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中考模式精编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三)

上传人:御*** 文档编号:125124818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安徽省中考模式精编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安徽省中考模式精编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安徽省中考模式精编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安徽省中考模式精编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安徽省中考模式精编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安徽省中考模式精编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安徽省中考模式精编历史模拟试卷(三)(开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A.农业的起源B.手工业兴起C.商业的发展D.畜牧业繁荣2.“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晃错是也。”为此,汉武帝A.分封诸侯B.广设郡县C.实施“推恩令”D.设立“三司”3.阅读下表材料,可

2、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长城大运河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A.抵御了匈奴侵扰B.削弱诸侯国势力C.促进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巩固统一4.孙中山将民族主义放在了三民主义的首位,把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这反映出三民主义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B.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口号C.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D.代表维新派的思想要求5.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二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A.创

3、办黄埔军校B.北伐胜利进军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D.实现全国统一6.下列各图,反映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主要军事力量被基本消灭,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的是7.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8.“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这句颁奖词称赞的是下列哪一人物A.袁隆平B.屠呦呦C.邓稼先D.钱学森9.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

4、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下列选项中践行了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是A.预防贪污腐败B.惩处网络犯罪C.治理工业污染D.打击恐怖主义10.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亚洲人民创造的有金字塔 佛教 帕特农神庙 长城A.B.C.D.11.习近平主席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追忆历史,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体,对人类的文明交流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B.光荣革命C.启蒙运动D.新航路的开辟12.对右图中甲、乙线及导数甲、乙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

5、的是A.甲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B.乙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C.甲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D.乙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13.“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材料反映出拿破仑对外战争A.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B.得到被征服地区人民的拥护C.自始至终是正义战争D.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14.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经过5个多月的激烈争吵,协约国与

6、德国签订了条约。有人评价这一条约是“战胜国列强任意宰割战败国的产物,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该条约是A.凡尔赛条约B.九国公约C.国际联盟盟约D.北大内洋公约15.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相继担任苏联领导人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改革。他们的改革主要是针对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偏差B.新经济政策的不足C.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D.斯大林体制的弊端二、辨析改错(8分)16.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

7、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改正:_【 】(2)台儿庄战役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改正:_【 】(3)1945年,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为争取民主、和平做出最大努力。改正:_【 】(4)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正:_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7.历史图片是珍贵的史料,是研究历史的资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图1中南京条约是清政府在抗击外来侵略的哪一次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的?该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图2所反映的历史

8、事件中,中国取得了什么样的外交成就?(4分)(3)图3是中国代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照片,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开怀大笑吗?(2分)(4)根据上述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旧中国与新中国外交特点的最大不同之处是什么。(2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俄国在十五世纪、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也是个落伍的国家,所以那时在西洋的大舞台上,几乎没有俄国的地位。可是在十七世纪末,正当我们的康熙年间,俄国幸而出了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到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后来他又请了许多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去,帮助他搞维新。那时许多的俄国人反对他,尤其是首都莫斯科的国粹党。他不顾一切,奋斗到底,甚

9、至迁都到一个偏僻的,但是滨海的涅瓦河旁,因为他想靠海就容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他是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所以今日的斯大林还推崇他。摘编自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战败后的彼得一世改革的重点。陆军完全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海军开始组建;为了满足对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迫切需要,大量工厂在乌拉尔山地区建立起来;军队需要合格的指挥官,彼得一世不仅向欧洲派出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而且先后在俄国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这些新式的学校完全按照兵营管理,为了监督学员,彼得下令由退役的士官手持鞭子守在课堂上。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

10、下面是19世纪60一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时间企业数工人数量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2871200051937(1)根据材料一,分析彼得大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二,归纳彼得大帝改革的特点。(3分)(2)“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请结合材料二从军事、经济和教育方面予以说明。(3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作用。(2分)(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俄国两次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2分)四、活动与探究(12分)19.民族团结,民心所向;国家统一,大势所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材料一 管辖彰显主权。地区朝代机构新疆西汉设

11、置 ,总管西域事务,保护往来商旅西藏元朝设立 ,负责西藏地区的行政台湾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清朝设置 ,隶属福建省材料二 文物见证历史。(1)写出材料一中的内容。(3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古代推动民族融合的不同方式。(4分)(3)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用相关的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5分)参考答案1.A【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起源。根据题干“神农氏”“制未帮,教民农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传炎帝制作生产工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国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神农氏。故选A项。2.C【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1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分封了许多封国,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汉朝中央政权。为消除诸侯国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故选C项。3.D【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学习法的应用。根据材料可分析出,A项只是长城的作用;B项与长城和大运河无关;C项只是大运河的作用。D项是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作用。故选D项。4.A【解析】本题考查三民主义。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腐败无能,在一系列对外战争中均以惨败、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告终。孙中山把民族主义即推翻清王朝放在首位,适应了当时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救亡图存的需要。故选A项。5.B【解析】本题考查北伐战争。根据题

13、干“两党合作”,“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一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了国民革命运动,其中巨大的成就是北伐的胜利进军。故选B项。6.A【解析】本题考查三大战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解放军在三大战役中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A图是三大战役示意图。故选A项。7.B【解析】本题考查共同纲领。根据题干“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它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故选B项。8.B【解析】本题考查药学家屠呦呦的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带领科研团队,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对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使全世界数亿人受益。故选B项。9.C【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理念。根据题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可知,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是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工业污染。故选C项。10.B【解析】本题考查亚洲文明成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长城是古代中华文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