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期中试卷附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47776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语文期中试卷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上语文期中试卷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上语文期中试卷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上语文期中试卷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上语文期中试卷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上语文期中试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语文期中试卷附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出卷人:赵冉冉【温馨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完整填于答题卡上面!】1、 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每题2分,共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模样(m) 震悚(sng) 脊梁(j) 锐不可当(dng)B.匀称(chn) 膝盖(x) 和煦(xn) 不期而遇(q)C.畸形(j) 祈祷(q) 驳斥(ch) 津津有味(jn)D.堤防(d) 寒噤(jng) 诘责(ji) 惟妙惟肖(xio)2.下列选项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A.键忘 屹立 晨曦 荡然无存 令人惊骇 B. 拂晓 歼灭 闪砾 转弯抹角 眼

2、花瞭乱C.制栽 脏物 寒噤 张慌失措 名符其实 D. 茏罩 法琅 蜿蜒 月明风轻 精疲力竭3.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读史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渊博。 国学大师季羡林学识渊博,德高望重。解说:两个“渊博”意思相同,都有“深而且广”的意思。B.这个人有三十岁模样。 看你打扮成这模样,我几乎认不出来了。解说:两个“模样”意思不同。句中的“模样”指人的长相或装束打扮的样子,句中的“模样”表示约略的情况。C.天空中变幻莫测的白云,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面对变幻莫测的外贸形势,很多企业不得不采取新的出口策略。解说:两个“变幻莫测”意思相同,都有“变化多端,难以揣测”的意思。D.漫步

3、在曲曲折折的山间小路上,常常会有峰回路转的惊喜。 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解说:两个“峰回路转”意思不同。句中的“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句中的“峰回路转”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B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能否进入决赛阶段。C针对“假羊肉”事件,全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D晚年的他,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5.下列使用的描写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地爬下,再抱着橘子走。B.班

4、长毫不迟疑,第一个鞭着马走下河去,其余的骑兵也跟下去。C.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D.-说完,她大步走出法庭。6.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B 三峡选自水经注,该书详细记载了我国山水的有关历史等,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C 爱莲说、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托物言志。D 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7. 请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5、不超过25字)。(2分) 本报香港5月3日电 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委会今天下午通过特区政府关于向赈灾基金拨款1亿港元,捐助四川省政府开展芦山地震救灾工作的决议。财委会以37票赞成、23票反对及1票弃权,通过决议。有议员提出,特区政府拨款给当地,要有机制监管善款用途。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说,特区政府有责任监管捐款的用途,会向立法会提交评估报告。8. 默写(每空1分,共12分)(1) 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_, 。(2) 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 。(3) 挥手自兹去, 。(4) ,铁马冰河入梦来。(5) 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

6、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 。(6) 故渔者歌曰:“ , 。”(7) ?门前流水尚能西! 。二、阅读(共44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3分)(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未果,寻病终 B、念无与为乐者/如鸣佩环,心乐之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迷,不复得路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无他,但手熟尔2.下列对“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的翻

7、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雪白的月光照入门内(令人十分惬意),我快乐地走出门外。B、月光照入门门内(正是夜游的好时机),我愉快地欣赏起来。C、只见月光照入窗内(我不由产生夜游的雅兴),高兴地动身出门。D、只见月光照入窗内(我感到四周很漂亮),于是兴致十足地出发了。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写出赏月的缘由和内心喜悦、闲适的心境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突出作者与张怀民的意气相投。C、“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描写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景,虽未见一个“月 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中的“闲

8、”字,流露出作者遭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乙)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世间愚人亦复如是。【注释】 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沉水:即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售:卖出去。 直:通“值”。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方得一车 ( )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5、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6、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2) 现代文阅

9、读(共30分)(甲)(14分)善良是心灵的灯盏 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真的很穷,妻子爱意灼灼的眼神,让他心里升起阵阵暖意,女儿半岁时,他决定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挣些钱,让她们过上殷实的日子。 这两年,他披星戴月地干活,任城市的风尘皲裂了双手。他留下极少的生活费,其余的钱定期寄往家里,为了省下路费,连续两年没有回家。春节临近

10、,思念更加煎熬着他的心,他决定怀揣积攒的血汗钱,回家过个团圆年。 走进院落,房门紧锁。妻在信里提到过,家里门锁损坏,临时换了新锁。等了一会,有些着急,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给女儿买些零食和玩具。离开家时,她还是襁褓中的小粉团,如今女儿长高了,会喊爸爸了吧? 他挑了一兜蜜桔,又买了毛绒小熊。转身往回走,路过一家小诊所。诊所门口有个女人,抱着孩子轻轻地晃,急得泪珠直往下落。“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女人像是絮絮自语,又像是在对他诉说。 他愣了一下,试着问:“怎么回事?”女人叹了口气,说:“孩子发高烧,带的钱不够。你看,烧得有些迷糊,真怕耽误了病情。”他低头一看,小女孩脸色红红的,偎在女人怀里嘤嘤地哭

11、。 摸了摸衣兜,闪过几分犹豫。他想起在外打工的艰难,每张钱都浸透着汗水。但转念一想,如果对面是自己的家人,面临这样的窘境,他多么希望能有一颗善心,一双温暖的手,帮她们渡过难关。 他侧过身,从棉衣内兜里摸出钱夹,抽出一张50元,对女人说:“拿着,给孩子看病要紧。”女人望着衣着简朴、有些木讷的他,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说:“快点取药去吧,先给孩子挂上针。” 有些放心不下,他跟在女人后面,陪孩子打了退烧针,又挂上吊瓶,这才舒了口气。到底是孩子,烧刚退下一些,就有了精气神。柔嫩粉红的小脸上,大眼睛闪烁如星,对着他手里的小熊,咯咯地直笑。 他把小熊递给女孩,说:“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奖励你一个小熊。”小女

12、孩接过小熊,宝贝似的搂在怀里,女人低头望着孩子,眼里全是疼爱。看到女孩已无大碍,他转身离开了医院。 回到家,妻子仍没回来。他倚在门口,又困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轻柔的声音唤醒,揉揉惺忪的眼睛,看到站在眼前的妻。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原来,妻的旁边站着的小女孩,怀里抱着毛绒小熊。 妻子笑吟吟地说:“女儿今天发起高烧,幸亏幼儿园老师带她看病,现在好多了。”他把女孩揽进怀里,亲了又亲,将几滴热泪蹭到女孩脸上,引得妻子莫名其妙。 在外打工的日子,他遇到过各色目光,深感自身卑微如草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

13、暖的家园。1. 选文中的“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2. 请在选文第段中画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它的作用。(4分)3. 、段是选文的插叙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4. 请赏析选文第段 “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一句中加点词语“凝固”的表达效果。(2分)5. 分析选文结尾划线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的作用。(3分)(乙)(17分)爬树的男孩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爬上那棵猴面包树,这是拉瓦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光。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仅仅只是两三分钟,耳边便会响起一声熟悉的口哨声,有人来了

14、,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营房。 “看到了什么?”刚刚躺下,安德烈便拖着瘸腿凑过来问道。拉瓦不想回答,但安德烈就是那个吹口哨的人。两人约定,拉瓦每天爬上树冠看看周围,看看远方,下来之后再把看到的新鲜事儿告诉放风人,也就是安德烈。三年了,两人还算默契,在这座死寂的集中营,每天都有人因为严厉的禁锢而自杀,他们却因为那棵猴面包树而充满希望。 “我们就要自由了,等着吧!” 安德烈一双粗糙的手在拉瓦头上抚摸,要不是因为拉瓦是黑人,连安德烈自己都会觉得眼前熟睡的少年就是自己的儿子。当然,拉瓦是不会明白安德烈的心情的,更不会想到,安德烈是戴高乐将军钦点的间谍。他并不是困在集中营,而是肩负特别使命潜伏在这片草原深处进行侦探。 那棵猴面包树就像一个梦想,它恰好坐落在集中营的中央。白天的时候,很多纳粹士兵坐在树底下休息,恨得拉瓦牙痒痒。只有到了晚上,他才觉得那棵树属于自己。 可惜,连安德烈也没想到,梦想会突然破碎。那天晚上,他吹了好几次口哨,可拉瓦就是不肯下来,直到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奔来,他知道,出事了。 拉瓦毕竟是个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