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初冬教案设计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5129805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8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晚秋初冬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晚秋初冬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晚秋初冬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秋初冬教案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 晚秋初冬晚秋初冬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了解德富芦花的生平与创作 2 品读文本 领悟散文语言的诗意 3 从作者隽永的语言中体味自然与人的和谐相融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品读文本 领悟散文语言的诗意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从作者隽永的语言中体味自然与人的和谐相融 教学设想 教学设想 1 德富芦花 用文字为自然画像的作家 他对自然的出色专注 将让每一个阅读 自然 与人生 的读者顿悟 功利之外的世界多么亲切美好 苇岸 德富芦花的散文表现出了对自然细微的观察与深邃的领悟 了解其人其文 对学生的写作 与思考都有裨益 2 晚秋初冬 的语言干净纯真 然其字里行间蕴有不尽之意 既融诗的灵丽 又含哲的

2、渊深 所以着意品读其语言 对学生深入把握散文的境界有很大作用 3 德富芦花以心灵感受自然 亲近自然 所以笔下的自然有声有色 有情有义 这体现 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引导学生关注此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作者与作品 可视具体教学情况讲析 德富芦花 1868 1927 生活于明治到昭和初年间 本名德富健次郎 号 芦花 他 18 岁皈依基督教 一个富于民主思想的人道主义与自由主义者 日本文学一向就有对大自然的热 烈歌颂的传统 在日本文学里 自然比人受到了更大的关注与尊重 自然与人生 这部日本 文学的经典作品 曾被定为近代日本国民实行 情感教育 的通读书目 可见其影响之大 德富芦花对于景观极富敏感 体察

3、细微 描绘新奇 譬如写落日的寥寥几笔 伊豆山已 经衔住落日 太阳落一分 浮在海面上的霞光就后退八里 夕阳从容不迫地一寸又一寸 一分 又一分 顾盼着行将离别的世界 悠悠然沉落下去 终于剩下最后一分了 它猛然一沉 变成 2 2 一弯秀眉 眉又变作线 线又变成点 倏忽化作乌有 这种极其细微传神的笔墨看似用力 轻巧 其实蕴涵着作者对自然深切的爱 是爱培养了他的美感 所以 语言的使用在他那里才 变得那么亲切 简单朴素而饶有诗意 德富芦花的散文在文字上非常用心 譬如 泛舟河上 的结尾这样写道 日暮 水白 两岸昏黑 铃虫 松虫 蟋蟀 夹河齐鸣 山色暝蒙 枭鸟呜咽 空中传来白鹭的叫声 一 派空灵清淡的笔墨 读

4、之令人沉醉 译者陈德文先生认为 自然与人生 里的散文 篇什 短小 构思新巧 笔墨灵秀 行文自然 语言晓畅而富音韵之美 精确描摹了大自然的千变万 化 德富芦花的散文对日本现代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直到今天 这部作 品连同岛崎藤村的 千曲川风情 国木田独步的 武藏野 等一起 依然被当作日本近代散 文随笔文学的典范 二 研习文本 一 请学生朗读课文 提问 1 本文主要抓住了晚秋初冬的什么特点来摹景 明确 静 可以请学生据此适当分析第一部分 2 请学生深入体味 全篇所描摹的 静 给我们的感受是否一致 或说 静 所呈 现的意境是否一致 明确 白昼的静 明净 暮晚的静 朦胧 3 德富芦花通过自己细致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角 借助于时间的转换来摹写同一环境景 物的变化 诗意地描绘出晚秋初冬的自然景象 请学生思考 德富芦花如何展现这种诗意的 通过品读散文的语言 揣摩分析 4 散文的语言不仅具有诗意的美 还蕴涵着渊深的哲理 可以借助具体语言进行分析 亦可就整体内容概括阐释 庄子知北游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论语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 万物生焉 老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三 关于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怎样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用心亲近自然 感受自然 领悟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