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列专题名句名.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32456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列专题名句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列专题名句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列专题名句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列专题名句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列专题名句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列专题名句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列专题名句名.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0:名句名篇【2010高考考纲解读】2010年考试大纲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查能力层级为A级(识记)。所谓“常见”,是指活用于口头,常见于报端;所谓“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名篇”一般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内容上,思想性、艺术性与哲理性兼备。思想性方面,表现高远的人生境界、高尚的道德情操;艺术性方面,展现社会生活的诗情画意之美,哲理性方面:体现生活、学习的哲理。二是形式上,注重诗歌、散文。诗歌方面,有古体诗、近体诗、词、曲;散文方面,有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唐宋散文等。三是朝代

2、上,侧重先秦和唐宋。在此基础上现代、当代、其他年代的名句名篇也不可忽视。四是课外的名句多于课内,但仍属于中学生课外阅读范围之内的。概而言之,“名句名篇”就是指那些具有永恒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优秀诗文作品及重要语句。诵读常见的名句名篇,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具有很大的帮助。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旨在引导考生重视古诗文的诵读,加强语感的培养,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和熏陶,提高考生的人文素养。【高考考点】考点一、补写式填空题【解题指南】即根据上下句填空。这类考题最为常见。有时是一首诗或一篇文章里填写一两个句子,有时则集中考查一个背诵篇目。在任选题中

3、,有时考查一首诗歌,有时则考查一篇古文,这些篇目都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背诵的篇目(段落)。【例题】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1)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2)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3)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4)一水护田将绿绕,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答案】(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间关莺语花底滑。(2)俯察品类之

4、盛/沧海月明珠有泪。(3)响穷彭蠡之滨/万里悲秋常作客。(4)两山排闼送青来/烽火扬州路。【名师点睛】注意上句或下句及出处的导向性。留心语句的顺序,书写要规范。注意名句中的生难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不要出现错字、漏字、多字的现象。考点二、情景式填空题【解题指南】即按照题干设定的情境(内容)要求默写名句。【例题】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两题任选一题)(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 , 。”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5、(2)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 , , 。”【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轻轻子衿/悠悠我心/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择其善者而从之/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解析】本题既有直接的填充,又有语境式的提示填充,可谓方式多样,相比较而言,后者的难度较大。对考生从准、深、全的备考要求更严格。(1)题中曹操的短歌行一句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2)题中巧用横向类比,在“师”这一个点上联系起来,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定位能力和迁移能力。【名师点睛】熟记作家作品,理解诗文内涵。牢记名句名篇,理解名句意蕴

6、。揣摩提示语言,理解特定情景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紧扣中心,回顾以前背诵的内容,选择最切合此处情景的诗文名句填空。考点三、开放式默写题【解题指南】这种考查方式,主要是用课文里的句子回答问题,或者给出一个话题(如“春”“月”等),让考生想出几个相关的诗句(后一种题型中考题中出现过)。【例题】根据下面的问题,用课文原文回答。(只选一小题)(1)在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认为,父母应该怎样爱子女?答: ,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什么? 答: , 。【答案】 父母之爱子 则为之计深远 文武并用 垂拱而治【解析】这道题所考内容不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推荐背诵的篇目,因而有相当的难度,

7、考生要对课文内容十分熟悉,才能恰好地作答。【名师点睛】审清题目的要求,明确答题的方向。结合语境,展开联想,搜寻记忆库。切忌混淆概念、张冠李戴、答非所问。【考点回放】1(2009山东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1)子曰:“_,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_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2)纵一苇之所如,_。(苏轼赤壁赋) 三杯两盏淡酒,_!(李清照声声慢)(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诗经蒹葭)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_?(王勃腾王阁序)(4)故不积跬步,_。(荀子劝学) 文章千古事,_。(杜甫偶题)【答案】(1)朝闻道,此情可待成追忆。(2)凌

8、万顷之茫然,怎敌他、晚来风急。(3)在水一方,奏流水以何惭。(4)无以至千里,得失寸心知。【解析】在解题时一定要认真书写,对关键字、难写字、易错字重点把握,并把这种习惯保持到平常的学习中,如“凌万顷之茫然”中的“顷”,“无以至千里”中的“至”。还要注意不写草字,不写繁体字,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考点定位】本题以教材中所学过的名家名篇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考生对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能力。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今年的试题命题范围在扩大,由春秋时期到唐宋时期,由注重思想教育意义的名句到注重语言艺术水平的名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全部出自中学教材,注重考查考生对材料中名篇的背诵。2(2009广东卷)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1)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学(2)后值倾覆,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李白蜀道难)(4)峰峦如聚,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答案】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解析】作答时一要注意上下文(语境)提示,二要注意不写错字;三要注意选择(任选3题),尽量不要多写。【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A。默写内容有诗、有文还有元曲。任选3题的考查方式具有一定的自由

10、选择空间。3(2009江苏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屈原离骚)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综一苇之所知, 。(苏轼赤壁赋) ,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 ,残阳如血。(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答案】又重之以修能。吾尝跂而望矣。蓝田日暖玉生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凌万顷之茫然。雄关漫道真如铁,苍山如海。【解析】今年的名句名篇默写,课外内容考查今人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中“雄关漫道真如铁”和“苍山如海”两句,一反前五年命题常态,应当说出乎绝大部分师生的预料,考生手足无措理所必然。这想必

11、是命题者突出模拟试题重围的“灵机一动”吧,只是此举一出,来年考生的背诵更将陷入茫茫苦海了。好在高中课内4分“又重之以修能”“吾尝跂而望矣”“蓝田日暖玉生烟”“凌万顷之茫然”初中课内2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大致还能收入囊中,差可告慰考生。【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名家名篇的句子,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名篇篇目见附录,只要平日多加记忆,相信应该能很好地答出。4(2009宁夏海南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诸葛亮出师表)(2)无丝竹之乱耳, 。 ,西蜀子云亭。(刘禹锡陋室铭)(3)春花秋月何

12、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答案】(1)涉罚臧否,不宜异同。(2)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解析】默写难度较小,三题中前两题选自初中教材,第三题选自高中教材,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篇。【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要求考生在日常学习之中加强记忆,对一些必背语段要熟练掌握。5(2009天津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句)(1)亦余心之所善兮,_。(屈原离骚)(2)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贾谊过秦论)(4)舟遥遥以轻飏,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5)江间波浪兼天涌,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6)_,归去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答案】(1)虽九死其犹未悔。(2)吾尝终日而思矣。(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