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47782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灶学校八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13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蜷( )缩 呜咽( ) 愠( )怒 猝( )然hn( )然入梦 ling( )qing( ) 万li( )俱寂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书写无误的一项,并将错字圈出改正。( )(4分)A.她说:“广西的苛捐杂税对瑶民特别重,广西军阀期侮瑶民。”B.他惶惑地望着担架,一时竞不知如何是好了。C.一个年轻的警卫员牵着一匹驼着文件的战马无力地走来。D.毛泽东循着歌声走到近前,他驻步静静地倾听。改正: 3.默写。(5分)雪山低头迎远客, 。耳朵里有不可

2、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 ,像山泉在呜咽, 。 四渡赤水出奇兵描写当时红军的处境艰难的句子是: 。二、现代文阅读(42分)(一)七律长征(10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4.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全诗的诗眼是 。(2分)5.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2分) 6.“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2分) ; 。7.写出这首诗的韵脚。(2分) 8.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

3、的思想感情?(2分) (二)(10分)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9.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何会“忽然醒来”?为何“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3分) 10.本段文字既说“寂静”又写出许多声响,对这种写法的正确理解应是( )。(2分)A.前后矛盾B.以动写静C.静中有动D.动中有静1

4、1.在如此艰难的环境里,红军战士却能欣赏“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又能用耳朵来欣赏那“不可捉摸的声响”。对此,你有何感想?(3分) 12.本段文字按触觉、视觉、听觉分为三个层次,试用“”在文中标出。(2分)(三)(11分)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

5、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13.首段写景的观察点是 ,尾段写景的观察点是 。(2分)14.从文段描写的内容看,老山界的山势特点是什么?(2分) 15.文段中的对话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2分) 16.“这真是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17.选文两次提到了“火把”,说说它们在文中各自的作用是什么?(3分)第一次: 第二次: (四)(11分)卫生员抽噎了两声,突然抓起一把野菜,光火地:“都是敌人的围追堵截,逼着我们走草地,逼得我们吃草!”“吃草,嗯,说得好啊!”周副主席严肃的点了点头,“革命斗争,需要我们吃草,我们就

6、去吃它。而且,我们还要好好总结经验,把草吃得更好些!”“应该感谢他们,感谢这些同志用生命和健康为全军换来了经验。也要记住这些草!”稍微喘息了一下,他又说下去,不过话却温和多了,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这些话,从那瘦弱的身躯里,从那干裂的嘴唇里发出来,又慢,又轻,可是,它却像沉雷一样隆隆地滚过草地,滚过红军战士的胸膛。杨光激动地听着。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顿时,他觉得自己变得强大了,有力了,这力量足足能一气走出草地。他向着敬爱的周副主席深情地举手敬礼,然后,那紧握着野菜的手猛地一挥

7、,转身向总部所在的方向跑去。医生向卫生员嘱咐了句什么,也紧抓着那个红十字挎包,向另一个方向跑去。周副主席望着两个人渐渐远去的背影,耳边传来警卫员的话音。话是对着小卫生员说的:“看你说的,为革命嘛,我们吃的是草,流的是血,可我们比那些花天酒地的敌人高尚得多,也强大得多呀!”周副主席那浓浓的胡须绽开来,宽慰地笑了。他笑得那么爽朗,那么开心。自从患病以来,他还是头一次笑得这么痛快。18.对上文中划线的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2分) 19.为什么周副主席说:“要记住这些草”,“懂得这些草”?(2分) 20.“又慢”“又轻”与“像沉雷一样隆隆地”矛盾吗?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 21.听完了周副主席的话

8、后杨光为什么“觉得自己变得强大了,有力了,这力量足足能一气走出草地”?(2分) 22.简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2分) 三、文言文阅读(15分)奕 秋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个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选自孟子)注:奕:下围棋。 奕秋:秋是人名、因善奕,所以称奕秋。23.给下面的字注音。(2分)奕( ) 诲( ) 鹄( ) 缴( )2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夫: 数: 通国: 诲: 2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 26.“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