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春季七年级语文单元评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54045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春季七年级语文单元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0年春季七年级语文单元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0年春季七年级语文单元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0年春季七年级语文单元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0年春季七年级语文单元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年春季七年级语文单元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春季七年级语文单元评价.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春季期中文化素质综合测试七年级语 文 试 卷(满分100分,120分钟完卷)题 号一二三总 分(一)(二)(三)得 分一 积累与运用(共20分,第6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2分)温馨提示:凡默写的内容要求用正楷或规范的行楷书写,每错一字扣0.5分。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山中杂诗中突出表现山中奇趣的诗句是3、竹里馆中抒写诗人悠然自得,把明月视为知音的诗句是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语短情长,峨眉山月歌中与此意境相似的诗句是:5、根据拼音,填写未选择的路的诗句中的词。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

2、一条路,它(hung co q q) ,十分幽寂。6、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硬着头皮”这一词语出现了四次: “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那么爸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 我虽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着头皮“硬着头皮”是口头语,根据文中的语境,选择合适的四字格的书面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备选词语:A、鼓足勇气 B、振作精神 C、顽强勇敢 D、理直气壮 E、大着胆子7、 选出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B、一进入会场就看见许多面彩

3、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C、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D、秋垭小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8、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句,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写一段话。 例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9、综合性实践。 肖菁在班委会改选中意外当选为文艺委员,而她的前任胡萍落选后,对肖菁心怀成见。一次,肖菁组织节目参加六一文艺演出,那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班级竞争激烈的比赛,但是班上舞蹈基础最好的胡萍不但故意不参加节目的排练,还唆

4、使同学不参加。为此,肖菁伤心落泪。 请你设身处地想想肖菁的苦恼,说几句话劝说她,并帮助她想想办法,化解她的苦恼,解决问题。二、阅读与理解(共40分)(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西南干旱,用类似于公益广告的场景,为全民普及了一场水危机教育。 西南五省大旱,近2000万人饮水困难。旱情严重的云南曲靖陆良县城区居民已开始限量供水,持续干旱使得陆良县可用水越来越少,只能支撑到4月底。 而西南旱区许多地区与此类似,用水只能撑一个月。 连水资源丰富的云南都开始为水而战,其他那些缺水地区滴水贵如油的时日似乎也不再遥不可及。云南的今天,

5、没准就是很多地方明天的写照。而作为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西南大旱可谓给国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水危机教育课。 水危机首先表现在水资源的占有量上。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名列世界第四,但是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有数据显示,全国淡水取用量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也就是说,水资源家底并不殷实的国人,在耗水量上却是惊人的。 可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闹水荒的国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缺水的严重性,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所带来的浪费水现象随处可见。据说在德国,父母会经常教育子女,洗澡用多了水就是在洗欧元。可

6、是在我们这个素有“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国度,常见的生活逻辑却是:每月多用几吨水,大不了就是多缴点水费嘛!于是在用水上,不少人向来慷慨大方,怎么舒服怎么用。有报道说,广州市民一年要用掉770个流花湖的水量。具体到每个广州人,平均每天用水255升,相当于14桶纯净水。真不敢想象,作为重点缺水城市,当广州有一天也像今天的西南地区一样缺水时,大手大脚用水惯了的广州人该如何适应得了? 当然,一个家庭只是煮饭、冲凉、洗衣是用不了多少水的,可节省的空间也有限。与此相比,那些爆水管之后的水任流、老化自来水管的跑冒滴漏,以及庞大的洗车用水、遍布全国各地的桑拿洗浴场所、纷纷上马的人工造雪项目,它们所带来的浪费才

7、真正让人心疼。3月23日晚,昆明一社区发生水管爆裂,直到第二天早上9点才进行修复,冒水点的水流了整整一夜。而与此同时,昆明郊区和附近的村庄却面临着没有饮用水的煎熬。试问,爆水管在哪个城市不是常事?而又有几多人重视?大旱当前,有人没水喝,有人却眼睁睁地看着爆水管的水白白浪费,城乡水源分配不均凸显无疑。 至于老化水管跑冒滴漏的损失则更是惊人。据央视报道,全国每年因为跑冒滴漏损失掉的水占到20%。譬如,哈尔滨市自来水年失水率为28.4%,北京市每年跑冒滴漏的水相当于71个昆明湖的水量。在水价越涨越高的今天,修复老化的自来水管真的很差钱吗?管理的失职,造成水资源的无故浪费,在水危机面前仍没有得到正视,

8、这种意识显然更可怕。 有一则公益广告让人记忆犹新-“如果没有了水,人类将会怎样?”随后的画面就是:一片片干涸龟裂的土地,一群群蓬头垢面的人们,向天空伸出干枯的双臂,发出绝望的呻吟和企盼。“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现在看来,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西南干旱,用类似于公益广告的场景,为全民普及了一场水危机教育,同时也警示着国人:节水,需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更需要从水资源的管理上做起。10、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贫乏( ) 慷慨大方( )11、文中划线句子中“这种意识”指的是什么意识?(2分)12、文中引用了两则公益广告,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则摘抄下来,并说说你的理解。(3分) 广告词

9、: 理 解:13、文中两次引用了“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并反复强调“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请你谈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14、说说本文作者要表明的观点是什么?(2分)1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想。(2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手比头高常记起父亲发脾气的样子:眼睛直直地瞪着你,高声数落。在我顶嘴拒不认错的时候,他甚至会粗鲁地攥紧老拳,连眉毛都竖起来,样子可怕极了。记得刚参加工作的那些日子,面对盛怒的父亲,我伤心又沮丧。我默不作声,心里却在说:不要再像管小孩子一样管我!那时对生活对工作都有许多自以为得意的想法。我讨厌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

10、琐碎小事,对父亲给予我的“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之类的评价嗤之以鼻。我迫不及待地告诉家人,我拥有了许多听众,我的同学,同事和新交的朋友都愿意听我演讲。我眉飞色舞地对家人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演讲是一门实用性恨强的艺术,拥有听众,就拥有成功。”父亲朝我一瞟:“这么说,你的知音可多了?”我愈发得意起来:“那还用说,当然啦!”我忘情地等着父亲更热烈的赞扬。可是我想错了,我抬头看见坐在对面的父亲正一脸怒气地盯着我。他眉头拧起来,脸绷得紧紧的,把筷子放在一边。我感到惊愕,避开父亲的目光,自言自语地轻声说:“我哪儿说错了吗?” “你以为你都对?”父亲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你对个屁!”我忍不住,叫了

11、起来:“不,我是对的,不对的是你,这么粗鲁,这么简单,这么不理解人。你真让我受够了!”“闭嘴!”父亲的手似乎有些颤抖,他腾地站来,挥着胳膊大声命令我:“把手举起来!”我无法理解他,觉得他非常可笑。家人都不知怎么回事,只有母亲附和着也叫我把手举起来。我再也咽不下这口气,拔腿走出房间。父亲在身后高喊:“给我回来!”可我没听,我想以出走迫使他明白自己是过分了。然而,没等我跨出房门,就被父亲一把抓住了。他紧紧握着我的胳膊,使劲让我转身。我看见父亲已鬓发花白,愤怒使他的脸涨得紫红紫红的。我从对峙中软下来,让他把我拽回餐桌旁。他把我按到椅子上坐下,口气严厉地说:“叫你举手,不服气?你把手举起来,我要你好好

12、看看,手比头高!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干总是第一重要的。不管你想得多好,讲得多好,你都得要干,要动手干!夸夸其谈,只能一事无成,你难道想做那样的人?”父亲一口气说下来,我在他的眼中看到有泪光闪动。“手比头高!”父亲的这一席话如同掠过平岗的疾风,一下子启开了我的心智。我终于悟出了自己的浮躁与浅薄。望着父亲因激动而泪光盈盈的眼,我感受到了他急切却深沉的期盼。那是父亲对儿子才会有的期盼!我浑身一热,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几年过去了,当时最想对父亲说的那句话一直在心头:“父亲,错怪您了,我不知错怪了您多少回!”16、仔细品位全文,想一想,父亲为什么要大声命令我把手

13、举起来?(2分)一是:二是:17、文中多次描写父亲发脾气的神情,请找出两处,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3分)(1)句 (2)句 作用:18、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父亲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2分)19、最后一句话,父亲,错怪您了,我不知错怪了您多少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20、本篇文章的题目手比头高,包含哪些意思 (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21、读完全文,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点体会。(2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

14、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22、请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2分)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通 ,含义 23、请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节奏。(2分) 借 旁 近 与 之,即 书 诗 四 句,并 自 为 其 名。 其 诗 以 养 父 母、收 族 为 意2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父利其然也 泯然众人矣 2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