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20个文言虚词及其用法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5154929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20个文言虚词及其用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20个文言虚词及其用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20个文言虚词及其用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20个文言虚词及其用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20个文言虚词及其用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要求考生掌握的二十个虚词1- -1.用于句末,不译: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语气助词:2.表反诘译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焉?焉 3.句中表停顿不译: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代词:1.相当于“之”译为“它、他”: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2.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且焉置土石?兼词: 译为“于此”:积土成焉,风雨兴焉。形容词、副词词尾: 译为“的样子”盘盘焉,囷囷焉。2- -矣1.陈述句尾译为“了”: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语气助词:2.表感慨讥讽赞叹译为“了啊”:甚矣,汝之不惠。3.表请求劝勉译为“吧”: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4.表疑问语气可不译:人问公子,年几何矣?3- -也1.表判断:死生

2、,昼夜事也。 2.表肯定: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语气助词:3.表疑问:公子畏死耶?何泣也? 4.表感叹: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5.句中表停顿:师道之不传也久矣。4- -1.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振声激扬,侍者因此觉知。因介词: 2.表凭借译为“趁着、依据、凭借”:变法者因时而化。3.表方式译为“经过、通过”: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连词:1.表顺承译为“于是、就、便”:因拔刀,斫前奏案。2.表原因译为“因为”: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5-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译为“在、向、介词: 在方面、在中、到、自从、跟、同、对、给、由于”于 2.用在形容词后,

3、表比较译为“比、胜过”: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表被动,多单用或构成“见(受)于”的固定格式:不能容于远近/见欺于王/受制于人复音虚词:1.用在句首,表承接或因果(同现汉):于是秦王为一击缶。“于是” 2.用在谓语前或后,作状语或补语译为“在这、丛这”: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6- -代词:1.人称代词译为“你、你们、你们的”:更若役,复若赋。若2.指示代词译为“这、这样、如此”:公曷为出若言?连词:1.表假设译为“如果、假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之抗衡2.表选择译为“或、或者”: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惑。固定结构 “若夫”“至若”可不译:若夫淫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7-且1.表并列译为“而且

4、”:河水清且涟漪。连词:2.表递进译为“并且、况且”: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万,且久已疲。3.相当于“尚且”:臣死且不避,巵酒安足辞?副词:1.表时间译为“将、将要”:不出,火且尽。2.表程度译为“暂且、姑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8- -1.表工具或方法译为“拿、用、凭借、依据、按照、用身份”:以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何以战/余船以次俱进/以祈请使诣北2.表处置译为“把”:以城予赵/以钟磬置水中介词:3.表原因译为“因、由于”: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4.表时间、处所译为“在、从”:以二十八日至泰安/以长沙往5.表对象译 “与、和、跟”或“率领、带领”:割汉中以楚和。1.表并列或递进译为“而

5、、又、而且、并且”或不译:夫夷以近,则连词: 游者众。2.表承接译为“而”或不译:有好事者船载以入。3.表目的译为“而、来、用来、以致”:作师说,以贻之。4.表因果译为“因为”: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5.表修饰译为“而”或不译:木欣欣以向荣。副词:同“已”译为“已经”:固以怪之矣。名词:译为“原因”: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动词:译为“以为”“任用”:皆以美于徐公/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复音虚词“以是”“是以”译为“因此”:余是以观之/以是人多以书假余。9- - 1.所的人:于众人广座之中,不宜有所过。助词:与动词连用 2.所的事物: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所的情况: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

6、遭。1.表原因:吾所以为此者,以为汝生也。所复音虚词 2.表手段: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所以” 3.表凭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表目的:彼所以曰此,以去敌也。名词 译为“处所”: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固定格式“为所”表被动:贾家庄几为巡徼所凌迫死。10- -1.表对象译为“向、对”:不足为外人道也。2.表替代译为“替、给”: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介词:3.表时间译为“当、等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为(wi) 4.表目的译为“为着、为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5.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6.表被动译为“被”: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助词(

7、wi):疑问句尾表反诘译为“呢”: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名词(wi)译为“作为、行为”:将以有为也。动词(wi)译为“做、是”:吾所为者,天也。11- -1.作谓语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而不得何哉?何疑问代词:2.作宾语译为“哪里、什么”,译时后置:预州今欲何至? 3.作定语译为“什么、哪”:然则何时而乐耶?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译为“为什么、怎么”:徐公何能及君也?2.用在形容词前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复音虚词:1.“何如”译为“怎么样、什么样”:樊哙曰:今日事何如? 2.“何以、以何” 译为“拿什么、凭什么”:何以待之?12- -1.前

8、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译为“就、这才”:良乃入,告公。2.表对事物范围的限制译为“才、仅”:项王至,乃有十八骑。乃副词:3.表转折译为“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4.表条件译为“才”: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去。5.表出乎意料译为“竟然、甚至”:陋者乃以斧金考击而求之。代词 译为“你、你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连词 译为“就、于是、至于、如果”:以其境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判断动词 译为“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3- -1.表疑问译为“吗、呢”:儿寒乎?欲食乎?乎语气助词:2.表猜度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3.表感慨译为“啊、呀”: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

9、蛇者乎? 4.表停顿不译:胡为乎惶惶欲何之?介词 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故先乎吾。词尾 不译: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也。14- -1.表并列译为“又”或不译:蟹六跪而二螯 2.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而3.表承接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因释其耒而守株。连词: 4.表转折译为“但是、却”:不知彼而知己。5.表假设译为“如果、假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6.表因果译为“因而”:哀斯墓之徒有其石,而为之记。7.表修饰连接状语,不译:吾尝终日而思矣。代词 译为“你、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助词 补足音节,不译:既而/俄而复音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限止

10、语气,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15- -1.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译为“他、它、他的、它的”代词: .第一人称译为“我、我的、自己”2.指示代词 .远指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表“其中的”后为数词: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其1.表猜测译为“大概”:其皆出于此乎?副词: 2.表反问译为“难道”:其孰能讥之乎?3.表商量译为“还是”:汝其勿忘!4.表期望、命令译为“可要、还是”: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连词:1.表假设译为“如果”:其业有不精者,非天质之卑,实心不专也。2.表选择译为“还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耶!音节助词 不译:霰雪纷其无垠兮。 16- -1.附在别的词或短语后,形成名词性结构,表人、事、物、时等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