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模拟题(2012B).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20939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模拟题(2012B).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模拟题(2012B).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模拟题(2012B).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模拟题(2012B).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模拟题(2012B).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模拟题(2012B).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模拟题(2012B).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 订 线诚实考试吾心不虚 ,公平竞争方显实力,考试失败尚有机会 ,考试舞弊前功尽弃。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模拟试卷(B)闭卷课程代码 课程序号 (请注意,本卷仅供模拟练习使用,不涉及正式考试内容)姓名 学号 班级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答题注意事项:1、第一部分单选题、第二部分多选题,选择结果都答在答题卡上,注意用2B铅笔将相应的字母符号正确地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2、第三部分材料题、第四部分论述题,都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得分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1、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 B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创立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

2、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 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世界观是()A人们对世界的科学看法 B人们对哲学的科学看法C人们对整个哲学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D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4、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C个人与群众的关系问题D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的关系问题5、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指 ( )A物体在空间的位置移动和数量的增减B

3、从物理运动到生物运动的转化C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D客观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过程6、列宁关于“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的说法(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正确地指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具有唯意志主义的倾向 D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7、人类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任何个人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实践的这种社会性决定了它的()A被动性 B历史性 C物质性 D能动性8、全部社会生活() A在本质上是真实的 B在本质上是客观的C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D在本质上是实践的9、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事物发展的全

4、部内容10、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说明意识活动具有() A创造性 B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C目的性和计划性 D导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11、主体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 A主体认识客体,客体得到改造的过程B主体摆脱客体的制约,实现自身价值C主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D 主体为了满足客体的需要,实现客体的价值 12、作为概念,“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这一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3、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 A先进的历史观和落后的历史观 B唯

5、意志论和宿命论C前进论和倒退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抽象思维 B辩证思维 C正确认识 D社会实践15、“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一思想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是(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理论来源于实践16、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 ) A多数人的意志 B先进思想 C社会实践 D逻辑推理17、揭示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范畴,是() A利益范畴 B利害范畴 C有效范畴 D价值范畴18、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

6、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的价值观,是() A革命阶级的价值观 B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C对人民有用的价值观 D正确的价值观19、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在认识结果上的不同在于()A前者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后者不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B前者具有主观性,后者具有客观性C前者获得的是非理性的,后者获得的是理性的D前者获得的是理性的,后者获得的是非理性的20、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 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21、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表现为() A社会心理发展为社会意识形式 B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心理的总汇C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

7、指导社会心理D社会心理以社会意识形式为基础并指导社会意识形式22、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是() A人类的智慧 B人类的文化 C人类的思想 D先进文化23、生产资料包括()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生产工具和劳动者 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D一切劳动产品24、生产力诸要素中的最活跃的因素或主导因素是() A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 C劳动者 D科学技术25、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 A强大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B真实生

8、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C新型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D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26、“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commerce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 下列说法中,哪一个说法不说明上述观点()A生产关系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C变革生产关系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2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A彻底否定了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道德标准D彻底否定了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生产力标准C彻底否定了以生产力标准作为评判历

9、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B 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28、国家的实质是() A社会各项事业的管理工具 B安定社会秩序的保卫工具 C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工具 D阶级统治的工具29、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的内在关系表现为经济体制是()A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B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C市场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 D经济调控的具体实现形式30、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是()A为了保护国家的物质利益 B为了保护人们的既得利益C为了保护国家的既得利益 D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31、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是() A相互排斥的 B相互矛盾的

10、C多样性以统一性为前提 D统一性以多样性为前提3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是()A人与自然界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 B人与社会制度的矛盾、社会与环境的矛盾 C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33、社会主义改革的直接对象是()A现实的生产力 B基本政治制度 C基本经济制度 D旧体制和旧思想观念34、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A人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有无穷的智慧 C人民群众的活动总是合理的 D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35、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11、A展望的内容是否正确 B展望的目的和动机是否正确C有没有预见性 D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否科学36、树立和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体现在积极投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际行动中,这应该是() A 大家都来做,大家一起做 B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C鼓励大家都来做 D号召大家一起做 37、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说明实现共产主义是() A一个长期的艰巨过程 B一个长期的曲折过程C一个艰巨曲折的过程 D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38、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

12、() 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9、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万物皆备于我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D心外无物40、观念的东西对物质的东西的关系表现在 ( )A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两者是根本对立的、互不相容的C观念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 D两者是统一的,没有区别的41、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42、形而上学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错误在于否认 ( )A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B时间空间的有限性 C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相联系 D时间和空间的不变性43、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这说明实践构成() A社会的时间状况 B社会的空间状况C社会的现实状况 D社会发展的动力4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C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变化45、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矛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