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中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5152417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一中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天津一中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天津一中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天津一中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天津一中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一中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一中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一中2020-2020-2八年级期中学情调研语文学科试卷 (基础卷60分,作文4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各项注音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A 镗(tng)鞳 解剖(pu) 隐匿(n) 椽(yun)子 蹿(cun)房越脊B 胆怯(q) 追溯(s) 虐(n)待 绯 (fi)红 脂粉奁(xi)C 酷肖 (xio ) 姮(hng)娥 睥(p)睨 寒颤(zhn) 龙肝凤髓(su)来源:学+科+网D 稽(q)首 伫(ch)立 掠(lu)起 呻吟(yn) 混(hn)合体2、下列各项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诞生 苍芒 畸形 翻来复去 深恶痛疾 粲然笑意B眼翳 禁锢

2、侏儒 长嘘短叹 抑扬顿挫 无可质疑来源:学#科#网Z#X#X#KC奥密 崎岖 滞留 夜斓人静 蕴袍敝衣 广袤无垠D犀利 锁事 驰骋 诚惶诚恐 神秘莫测 直戮要害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市场法制不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滞后,经济活动中的是与非、合理与不合理的_ 不分明。为了 _ 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支持西部大开发,去年,我国共发行了 1000 亿元的国债。老王不图名、不图利,多年如一日精心呵护一个残疾孤儿的事迹,在城市、在农村 _ 开去。A 界限 带动 留传B 界限 拉动 流传C 界线 拉动 留传D 界线 带动 流传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3、A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xi)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B “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在轰轰闹闹的现代生活中,厌烦了城市噪音后,人们自然格外向往富春江那千金难买的宁静。C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D 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明确要求省部级干部“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5、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A初次相见时,还是十来岁的孩子,年龄的差距使我们没有太多话题,故而谈得极少。B正是由于这个观点的改变,不仅“国力牌名袜”在上海市场一鸣惊人,而且影响了上海人对袜品的消费观念,推动了上海袜品行业的革命。C

4、国有经济能不能做大做强,关系到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广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发挥排头兵的重要作用。D两千多年来,曲阜孔庙由一座私人住宅发展成为规模形制与帝王宫殿相媲美的庞大建筑群,延时之久,记载之丰,可以说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孤例。6、对下列句子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项是( )A曾不吝情去留。(这句中的“曾”,用在“不”前,是加强否定语气,去留是偏义词,意思是去,离开。)B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译文:大树争着向上,互相向远处高处舒展)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文是治理政务的,看到这山谷就忘却名利心。这种风光恰是陶渊明所追求的境界。)D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颇”字是间“很,非常”的意思,

5、此句表达出陶渊明极爱写文章,也愿意抒发自己的心志。)7、选出对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赏析有误的一项( )A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B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C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D 全词情景交融,意境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8、对下面诗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此联写诗人文天祥通过科举考试后,宋朝大地到处燃起了抗元的星火。B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此联中“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两个词写出了作

6、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C 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作者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的伤感、悲愤的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D “自将磨洗认前朝”,“前朝”指的是东吴破曹时,“将”是“将要”的意思,和李白将进酒的“将”字一样。二、阅读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9-12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

7、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略)盖余之勤且艰若此。9下面对选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录毕,走送之 走:跑,引申为赶快 B腰白玉之环 腰:腰间C皆被绮绣 被:通“披” D主人日再食 再:二次10下面句子中的“以”字与“以中有足乐者”意义和用

8、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以衾拥覆,久而乃和C无从致书以观 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11划横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所以我即使愚笨,最终还是能够有所收获。B 因此我虽然愚笨,后来还是能够有所收获。C 所以我虽然愚笨,最终还是能够有所收获。D 因此我即使愚笨,最终还是能够听到老师的讲解。12下面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作者叙述了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的情形。先叙幼时因家贫借书抄录,按期归还,因得“遍观群书”;接着叙述自己成年后求师的情形,着重写“叩问之难”。B第段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和自己的“敝衣”作对比,更加衬托出同舍生学习条件的优越,暗中表达了作者对他们追

9、求物质享受的讽刺。C 选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结合。记叙时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具体生动。D 第段最后一句总括全文,强调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作者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三、阅读海燕片段,回答13-14题(一)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二)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

10、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 ,跟狂风 。看吧,狂风紧紧 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 尘雾和碎沫。(三)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13、根据题意,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 ,跟狂风 。看吧,狂风紧紧 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 尘雾和碎沫。A 呼叫 对抗 抱起 摔成 B 呼叫 争鸣 卷起 撞成C 号叫 争鸣 卷起 摔成 D 呼叫 争鸣 抱起 摔成14、

11、对文中具体形象的象征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大海”象征扼杀革命的反动势力。“乌云”象征反革命势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势力的革命风暴。三、课内外文言文: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甲】(韩愈马说)【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

12、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九方皋相马,有删改)【注】姓:指子孙。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牝(pn):母马。牡:公马。骊(l):纯黑色马。1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B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安知天下之马C才美不外见 请见之 D鸣之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对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懑,寄寓着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B乙文

13、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C甲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其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真不知马”。D乙文中秦穆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第卷(非选择题 共28分)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译文: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译文: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译文:18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经典故事不少,你能举出1个例子吗?(写出对应的人名1组即可)(1分)答:四、古诗文默写和诗歌鉴赏(共5分)19. 俱怀逸兴壮思飞, 。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20. ,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21.怀旧空吟闻笛赋,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2. 山河破碎风飘絮 ,_。(过零丁洋)23. 与朱元思书的对追求名利人的劝诫是(4个小分句):24.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 。 五柳先生传25.望西都, 。山坡羊潼关怀古26.终南别业中表现诗人不刻意探幽寻胜,随时随处领略大自然美好的句子是: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10分)男孩别哭门前有溪,稍远有河,被山岭围着,村只得算山村。山村的孩子一天的时间多是在山里度过,而雨,说下就下,它才不管你回没回家。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