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复习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5155048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高线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等高线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等高线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等高线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等高线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高线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高线复习(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高 深 线地形图 等高线 基础知识 概念及绘制原理 高度 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等高距 相邻等高线间的相对高度 垂直距离 一幅 图中一般是相等的 也可为零 形状 一般为闭合曲线 一般不会相交 陡崖除外 疏密 与坡度和地形区有关 疏 坡缓或平原 密 坡陡或山地 坡 坡向 与等高线垂直 由高到低 坡度 坡度 垂直相对高度 水平距离 示坡线 又叫降坡线 类型 凹坡 先陡后缓 凸坡 先缓后陡 基本地貌单元类型 见下页表格 综合判读和运用 知识结构 甲 乙 海平面 1000米 500米 1500米 某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 直距离叫相对高度某点到海 平面的垂 直距离叫 绝对高度 即海拔 山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

2、法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等高线的定义 等高线 坡陡的 地方 坡缓的 地方 等高线 密集 稀疏 山 等高线绘制地图的原理 注意 等高线越密 则地形坡度越 大 这只能用于判断同一幅等高线图 坡度 垂直相对高度 水平距离 h D3 D2 D1 1 2 3 tg h D 坡度的定义 甲 乙 甲 乙两地坡度较陡的是 甲 山体的不同部位 山顶 山 脊 缓 坡 陡 坡 鞍部 山谷 50米 150米 250米 A B 等高距 50米 F E C G 等高线 密集 等高线 稀疏 高 低 高 低 陡 坡 缓

3、 坡 山 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陡崖 等高线地形图上对应的地形名称 等高线图上基本地形的判读 陡崖 山脊 山谷 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等高线 特征 高度 地表起 伏程度 中间疏 四周密 密 集 稀 疏 中间疏 四周密 稀疏 平直 较 高 高 超过 500米 较低 一 般 相对 高度 不 高于500 米 200 米 500 米 低 0 米 200 米 起伏不 大 边 缘陡峭 坡度较 陡 沟 谷较深 坡度 平和 四周高 中间低 平坦 广阔 等高线形状与五大基本地形的关系 1 2 3 4 5 判断图中地形类型的名称 1 高原 2 山地 3 丘陵 4 盆地 5 平原 实战演练 关于等高线的计算 两地的

4、相对高度的计算 假设都不在等高线上的两点 中间间隔的等高线有n条 数值不 相同 等高距为d 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取值范围为 n 1 d H n 1 d 例题 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中 P点的海拔范围是 Q点的海拔范围是 P点对Q点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 90 80 70 P Q 70 HQ 80 90 HP 100 10 H 30 500米 600米 200米 300米 相对高度 200米 400米 相对高度与等高距之间的关系 n 1 等高距 h n 1 等高距 陡崖的判断 该图中崖顶高度 崖底高度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 陡崖高度的计算 读下图 图中断崖顶部E点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 59米 B 99米 C

5、 199米 D 259米 陡崖高度可能为 A 59米 B 99米 C 199米 D 259米 D 实战演练 C 等高线图上高 低区域的判读方法 a 垂线法 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两侧作等值线的垂线 方向是从 高值指向低值 若箭头向中心辐合 则山谷 集水线 若箭头 向外围辐散 则为山脊 分水线 山谷 集水线 山脊 分水岭 等高线图上高 低区域的判读方法 切线法是指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 比 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 该切线与其他等值线的交点 的数值大小 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 则为低值区 山谷 若切 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 则为高值区 山脊 b 切线法 山谷 集水线 山脊 分水岭

6、c 口诀法 等值线向高值方向凸出为低值区 等值线向低值方向 凸出为高值区 可编口诀 凸高为低 凸低为高 槽线对 山谷 脊线对山脊 等等 大山谷 小山脊 等高线图上高 低区域的判读方法 山谷 集水线 山脊 分水岭 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 下列选项中 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 山脊 山谷 鞍部 山顶 B 山谷 山谷 山顶 鞍部 C 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D 山脊 山脊 山顶 鞍部 B 实战演练 图2为 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单位 米 途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 读图回答各题 3 与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所描述景 观相符的是 A a B b C c D d 4 d

7、 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 滑坡 B 地震 C 泥石流 D 火山 高考回顾 2007年江苏试题 C A 等高线图 特点 一般是光滑曲线 线上数值大小相等 数值间隔相等 等间距也可为零 同一幅图上两条线一般不会相交 陡崖除外 一般不会在图中中断 大多是闭合的 判读 高低区域的判读方法 闭合等值线图的判读 疏密 极值与延伸方向的判读 等高线延伸方向即地形走向 垂线法 切线法 口诀法 凸高为低 凸低为高 剖面线法 口诀法 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 等高线图的特点及判读 水系特征 分 集 水线 水系形状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的 综 合 判 读 和 运 用 基本判 读及判 读方法 疏密 坡度和大的

8、地形区 平原和山地等 闭合 地形类型 数值 等高距 相对高度 陡崖 地貌类型 综合判读 对河流影响 流向 流速 河流的侵蚀与堆积 水文特征 水力 瀑布 流域面积 坡向 对气候的影响 垂直气温的变化 坡向对气温的影响 阴坡阳坡 坡向对降水的影响 迎风坡背风坡 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垂直差异 山麓 山顶 坡向差异 阴阳坡与迎背风坡 运用 农业 因地制宜 平原 种植业 山地丘陵 林业 畜牧业 缓坡梯田 区位选择 点 气象观测站 疗养院等 线 交通线 引水线 输油 气 管线 面 水库 梯田 工业区 居民区 农业区域 城镇布局 地域形态 布局形态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运用 剖面图应用 利用剖面图可以直观

9、的判别两点间地表起伏状况 从而帮助解决各类具体问题 对较为复杂的地形图可以从不同方向 不同位置做地形剖面图 设该图示为等高线 则 1 该地形部位是 2 图1 4所示的剖面图中属 CD剖面图的是 图1 3中等值线a b c 若数值a b c 山脊 甲 两点间直视问题 观察图中s点的视野范围 b 口诀法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 若其值与低值相同 则线内数值比低值低 若其值与高值相同 则线内数值比高值高 即 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 若为等高线 大值对山地 小值对 盆地 若为等温线 小值对山地 大值对盆地 闭合等高线图的判读 20m A 25m10m A 15m20m A 25m10mC A 1

10、5m 闭合等高线图的判读 a 剖面线法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 其内部数值可以通过类似 作 地形剖面图 的方法 看数值曲线变化趋势来判断其数值范围 20m A 25m 10m B 15m 读上图 河流ab段的流向为 自东南向西北 等高线对河流的影响 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突出的方向相反 等高线越密 河流速度越快 山脊为分水线 山谷为集水线 下列所示的湖泊或湖群 为咸 水湖的是 B 等高线对气候的影响 如下图所示是我国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单位为米 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甲 乙 丙 丁四处 最适宜开凿窑洞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C 图中红黄蓝绿四条线 中能够发育河流的是

11、图中甲 乙 丙 丁四处 降水量最少 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A 等高线与交通线路的关系 一般沿等高线走 可以减少施工难度 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 道路平坦 利于车辆行驶 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环保 EF间修建公路 水库大坝的选址 一般选在峡谷处 且考虑水 库库址应选在河谷 山谷地区 口袋形 洼地处 坝高计算和最大库容 面积 容积的估算 坝高 看海拔高差 面积 算长宽 比例 尺和图上距离 容积 面积 坝高 等高线与水库的关系 3 工厂厂址选择 除交通 资源 技术等因 素外 往往也要考虑地形 地质情况 4 建海滨浴场 码头 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 坡沙岸 码头选在深水港湾 等深线 5 建疗养院

12、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 清 静 空气新鲜 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等高线与其它区位的关系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图中M为当地气象站的观 测场 N处为某旅游公司准备修建一栋观景楼的地点 MN的图上距离为1 5厘米 tg30 0 577 读图回答下 列各题 1 从N地徒步到M地 大约要走 A 30米 B 40米 C 50米 D 60米 A 2 为了气象观测点在正午时终年都被阳光照射到 则该景观楼的最大高度约为 A 20m B 30m C 40m D 50m D 实战演练 某次地理夏令营活动的主办者策划了一次 寻宝 活动 在活动前 每位营员均会 获得一张地图 图3 和一张瀑布照片 图4 据此回答1 2

13、题 1 图3中藏宝地及其相对于营地的方位是 A 甲 西北方 B 乙 东北方 C 丙 西南方 D 丁 东南方 2 为更好地欣赏瀑布美景 拟修建一处观瀑台 最佳选址是 A B C D D C 各种等值线的特点和判读技法 常见的等值线 等高线 等温线 等压线 此外 试题还出现的其他要 素等值线有 等降水量线 等太阳辐射量线 太阳高度等值线 等盐度线 O3 含量线 河流封冻日数等值线 等震线 等潜水位线 河流等流速线 等雾日数线等等 等值线的基本特点 1 同线等值 2 等值距一致 同一幅图中 等值线的数值变化是有规律的 3 等值线是封闭的曲线 限于篇幅 在一幅图上不一定闭合 4 局部小范围内闭合的等值线 其数值特点是 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 5 等值线不相交 等高线重合 该地为陡崖 读 我国部分省区一月份等温线 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甲 乙两地的温度范围分 别 判断乙地地形区为 2 图中A B处等温线分布有 何差异 原因是什么 0 T甲 4 8 T乙 4 山东丘 陵 A处等温线较稀疏 气温高 原因是位于 华北平原区 气温变化较小 地势低 B 处等温线较稠密 气温低 原因是位于 山地及崎岖高原区 气温变化大 地势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