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复习-统计学原理.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46928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复习-统计学原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复习-统计学原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复习-统计学原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复习-统计学原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复习-统计学原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复习-统计学原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复习-统计学原理.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复习统计学原理一、绪论(一)统计学的定义掌握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总体性、数量性、客观性、数据的随机性、范围的广泛性总体性: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或自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性:统计学是通过各种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来反映现象总体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效益和趋势等;客观性:统计学所研究的量不是抽象的量,是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客观反映,是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反映;数据的随机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范围的广泛性:熟悉统计学的含义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二)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掌握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指标和

2、标志、变异和变量的含义及其特点,掌握它们的不同种类和表现形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统计总体:根据一定的要求和目的,统计所需要研究的客观事物的全体,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总体单位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1)客观性;(2)同质性;(3)差异性。总体单位: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称为总体单位。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例如:性别、年龄、工资等指标:统计指标的简称。一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二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指标和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标志有不能用数量表示的品质标志和能用数量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必须是能用数值表

3、示的。指标和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直接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汇总而来的;(2)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转化关系(当总体转变为总体单位时,指标也变为标志)。变异:可变标志的属性或数值表现在总体各单位之间存在的差异,统计上称为变异(可变标志也称变异标志)。变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包括可变的数量标志,也包括可变的品质标志。熟悉统计指标体系的含义和作用统计指标体系:是指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构成的整体。作用:反映总体的特征,依赖于统计指标体系,以反映全貌,说明现象间的依存关系、因果关系、平衡关系等。了解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的区分静态数据:也称截面数据,是由若干相关现象在某一时点上所

4、处的状态组成的,描述了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它反映一定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下诸相关现象之间存在的内在数值关系,是在相同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动态数据:也称时间序列数据,是由某一现象或若干现象在不同时刻上的状态所形成的数据,描述了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它反映的是现象以及现象之间关系发展变化规律性,是在不同时点上收集的数据。(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熟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大量观察、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及它们的应用范围实验设计:是指设计实验的合理程序,使得收集到的数据符合统计分析方法的要求,以便得出有效的客观的结论。它主要适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统计数据搜集。大量观察:采用大量观察的

5、方法就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观察,并加以综合研究。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调查、重点调查等是大量观察的组织形式。统计描述:是指对由实验或调查而得到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加以分析,从中抽出有用的信息,用表格或图像把它表示出来。(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统计推断:是以一定的置信标准要求,根据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归纳推理的方法。(参数估计法;假设检验法)了解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遵循三原则:(1)重复性原则;(2)随机化原则;(3)区组化原则二、统计工作过程及基本方法(一)统计设计熟悉统计设计的内容、统计设计的种类统计

6、设计的内容:(1)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2)统计分类和分组的设计;(3)统计调查方式和方法的设计;(4)统计分析方法的设计;(5)统计工作的组织与协调的设计;(6)统计力量的组织和安排。统计设计的种类:统计研究对象内容的设计可称为横向设计;统计工作过程的设计则称为纵向设计。具体分为:(1)整体设计和专项设计;(2)全过程设计和单阶段设计;(3)长期设计和短期设计。了解统计设计的含义、统计设计的意义统计设计:是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确定统计研究对象的概念和调查范围,明确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以及对应的分组方法,并以分析方法指导实际的统计活动。统计设计的意义:(1)统计是需要高度集中统一

7、的工作,无论是统计对象的范围,统计指标的口径、统计分类等等都需要统一;(2)随着统计工作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活动所做的统计工作不能再以单项的统计活动为主体,而是要把认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反映和研究;(3)从认识的顺序来讲,统计工作并不是从搜集资料开始,而是从对客观对象的定性认识开始的;(4)从统计实践的经验看,加强和重视统计设计工作对完成整个统计工作,保证统计工作的质量是必须的。(二)统计调查掌握定期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意义、作用和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它们的应用范围种 类意 义作 用优 点缺 点应用范围定期统计报表计划经济条件普 查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

8、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或时期内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可以取得被调查事物总体的全面情况比任何其他调查方式所搜集的资料都更加全面、更系统牵扯面广,工作量大,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抽样调查按随机性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来进行观察,并根据其观察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能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资料的时效性,又能推断出比较准确的全面资料,有较高的科学性重点调查一种非全面调查,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花费比较少的人力、物力,在较少的时间内及时取得有关的基本情况适用于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调查总体的基本情况,调查标志比较单一,调查标志表现

9、在数量上集中于少数单位典型调查第一、补充全面调查的不足;第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机动灵活,通过少数典型即可取得深入详实的统计资料受到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可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熟悉统计调查的不同种类划分;熟悉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确定调查项目应注意之点和调查表的结构,调查方式方法的选择,以及调查的时间标准和空间标准确定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按登记时间是否连续: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一个完整的调查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调查目的,明确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确定调查项目,选择调查方式方法,规定调查地点、时间及调查具体措施。调查

10、对象:就是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定的由某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个别事物所组成的总体;调查单位:是调查总体中的个体,即调查对象中的各个具体事物,它是调查中要调查登记的项目的承担者。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的区别:调查单位就是总体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填报单位则是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确定调查项目应注意:(1)调查项目的涵义必须要明确,不能含糊不清; (2)设计调查项目时,既要考虑调查任务的需要,又要考虑是否能够取得答案,必要的内容不能遗漏,不必要的或不可能得到的资料不要列入调查项目中; (3)调查项目应尽可能做到项目之间相互关联,使取得资料相互对照,以便了解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条件和后果,便于

11、检查答案的准确性。调查表一般由表头、表体和表脚三部分组成。调查的方式和方法是取得调查资料的重要手段,设计调查方案时,要根据被调查事物的特点、调查资料要求的准确程度及客观条件的可能性选择不同的调查方式和方法。调查的方式有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制度等。具体的收集统计资料的调查方法有:访问法、观察法、报告法等。调查地点(空间):是指确定登记资料的地点。对登记调查单位的所在地点予以明确规定,以免调查资料出现遗漏和重复;调查时间:涉及调查标准时间和调查期限。调查标准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时间,调查期限是指从调查工作开始到结束时间。在可能的情况下,调查期限应适当缩短。了解统计调查的概念

12、及其在统计工作过程中的地位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向社会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是认识事物的起点,统计资料整理、计算汇总与分析研究都必须在调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三)统计整理掌握设计统计分组的基本原则和正确选择分组标志的要点;统计分组的基本原则是:必须保证在某一标志上组内各单位的同质性和组与组之间的差异性。正确选择分组标志,需考虑到以下三点:(1)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分组标志; (2)选择反映事物本质区别的标志; (3)根据经济发展变化及历史条件选择分组标志。掌握按标志特征分组和按标志多少分组的方法按标志的特征分组按标志多少分组掌握

13、次数分布数列的编制步骤(1)将原始资料按大小顺序排序,确定总体中的最小值、最大值及全距;(2)确定编制数列的类型。若离散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不大,可编制单项式数列;若连续变量,应编制连续的组距数列;(3)确定组数和组距。当变量值分布较均匀,可取相等组距;若分布相对集中,应采用不等距;(4)确定组限。(5)计算各组次数,编制分布数列表。掌握组距数列中的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组距:每个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距离;组数:在一个组距数列中共有组的数量。组距大则组数少,组距小则组数多,两者成反比例关系的变化。组限:即组距的两个端点(遵循上组组限不在其内的原则);组中

14、值:指组距数列每组下限与上限之间中点位置上的数值。计算公式为:如果只有上限没有下限:如果只有下限没有上限:等距数列:各组组距都是相等的;异距数列:每组的组距是不全相等的。掌握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中,频数、频率、累计次数和频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频数: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叫次数,又称频数。频率:次数与总次数之比叫比率,又称频率。累计次数掌握直方图、折线图和曲线图的绘制方法(1)直方图:绘制直方图时,横轴表示各组组限,纵轴表示次数(一般标在左方)和比率(一般标在右方);(2)折线图:是在直方图的基础上,将每个长方形的顶端中点用折线连接而成,或用组中值与频数求坐标点连接而成;(3)曲线图:曲线图的绘制方

15、法与折线图基本相同,只是在连接各组次数坐标点时应当用平滑曲线,而不用折线。熟悉统计整理的意义和统计整理的内容;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和要求,对调查得来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综合与加工,使之系统化,从而得出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计分析的前提,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统计整理的内容:(1)对调查得来的资料首先进行审核;(2)按照统计目的的要求进行分组或分类;(3)对各单位的指标进行汇总和必要的加工计算;(4)将汇总整理的结果编制成统计表;(5)做好统计资料的系统积累工作。熟悉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统计分组:是根据事物内在特点和调查研究任务的要求,按照某种标志将所研究现象的总体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通过这种分组形式,将不同性质的现象分开,相同性质的现象归纳在一起,从而反映出被研究现象的本质、差异和特征。熟悉次数分布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