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华何国梅六年级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47802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华何国梅六年级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华何国梅六年级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华何国梅六年级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华何国梅六年级模拟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华何国梅六年级模拟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华何国梅六年级模拟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华何国梅六年级模拟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毕业模拟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一、 积累与运用 (52分)1.看拼音写词语。(4分)min tin m wng mio sh qi r b sh( ) ( ) ( ) ( )2.找出字写的全对的一组,并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分) (1) 虐杀、裸露 徘徊、熔恰 抱怨、伶俐 ( ) (2)别出新裁、走投无路 受益匪浅、舍己为人惹是生非、粉妆玉砌 ( )3.比一比,再组词。(3分)誉( ) 丞( ) 阻( )誊( ) 臣( ) 租( )4.判断对错。(2分) (1)“吨、均、坤、循”这四个字的韵母不相同。 ( ) (2)yuan、yan、wu、yue这四个都是整体认读音节。

2、 ( )5.查字典。(3分) 先看下面四个字,然后按要求填空。 祭 臣 构 遂(1)上面四个字按音序排列,_字排在最前面,部首是_;按笔画由少到多排,_字排在最后,它的部首是_。(2)“遂”在字典里的解释有:顺、如意;成功。 在“犯罪未遂”中应取第_个解释,用另一解释可以组词_。6.选词填空。(3分)与其不如 只要就 只有才 不但而且(1)( )不畏劳苦的人,( )能攀登科学高峰。(2)我们( )要继承前人的事业,( )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3)音乐( )给人美的享受,( )能陶冶人的情操。7.照样子,组词。(4分)例:空 kng (天空) 擂 li ( ) 度 d ( ) kng(空地)

3、li ( ) du( )8.把词语补充完整。(4分) ( )流不息 风驰电( ) 书声( ) 一( )莫展 ( )不安 ( )丧气 迫不( )待 阴谋( )9.读下面的一段话,根据这段话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字的词语。(至少写四个)(4分) 在小学六年的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许多困难,相信通过努力你也克服了很多困难。写出四个能表现你努力克服困难的4字词语。_10.按要求写句子。(3分) (1)写一句话,用上“否则”及表示关联的词语“无论都”。 _(2) 用拟人的手法写一句话,描写天空中飘落的雪花。 _(3) 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春雨就像_11.将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重新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6分)

4、( )亲身经历的印象最深刻。 ( )其次,感受要缘物而发,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 )这种个性感悟,才真正具有“独特性”。( ) “我手写我心“是写作初衷,也是写作归宿。 ( )亲身体验的,感受最强烈。 ( )首先,一定要写自己经历的事,写自己的真实体验与感受。12.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共四处错误)(2分) 我国南北朝时,王羲之博采众长,创造了一种潇洒清秀的书体。这种新书体在南方很快流传。到了唐朝初年,由于唐太宗的建议,他的书法认为是全国的正宗,在当时有很大影响。_13.再现积累。(6分) (1) 书山有路勤为径,_。 (2) 青春是美妙的,_。 (3) 人的天职在于_。

5、(4)劝君更尽一杯酒,_。 (5)道德行为_, _贵坚持。 (6)崇尚文明_, 升华公德_。14. 按要求分类写词。(5分) (1) 含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_ _ (2) ABCC式的成语:_ _ (3) 表示“看”的成语:_ _ (4)形容心情高兴的成语:_ _ (5)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_ _二、 阅读练习(20分)(一) 语段练习。(6分)直到有一天,父亲郑重其事地交给我一尊青花瓷瓶。两鬓斑白的他望着我,眼神中充满了企盼,(似乎 好像)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我(困惑 疑惑)地看了看父亲,低下头(细看 端详)手里的瓷瓶。眼前的这尊青花竟然是残缺的:瓶肚那里缺了一片,空空的。明净素雅、

6、古色古香的青花上的这片残缺,看上去显得特别刺眼。我更(困惑 迷惑)了,不禁(jn jn)又看着父亲,想从他的脸上找到答案。可是,父亲一脸肃穆。半晌,父亲才说:“你应该去寻找那片残缺的青花,找到了也就得到我的配方了。”1. 在括号里正确的词或拼音下面画横线。2. “郑重其事”是说明父亲对这件事的_,他眼神中的“企盼”是_,他想说_,但最终沉默的原因是_。3. “你应该去寻找那片残缺的青花,找到了也就得到我的配方了。”联系课文,作者寻找到那片青花原来是_,他也得到了父亲的祖传配方,那就是_。(二) 课外阅读。(14分)风雪夜中亮着一盏灯 我家对面有一座山,山腰上有一所小学。童年我就在这里上学。 记

7、得有一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天气格外冷。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早早就钻进了铺得软软的被窝。一觉醒来,我又习惯地向对面山腰望去,透过纷纷扬扬的雪花,张老师的窗口像往常一样闪烁着灯光,在这沉沉的雪夜,这灯光显得格外明亮、耀眼。 我猛然想起:“张老师的木柴(chi zhi)已经烧光了,这样冷的天,张老师拿什么取暖?”我急忙翻身下床,悄悄地爬上小阁楼,把大哥留着大年三十炖猪头的好木柴背了一捆,向对面山腰跑去。一赶到老师窗下,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寒风夹着雪花,顺着窗棱(lng lng)的缝隙不住往里落,年久失修的窗户也在风中不住颤抖着。张老师正在专心致志地批改作业 看着这一切,我心里就像吞进了铅块,难受

8、极了。我贴着窗户,轻轻地叫了声:“张老师。”她吃惊地抬起头来,认出是我,便急忙打开了门 学校门前的桃花开了又落了,一批批同学来了又去了,张老师窗口的灯光无论风霜雨雪,暑往冬来,每天都亮到深夜。她是在用青春和心血点燃着智慧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1. 在括号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2分)2. 用“_”画出与画 “”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1分)3. (1)“看着这一切”中的“这一切”指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1分)“这一切”包括_和_ _这两个方面的内容。(2分) (2)“她是在用青春和心血点燃着智慧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这句话赞扬了老师_。 (3)读了全文,用两三句话把你最想

9、说的话写下来。(2分) _ _4.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1)“在这沉沉的雪夜,这灯光显得格外明亮、耀眼”写灯光格外明亮最主要是衬托雪夜的黑沉沉。 ( )(2)写“年久失修的窗户”主要是为了衬托张老师不畏严寒的精神。( )(3)写“我早早钻进了铺得软软的被窝”是为了反衬老师连夜忘我工作的辛劳。 ( )(4)本文是一篇主要反映师生情谊的感人文章。 ( )三、 习作(30分)题目:_童年提示与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习作。横线上可以填写“难忘”“快乐”“回味”“追忆”“体验”“感谢”“留住”等词。请你以一件事为材料完成习作。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书写要完整,字数在450字左右。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