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中国古代通史课堂练习题答案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41111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复习中国古代通史课堂练习题答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轮复习中国古代通史课堂练习题答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轮复习中国古代通史课堂练习题答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轮复习中国古代通史课堂练习题答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轮复习中国古代通史课堂练习题答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复习中国古代通史课堂练习题答案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轮复习中国古代通史课堂练习题(答案版)1(2014西安模拟)学者黄中业指出,“分封”一词源于左传,指的是周初“封建亲戚,以屏宗周”。分封一词的“分”字,是说受封的诸侯国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封建”一词的“建”,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C )A否认诸侯国对周王的隶属关系 B 使诸侯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C肯定诸侯国是周王室的臣属地 D主张建立若干独立的诸侯国家2(2014西安模拟)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简牍,其中行书律有这样的规定:“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不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还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起及到日月夙暮。”此材料传

2、达的准确信息是( B )A秦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增强 B秦朝通过法律保障邮驿通信制度C秦朝时交通空前发达 D秦朝皇权至高无上3(2014西安模拟)南朝宋约曾有这样的论述,“周汉之道,以智役愚;台隶参差,用成等级。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以贵役贱”指的是( C )A世袭贵族力量强大,士族和庶族界限鲜明B从世卿世禄到举荐制,政权的开放性增强C九品中正制造成世家大族垄断政权 D官僚特权现象严重4(2014西安模拟)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我们若非专凭自己的时代判断,来吞并历史判断,我们应该承认皇位世袭,是中国以往政治条件上一种不得已或说一种自然的办法。”对钱穆此观点理

3、解不正确的是(D )A承认皇位世袭在中国古代的合理性 B认为评判历史事件要结合历史判断C这种“自然的办法”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D中国传统政治是黑暗的、非理性的5.(2014长春模拟)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A)A. 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 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6(2014德州模拟)包拯是古代中国清官的典型代表,以铁面无私、清廉

4、公正而家喻户晓,其故事被后人改编为戏剧小说源远流传。下列有关其所任官职的说法正确的是( B )时间任职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京东转运使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枢密直学士、三司使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三司使、枢密副使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礼部尚书(五月卒赠)A转运使负责监督地方军事权 B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之权C枢密直学士明朝发展为内阁 D礼部尚书分割宰相行政之权7(2014西安模拟)荀子富国中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B)A小农经济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8(2014西安模拟)司马迁在

5、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 B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 D.重农轻商9(2014德州模拟)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农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材料中“清明”作为节气主要是因为( C )A祭祖扫墓 B踏青游玩 C农业生产 D政治清明10(2014德州模拟)明代青花瓷的展开:以时空为

6、视点载:“从1573年起,大帆船定期地横跨太平洋,把中国青花瓷通过这一航线带到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和秘鲁。在这场交易中,秘鲁商人是用以安第斯矿上挖掘的大量白银来换取中国瓷器。”对这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B )A中国瓷器在16世纪开始大量输出海外B中国对外贸易在明朝中后期发展较好C中国占有大量白银成为新航路开辟后的最大受益国D新航路开辟后的三角航线主要从事包括黑奴和瓷器贸易11.(2014长春模拟).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D)A商品

7、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12(2014西安模拟)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 以下表述不符合墨子所主张的新社会秩序的是( B )A“尚贤”,唯贤是举 B“尚同”,道德自觉基础上实现礼乐教化C建立下级服从上级的极权社会 D“尚力”,肯定劳动最光荣13(2014西安模拟) “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A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

8、思想14(2014西安模拟)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下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是(D)A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 B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C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D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15(2014西安模拟)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这表明德清禅师(A)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 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强调做学问要

9、学习诸子百家典籍16(2014西安模拟)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 B )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 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A B C D17(2014西安模拟)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正确理解应该是(C)A宣扬个人英雄史观 B抨击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C

10、主张为天下人立法 D蕴含近代民主法制的基本精神18(2014西安模拟)日本学者宫崎市定说:“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的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对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A )A 宋代集权政治加强是政治文明的突出成果B 宋代商品经济推动社会生活的世俗化C 宋代文化教育下移,平民化趋势鲜明D 宋代科技成就发展,体现文化繁荣19(2014西安模拟)钱钟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是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数得到宋代。”关于宋元绘画正确的表述是( C )A 元代文人山水画表达了南方士人恢复故土的思想B宋代文

11、人山水画写实逼真,技艺成熟C宋代风俗画反映了市井风情,鲜活生动D宋元文人山水画沿革了宫廷画风写意的特点20(2014哈尔滨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材料二 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

12、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材料一、二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鳊自樊树志国史概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7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3分)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战国至隋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2分)【解析】(1)关键信息:“直到汉武帝

13、,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第一小问依据关键信息并注意教育与选官的联系,第二小问是比较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两种选官制度的共同点,共同点就从选拔方式上、目的和特点等方面分析比较。(2)关键信息:“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特点依据关键信息,从科举制的作用、选拔方式和发展状况等方面归纳;选官制度从

14、察举制到科举制的变化,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则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答案】(1)说明:汉代官僚政治得以发展,孝廉成为人们做官的主要途径,太学兴起和考试做官,进一步打破了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统治阶级通过察举制、太学考试等制度,建立起专业的文官集团。(4分)相同:其目的都是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趋势;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3分)(2)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3分)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2分)21.(2014长安模拟)【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一 汉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贫民流徙,皆仰给县官,县官空虚。于是天子遣使,虚郡国仓廪以赈贫。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假贷。(富商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鄣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