、多万的结果,而输入“泰戈尔”有1100多万个搜索结果。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的相关网页PAGEVIEW(页面浏览量)超过千万。随机将网页点开,发现这首诗及诗中句子以各种方式被引用着,有的将诗制作在个人主页上,有的给它配上音乐,有的衬上精美贴图,有的将诗设计成自己在BBS上发贴时的签名。个别网页还推出传递游戏,说将这首诗发给20个以上的网友,会心想事成,和自己相爱的人成为眷属这首关于暗恋的哀婉诗歌感动的读者不下百万。现在,这首诗也有了商业价值,唱片公司、广告公司、电视节目都开始引用,相关的电视剧也已经开拍。电视剧似水年华主创人员谈到创作这部电视剧的初衷时,就是为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这首诗

7、。有人说是张爱玲的作品,理由是语言风格相似。但考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还有一位爱好者好像很有把握地说:“那是香港皇冠出版社签约作家,香港著名的畅销言情小说家张小娴的经典语录。张小娴的小说荷包里的单人床里有一段“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那是书中女主人公苏盈苦恋秦云生,而秦云生爱恋的却是逝去的女友,虽然他最终接受了苏盈,可是心却没有回来,所以苏盈发出了心底的哀叹。可是又有网友并不同意反驳说:“泰戈尔和张小娴不是一个层次和级别的。前者毫无疑问会留存于世界文化长河中并散发恒久光芒的著名作者。而后者只因为善于描写都市的男欢女爱,深受

8、年轻读者的欢迎的作者。所以不能把他们二者放在一起相提并论。”有些意见好像在搞些折中地说:这诗并非泰戈尔所作的,而是张小娴作了前半段,然后在网上的热心人加了后半段。这首关于暗恋的哀婉诗歌,争论竟如此激烈。据说,记者陶晶莹因为特别爱张小娴写的这个句子,访问张小娴时,还在电台节目引述这一段句子,并说明由来。结果她说:“那些句子,是我当时写那篇小说时想到的,为了表现女主角的心情;可是如果泰戈尔真的有类似的诗,翻译成中文也不可能一模一样的字句啊。别人都以为我是抄泰戈尔,只有我和我的出版社知道我没有抄,这真是世上最遥远的距离。幸好,后来有一位喜欢我书的台湾读者到图书馆翻查了所有的泰戈尔的书,证实泰戈尔从来

9、没有写过这么一首诗。这位读者在bbs网络上替我平反了。”经过一番考证之后,我们对这首诗是否是泰戈尔的想法,仅在水面上冒了几个泡,又沉下去了。不过在是是非非的视觉中,又有资料证明:官方刊物读者杂志2003年第14期上的引诗的署名为泰戈尔;同年第5期的女子文摘也有此类引证。既无法证实它的真伪,就不去管它了,用不着如此认真。诗作只要能引起共呜,大家喜欢就行,管它什么名人不名人呢,只要大家认可也是名作。我转了一大圈,最后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这首作品是否是泰戈尔的依然是一个是是而非的迷团。不过坊间有传,泰戈尔健在的时候,从来不谈这首诗。即使是这首诗发表之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很多人想请他谈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10、,他也不谈。后来,有一次泰戈尔患了重病,躺在病床上,痛不欲生,他这才向人们谈起来。这首诗,原来隐藏着诗人一生最大的遗憾,最深重的痛苦,诉说着诗人一生最后悔的一段隐情。此后不久,泰戈尔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散文,名为美丽的邻居,详尽地描述了自己当时的情感历程。文中写到他爱上一个美丽的寡妇,是他的邻居。同时他的好友纳宾也爱上了她。泰戈尔不知道纳宾爱上的是他的邻居,只听说纳宾爱上了一个寡妇。泰戈尔鼓励纳宾去追求寡妇,并以纳宾的名义做了一首诗,帮纳宾赢得寡妇芳心。而纳宾也不知道泰戈尔爱上了这名寡妇。这首诗,就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它感动了美丽的寡妇,让寡妇超越了世俗的藩篱,重新步入婚姻的殿堂,成为纳宾的妻子。

11、当时印度的社会风俗和法律,是不允许寡妇改嫁的,纳宾为此非常痛苦。泰戈尔为了帮助纳宾,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说服法院改变了这条不合理的条文,又在媒体撰文,痛陈陈规陋习。最终,泰戈尔才知道,自己钟爱的女子正是朋友新娶的妻子,悔青了肠子。泰戈尔后来不谈这段故事,显然是他不愿意触及自己的伤感与遗憾。但是,人类社会却因此有了两个名篇:诗作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和散文美丽的邻居。更有人说这首诗是集体创作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首诗粗略统计就有7个版本。总的来说,不管作者是谁,只要诗是好诗,来路不清也无伤大雅。三、关于泰戈尔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

12、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播放视频3泰戈尔)1861年5月7日,泰戈尔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泰戈尔的家庭属于商人兼地主阶级,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社会活动家,在当时积极赞成孟加拉的启蒙运动,支持社会改革。就是在这个家庭,兄弟姐妹和侄辈中颇出了一些学者和艺术家。由于生长在这样一个印度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谐交融的书香门第,因而泰戈尔从小就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泰戈尔在文学方面的修养首先来自家庭环境的熏陶。他进过东方学院、师范学院和孟加拉学院。但是他生性自由,厌恶刻扳的学校生活,没有完成学校的正规学习课程。他从小就醉心于诗歌创作,从

13、13岁起就开始写诗,诗中洋溢着反对殖民主义和热爱祖国的情绪。13岁以后,泰戈尔发表了长诗野花、诗人的故事等。1878年,他遵照父兄的心愿赴英国留学,最初学习法律,但他不喜欢法律,于是转入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创作。戏剧和小说多取材于史诗和往世书,诗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1886年,诗集刚与柔出版,标志着他在创作道路上进入面向人生与现实生活的时期。1905年以后,印度民族运动进入高潮时期,泰戈尔毅然投身于这个运动,充满激情的爱国营人义愤填庸,写出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篇。但是,他不赞成群众焚烧英国货物,辱骂英国人的所谓“直接行动”。从此以后,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

14、内,他过着远离现实斗争的迟隐生活,埋头于文学创作。19世纪90年代是泰戈尔创作的旺盛时期。20世纪初泰戈尔遭遇到个人生活的不幸,丧偶、丧女、丧父的悲痛与伤感在诗集回忆、儿童和渡船中有真实记录。1910年,孟加拉文诗集吉檀迦利出版,泰戈尔成为亚洲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1915年,他结识了甘地。但是,他对甘地的一些做法并不赞同。1916年,泰戈尔来到日本,他对日本这样充满生机的一个新兴国家,颇多感慨。1919年,发生了“阿姆利则惨案”,泰戈尔非常气愤,提出抗议,并声明放弃英国国王给他的“爵士”称号。1924年,他访问了中国。他从年幼时起就向往这个古老而富饶的东方大国,并且十分同情中国人民的处

15、境,写文怒斥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鸦片贸易,这次访问终于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访问期间,与徐志摩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0年,泰戈尔访问了年轻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他在那里看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使他极为振奋,兴之所至,写成了歌颂苏联的俄罗斯书简一书。1939年,德国法西斯悍然发动世界大战,他撰文怒斥德国“领袖”的不义行径。泰戈尔一贯痛恨法西斯。泰戈尔多才多艺,他一生创作了2500首歌,2000多幅画,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50多卷诗歌、40多种戏剧,100多篇短篇小说,戈拉等12部长篇小说,还有大量随笔、日记和通信,一共近200本书。但是泰戈尔的感情生活并不顺畅。1878年,泰戈尔准备到英国留学,

16、出国之前,需要学习英语和英国的风俗习惯,因此,在英国长大,年纪和泰戈尔相仿的安娜姑娘成了他的英语老师。在安娜姑娘精心的帮助和辅导下,泰戈尔的英语水平提高得很快。两人结下了亲密的友谊,爱情的种子也渐渐萌发了。但世俗阻碍了他们的爱情。后来安娜嫁给了一个比她大20多岁的男人,一年之后在病苦中死去。泰戈尔也在22岁时,被父母包办,娶了一个11岁的新娘,新娘并不美丽,但还贤惠。1902年泰戈尔失去妻子,后再未续娶(同为包办,这一点与徐志摩不一样)。但很长一段时间,他与自己嫂子维持着一种文学浪漫的柏拉图式的依恋之情,晚年时候又与一位阿根廷姑娘保持着文学情缘,但都是纯洁的感情。或许是有着这样的不了情缘,泰戈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