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期末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47902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下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下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下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下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下语文期末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语文期末试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二语文期末试卷 (总分 150分 时间 150分钟) 亲爱的同学:初二的最后一次语文学习开始了!这份试卷与其说是考试题,不如说是展示自我、发挥特长的舞台,相信你能自主、自信地完成这份答卷,成功的快乐一定会属于你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祝你成功!一、积累与运用(33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迸溅(bng) 贪婪(ln) 憎恨(zng) 死心塌地(t)B棱镜(lng) 带挈(qi) 魁梧(w) 忍俊不禁(jn)C伺候(s) 毋宁(w) 宽宥(yu) 汪洋万顷(qng) D解剖(pu) 黝黑(yu) 钦佩(qng) 百折不挠(no)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的使

2、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虽然马航MH370客机失踪已三个多月,仍有人在议论飞机到底去哪儿了?到底是不是恐袭?B.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C.今年江苏省高考作文延续了去年,仍是新材料作文,主题是青春与不朽。D.水浒传里景阳冈下那个小酒铺门前,一杆旗子高竖,上书五个字:“三碗不过冈。”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A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展品遭盗窃,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C由于在工程文保、环保等方面的优秀

3、表现,扬州瘦西湖隧道被评为“全国建筑业绿色示范工程”荣誉称号。D随着全国房价普遍下降,办公室的同事就扬州的房价走势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4.下列句子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明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简爱,真是妙手偶得啊!B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接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描述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C为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奔赴排污现场,下车伊始便亲自勘察,了解情况。D该市推广使用电子书以后,学生们摆脱了卷帙浩繁的纸质教材、参考书,书包的重量减轻了不少。5.下列选项中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

4、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瀑布”一词,用比喻手法,既描写出紫藤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B.奥楚蔑洛夫是苏联作家契诃夫所著变色龙中的主人公,这篇小说紧扣“变”字,刻画了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嘴脸,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腐朽。C.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是清代作家林嗣环,虞初新志是清代人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D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此文是一篇赠序。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 (jing)异不同的人和谐地 (rng)为一个整体;爱能化解矛盾芥 (d),消除猜疑、 ( j )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

5、加美好。 7.默写(每空1分,共9分)(1)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 (2)浊酒一杯家万里, 。(渔家傲)(3) ,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4)爱惜芳心莫轻吐,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5) ,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6)身处石洞、石阶,绿草、青苔相映相衬的幽雅佳境,同学们不禁吟出陋室铭中的名句: , 。(7)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的豪情,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翩而至的脚步,正所谓“ , 。”(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8.语文实践活动(8分)【活动一】品味名著(4分) 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据此,可猜测这场戏与水

6、浒传中 、 两位英雄有关。这两人中,我最喜欢 ,因为他(写出喜欢的理由) 【活动二】(1)某班开展了“走进社区”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文明宣传组负责对社区进行文明宣传。他们对不文明的宣传语进行了整改。社区某角落里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乱倒垃圾者断子绝孙!”请把它改成温馨提示语。要求语言简洁,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2)愉快服务组决定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办一台“母爱感恩”的主题晚会。请你为节目诗朗诵游子吟和下一个节目女声独唱妈妈的吻写一段串词。(2分) 2、 阅读理解(5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9题。(5分)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小米,亦学牡丹开。注释:“白日

7、”指阳光。9.(1)“苔花如小米”一句写得清新美妙,请试赏析。(2分) (2)“借苔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本诗借“苔”表达了怎样的哲理?(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狼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注释:伏焉:躲藏在那里。顾:然而,可是。以吹豕之法吹之:用吹猪的办法吹它。吹豕,屠夫将猪杀死后,为了便于褪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

8、力吹,使膨胀如球。这里是活吹。10解释加点的词。 (4分)惟有小刀不盈寸( ) 遂割破爪下皮( ) 股直不能屈 ( ) 遂负之以归 ( )11. 请选出与“屠急捉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 (3分)A.何陋之有 B.马之千里者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持就火炀之12.翻译。6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13.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5分) 为汉语的处境忧心不平卢新宇最近,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上海举行的一项翻

9、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

10、。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不再会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芦苇开的很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