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小学教研《绿德育》.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49197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店小学教研《绿德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店小学教研《绿德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店小学教研《绿德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店小学教研《绿德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店小学教研《绿德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店小学教研《绿德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店小学教研《绿德育》.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规划办立项课题“永川区特学校建设研究”子课题绿德育永川区红炉镇新店小学课题组2008年9月重庆市规划办立项课题“永川区特学校建设研究”子课题新店小学绿德育课题研究计划一、课题实验背景及意义。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这无疑为学校的特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说明我国基础教育办学要打破统一的局面,逐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积极鼓励学校追求自己的发展目标,自己的教育风格,形成自己的学校文化,办出自己的特。如何围绕学校的特主题,打造品牌学校,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校每位教职员工面前的新课题。那么,我校确定什么样的特主题作为学校办学思想去统领今后的工作,是我校每

2、位教师积极思考与努力探索的问题。我们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等文件精神和国家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开展“绿学校”创建活动、区教委关于开展“特学校”创建活动的具体部署,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建构了适宜于本校的“绿德育”理念,并开展了“绿德育”为办学特的特学校创建活动。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优美的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肯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几年的努力,一个鲜花四季不断、处处绿树成荫的美丽校园建成了。学生们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生活,身心愉悦,家长、社会反映良好。随着工作

3、的推进,我们觉得单单停留在绿化校园、美化环境这一层面,显然是不够的,应该赋予它更多的教育功能。1997年,学校根据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等文件精神和环保局关于开展“绿学校”创建活动,我校积极开展了“绿学校”创建活动,将环境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之中,引导师生关注环境问题,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经过区级绿学校命名之后,我们又在思考如何拓展“绿学校 ”的内涵。区教委进行了特学校课题研究,我校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结合前阶段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绿德育”的课题研究。那么,进行绿德育课题研究,实施“绿教育”有哪些重要意义呢?我们认为,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面向二

4、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两项基本国策,实现“科教兴国”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在“人”,在“人才”,在“人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实现两项基本国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二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在各种文化、价值观相互交流、碰撞的国际化趋势下,在全国新课改的浪潮下,我们深感学校的继续发展,再创辉煌,必须走一条独具特的发展之路。我校已进行多年的绿校园建设,坚持“绿、自然、个性、全面”的办学理念,开展了“飞翔的绿”系列活动,并在绿德育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果。绿刊物校刊山鹰成为了绿宣传阵地,并培养了许多的绿小卫士。开展“绿学校”的创建,进行绿环保教育,提高师生环保意识,搞好

5、校园绿化工作,这是我校创优特发展的需要,这对培养新世纪人才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三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未来社会的合格人才在知识结构上是复合型的,既要有宽厚的基础,又要在某方面有所特长,才能适应不同职业岗位的需要。因此,学生只有在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前提下,自主地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张扬个性,才能成为复合型的人才。四是我校特殊地理环境保护的需要。我校处在永川区矿山建材能源基地红炉镇,永川城区建设所需的70%建筑材料来自新店,大家伙都本着“靠山吃山”的想法,忙着开发,忙着赚钱。盲目的开采,无节制的向大自然索取,物质生活水平是提高了,可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家乡的未来,为了能可持续发展地开

6、发,我校进行绿环保教育显得是尤为重要。通过孩子们让乡亲们明白“自然与人类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综上所述,可见进行以“绿德育”为办学特的特学校的实践与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二、课题的界定。当前,国内论述“绿教育”方面的文章极为少见,不同的专家、学者对“绿教育”概念界定持不同看法。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绿教育”已经远远超出其环境保护层面上的含义,更意味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深层面的含义。绿,象征生命,代表文明,象征教育环境的优化。绿,象征着文明、民主、科学、公平、关心、尊重、包容、安全,象征着和平、和谐、可持续发展。“绿”是“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而可持续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

7、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简单地说,绿学校,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学校;绿德育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德育;绿人才,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绿文明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我们理解, “绿德育”是绿化校园、绿学校建设的提高和拓展,是关注人的发展的教育,是一种有生命的教育,它要求我们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学校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大自然因为有绿而美丽,因为有绿而充满生机,因为有绿而让人类赖以生存。这正是我校追寻的教育境界。“绿德育”是针对原有的人际德育中存在的许多不和谐、不协调,德育目标“远”、“大”、“空”,德育工作传统,德育内容成人化,德育途径封闭,德育方法压束防范,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活动,强

8、化内心体验。“绿德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是一种从人与人的和谐交往,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小学生在初步产生并形成文明交往、和谐合作、自主进取、积极思维、努力创造的情感体验、思想认识、行为习惯和优良品质的同时,初步养成爱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情感体验、思想认识、行为习惯和优良品质。绿德育研究,具体我校就是要通过显性、隐性的绿德育课程创设绿教育氛围,建立生态化的绿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绿德育活动(如我校已或正在开展的用植物名为班级命名、让教室变绿洲、我给小鸟安个家、我与小树一起成长、绿“六个一”等。)。教育学生争当“绿小卫士”,创建绿班级、绿家

9、庭,绿学校活动,从而促使小学生萌发绿生活理念,学习绿知识,陶冶绿文明情操,养成绿环保行为习惯,形成绿生活方式,为他们的绿人生奠定基础。让绿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德育和教学工作之中,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使学生置身于高质量、高水平的环境之中,让学生形成对家乡、对生活、对环境的热爱之情并升华到感恩社会,回报社会,以此陶冶师生的情操,诱发师生创造的激情和灵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此外通过“绿学校”的创建,做好校园的合理规划布局,建设文明整洁的花园式“绿学校”,使校园绿树成萌,花团锦簇,不仅可以装扮校容校貌,为师生提供优美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还可以整体提高学校的办学形象,为学校绿教育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10、。三、研究目标:1、通过绿德育过程的研究与实践,提高全体师生的环境意识环境素养,普及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和环保法律法规,建成绿校园,对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通过绿德育课题的研究加快学校申报“重庆市绿学校”进程。2、通过绿德育过程的研究与实践,构建“自主体验、疏通引导”的绿德育模式。从“绿管理、绿队伍、绿德育、绿教学、绿校园”五个方面来构建绿德育体系,建立“绿德育”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保持可持续发展。3、提通过绿德育过程的研究与实践,师生们环保意识境界与素养得到升,得以让学生生命成长价值得到体现。让学生从单纯的爱植物和小动物发展到“博爱”,以爱人、

11、爱人类的生存环境、爱大自然为基础,升华为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爱生命、爱人类的劳动创造、爱文明进步、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人与人之间有一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平等相处,有一颗热忱的待人之心。四、研究内容: (一)实施绿德育的途径及策略。1、构建绿课堂的研究,让绿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之中,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使学生置身于高质量、高水平的环境之中。 2、进行并倡导学生争当“绿小卫士”,营造“绿班级文化”、“绿学校文化”,倡导创建“绿家庭”的研究。 3、开展丰富多彩的 “绿体验”系列活动研究。 4、绿德育校级刊物和绿教育资料的研究。 (二)进行 “绿小卫士”、“绿小组”、 “绿班级

12、”、“绿家庭”的评价体系研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绿习惯,使学生的绿环保意识得到强化。1、“绿小卫士”:有绿环保意识,能自觉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能自觉做到不乱扔纸屑、塑料袋等各种杂物。了解一些环保知识与环保信息,并积极地向其他人宣传。能模范遵守校规校纪。2、“绿小组”:组员必须要有较强的绿环保意识,有热爱家乡,爱护校园的美德,思想进步,责任心强。定期向同学们或到社会上宣传环保知识,带领同学们参加公益性环保活动,并作好周围人群的环保监督工作。3、“绿班级”:重视对学生开展环保教育,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和班队会,有环保书报角,有绿化角,有绿环保板报。有绿环保文章。并向外班进行环保知识教育。整班环保意识较强

13、。4、“绿家庭”: 家庭成员关心人类生存环境、关注环境污染等问题,树立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自觉把环保行动融入于日常生活之中。倡导广大家庭树立资源循环利用理念,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让绿生产、绿生活、绿消费方式深入家庭。如:能重复使用日常生活用具,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污染性生活废弃物投放到指定地方;不捕捉或食用有益动物能;不使用巨毒农药等。五、研究的方法。1、创设情境法。通过营造校园的“绿班级文化”,创设一定的“绿德育”情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绿德育”情境中,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2、行动研究法。通过行动研究法,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改进绿德育工作方式,不断

14、地修正方案,再进一步指导绿德育实践。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环保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知和净化,提高环保意识。在课题研究中运用不同方式,促进师生积极查阅学习相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为学生举办植物知识和栽培技术的讲座,放映相关资料片,丰富学生的绿环保知识。并积极吸取同行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研究。3、观察法。观察法是收集第一手材料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它是我们绿课题研究的起点,让学生从绿环保问题开始,进而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4、个案法。就是对我校个别学生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它是以班级中某个特殊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解剖麻雀的方法,考察其具体的行为、思想发展变化的过程,从中总

15、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作为研究相同、相似或相对的问题的范本或借鉴。让绿德育的研究价值在这些学生的转变过程中得以体现。5、经验总结法。通过“绿德育”过程的实践活动,运用科学方法,及时总结、提炼有价值的经验,并予以推广,在新一轮范围中实践,并作出新一轮的总结,以形成新的理论体系。六、研究的对象学校的全体学生。中心校每班再选出25名学生为重点研究对象。七、研究的步骤本课题研究时间预定为两年(2008年8月至2010年5月)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8至2008年11月。(一)转变观念,健全“绿德育”网络。组建学校课题研究小组,制订实验方案,做好人员分工,物资准备等工作。组织课题组成成员学习讨论,统一认识,认真学习相关知识,积极进入角。聘请专家论证、修改、完善方案。积极,稳妥做好研究前的准备工作。(二)向区教委课题组递交“绿德育”课题研究计划;向全校发出进行绿德育研究创建重庆市级“绿学校”的倡议。完成校内环保类宣传品的布置和环保警句的张贴、安放工作。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08年12月至2010年2月。(一)营造氛围,创建“绿德育”阵地。1、每个班级充分开发“绿德育”文化资源,开辟“绿书报架”、“绿书角”、“绿生物角”、“绿谚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