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小学合唱节.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47834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中小学合唱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州市中小学合唱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州市中小学合唱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州市中小学合唱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州市中小学合唱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市中小学合唱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中小学合唱节.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举办“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广州市第十一届学校合唱节”的通知各区(县级市)教育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团委,局属中小学校,华师附中,广东实验中学:为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推进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学校合唱水平提高,用歌声迎接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召开,2010年将举办“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广州市第十一届学校合唱节”。现将本届合唱节的方案发给你们,请认真按要求做好宣传、组织和参赛工作。附件:广州市第十一届学校合唱节方案 市教育局 市文广局 团市委 第16届亚组委志愿者部二一年四月十八日联系人:李耀喜 联系电话:22083679主题词:教育 学校 合唱节 通知抄送: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

2、教育局办公室 2010年4月20日印发附件:广州市第十一届学校合唱节方案 一、活动口号当好东道主、创造新生活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志愿者部 承办单位:广州市少年宫、广州市学生体育艺术教育协会协办单位: 各区(县级市)教育局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相关负责同志组成广州市第十一届学校合唱节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广州市少年宫。同时启用“广州市学校合唱节组委会办公室”印章。本届活动官方网站:http:/。三、活动组织办法本届合唱节以校际合唱团比赛、少年宫合唱团交流示范演出两种方式进行。(一)校际合唱团比赛1

3、组别参照上一届成功经验,本届合唱节考虑由于师资生源等存在差距,为鼓励更多学校开展合唱活动,仍按照原省、市、区一级学校分组进行比赛。(1)普通中、小学均分为A、B、C和乡村与民办学校4个组进行比赛。A组:原省一级中学和省一级小学均属A组,分A组中学童声组、A组中学混声组和A组小学童声组进行。B组:原市一级中学和市一级小学均属B组,分B组中学童声组、B组中学混声组和B组小学童声组进行。C组:除A、B组以外的其他普通中小学校均属C组,分C组中学童声组、C组中学混声组和C组小学童声组进行。乡村与民办学校组:各区(市)乡镇一级农村学校、非名校办的民办学校,只设童声组。(2)中专中职组:市教育局直属中专、

4、中职学校(含幼儿师范学校)属中专中职组,参加由市组委会组织的初赛。区(县级市)直属中专中职初赛由区(县级市)自行组织,占用其中学组名额,若入围市决赛将参加全市中专中职组决赛。 (3)特殊学校单列组别参赛。2参赛团队要求(1)人数:合唱团人数为4070人,小学合唱团男生人数不得少于八分之一。(2)每个合唱团演唱合唱歌曲两首,总时间小学组不超过8分钟、中学组不超过8分30秒。歌曲要求内容健康,难度适中,具有艺术性又适合学生思想感情的表达,选材建议多样化,其中中国作品不少于一首。鼓励演唱创作作品和地方特色作品,鼓励在合唱演出形式上有所创新。(3)倡导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组织学生混声合唱团参赛。(4)学

5、校合唱团的训练和指挥必须由本校教师担任。(5)伴奏乐器原则上应以钢琴为主(视歌曲演绎需要可用少量其他乐器或打击乐)。其中A组中学组要求由本校教师或学生担任伴奏,其他组别严格规定每一位外聘伴奏人员在参加市决赛各场次时,伴奏的队伍总数不得超过2队(如超出数目,按比赛先后顺序超出的伴奏节目成绩将取消)。3参赛办法各团队通过初赛,选拔优秀团队参加市决赛。(1)初赛区一级初赛由各区(县级市)自行组织,时间定于2010年11月1日前。市直中专中职组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初赛,时间地点另行通知。特殊学校不参加初赛直接参加市决赛。市教育局直属普通中小学校、华师附中参加属地所在区初赛,若出线可不占区名额,请各学校和

6、属地所在区教育局加强沟通,也请各区教育局给予大力配合,确保初赛工作顺利完成。各级教育局直属普通中小学校必须组织学校合唱团参加比赛,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比赛的学校,必须向主管教育部门申报批准后方可不参加,并报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备案。允许有多个校区的学校有多支队伍参赛,但参加市决赛占所属区(市)名额。凡参加第十届学校合唱节总决赛的队伍直接进入市决赛,不占用各区初赛名额。(2)决赛决赛由市合唱节组委会统一组织,参赛团队由各区(县级市)按规定名额统一报送,市教育局直属中小学校(中专中职)、华师附中若初赛出线即自行报名参加。获得决赛资格团队必须在截止期限内登录本届活动网站录入决赛报名资料。比赛分组别集中进

7、行。比赛次序采取抽签方式确定,抽签时间和地点待定。时间初定2010年12月中旬,地点在广州市第二少年宫演艺厅(比赛一律不用咪)。为规范比赛秩序,规定各参赛团队不得随意更改演唱曲目和辅导老师,组委会将在比赛抽签日期3天前关闭网络录入平台。凡抽签确定次序后一律不得更改。(3)总决赛由组委会根据决赛成绩选择部分优秀团队参加全市总决赛,入围队伍以演唱水平确定,不考虑组别和区域照顾,地点在星海音乐厅。从中选出全市总决赛冠军队伍,由合作单位给予一定奖励。4决赛名额(1)A组:按各区(市)A组参赛学校数中学与小学各50%(四舍五进)参加市决赛。(2)B组:按各区(市)B组参赛学校数中学与小学各30%(四舍五

8、进)参加市决赛。(3)C组:各区(市)分别选送中学2支、小学3支队伍参加市决赛,其中属C组小学数60所的区(市)可增加1个小学组名额。(4)乡村与民办学校组:白云、番禺、花都、从化、增城、南沙和萝岗各推选中学1支、小学2支队伍参加市决赛,参赛学校必须是乡镇一级农村学校、非名校办的民办学校。(5)中专中职组根据初赛演唱水平确定名额参加市决赛。5决赛评选办法(1)市决赛拟聘请国内外著名合唱指挥、作曲家等专家担任评委。(2)评委根据合唱团演唱水平进行打分。评分时所有评委打分去掉最高、最低分后取平均分。每组比赛现场公布成绩。(3)本届比赛将在个别场次尝试评委专家现场点评(暂定)。(二)少年宫合唱团交流

9、示范演出为展示各少年宫在合唱艺术上的成就,本届合唱节各少年宫合唱团可自由向组委会报名参加展示演出,具体演出方案视报名队伍再商定。四、比赛评奖(一)评委会将分A、B、C、乡村与民办学校组和中专中职、特殊学校组,按小学和中学并区分童声、混声分类评选一、二、三等奖和表演奖,各类奖级数额不限,根据演唱水平而定。(二)少年宫组颁发交流示范团队奖杯和证书。(三)获市一、二等奖合唱团,由市学校合唱节组委会颁发获奖奖牌(杯)及获奖证书;获市三等奖、表演奖合唱团颁发获奖证书。指挥和辅导老师(直接参与训练的本校教师)发给获奖证书,以资鼓励。(四)凡连续三、六、九、十、十一次获市决赛一等奖的学校合唱团分别授予广州市

10、学校合唱节三、六、九、十、十一连冠优秀合唱团称号。(五)为鼓励学校参与合唱节活动,除参加市决赛的团队以外,各区可按参加初赛合唱团总数的7%报送名额获市三等奖。报送时A、B、C组比例自行处理,必须附交报表以及各区(市)初赛的全部正式节目单(材料不足不予评奖)。(六)评选合唱节优胜区(市)。评奖条件:1组织发动面广。按参赛学校所占百分比计算,如100%得1分,90%得0.9分,如此类推。2合唱团演唱水平。获决赛一等奖一个得2分,二等奖一个得1分,三等奖一个得0.5分,表演奖一个得0分。比赛按各区(市)每个节目平均得分作为最终得分。3将前两项得分累计,分数最高的区(市)获得优胜奖。(七)评选合唱节优秀组织奖。评奖条件:1公办参赛学校为100%。2获市决赛一等奖3个以上。 (八)评选“指挥奖”和“伴奏奖”若干名(本奖项是奖励在职音乐教师)。五、合唱师资培训活动(一)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和学校应着力通过业务培训,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的合唱训练水平和指挥能力,培养学者型、专家型音乐教师。通过本校教师能力的提高促进学校合唱水平的提高。(二)市合唱节组委会将创造条件组织一些培训与交流活动。具体待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