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金平区九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510082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金平区九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年金平区九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年金平区九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年金平区九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年金平区九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金平区九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金平区九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 金 平 区 九 年 级 教 学 质 量 监 测语文试卷说明:1试卷 6 页,答卷 4 页,共 10 页。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 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 150 分。3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一 基础(33 分)1根据谍文戥写古诗文。 (12 分)(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刘禹锡陋室铭 )(2)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3)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自居易钱塘潮春行)(4) 李商隐无题中,表现了

2、爱情的坚贞,又暗含无私奉献之精神的诗句是: ,。(5) 默写杜牧泊秦淮全诗。,。,。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6 分)(1) 一个早起的孩子走来,tn ln 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2) 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yo w xio x 了。(3) 听说他在那边 ku chu 过一个时期,可是你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4) 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但是,何满子 wng yn y chun。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讨论”和“ 听取”调换)B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

3、墼一小时左右。(将“整整”改为“足足”)C开展“ 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在“保护”后面添“意识”)D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删掉“使”字)4、从下面备用词语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某人悲喜交加的神态变化的话。 (80 字以内) (6 分)喜极而泣 潸然泪下 手舞足蹈 黯然神伤 哀怨 愉悦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6 分)汕头日报4 月 2 日报道(节选) (记者:魏盼生)据农业部门统计,去年全市农 田鼠害发生面积达到 122.2 万亩次, 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 69,仅粮食作物因鼠害造成的 损失就达

4、到 7000 多吨,占所有有害生物造成总损失的459第 1 页(共 6 页)。水稻防治田片鼠 害率一般为 04至 06,未防治田片鼠害率达到 3%以上,甚至高达l5以上。老鼠不仅为害农作物,造成经济损失,还可传播多种疾病,给农村公共卫生带来隐患,基层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市农业局副局长张彦鹏指出, 农田害鼠群体庞大、流 动性强 、繁殖速度快等特点,必 须开展全面统一农田灭鼠工作,做到在 灭鼠的时间、 药剂、行动上实行三统一,切实提高防控效果。要结合当地农作物布局和生产季节,科学安排 灭鼠的时间 和次数,要求 对同一耕作区域的农田每年统一开展四次以上灭鼠, 对于部分鼠害特别严重的区域,要进一步加大灭

5、鼠行动的频次,最大限度降低害鼠群体密度。(1)请概括我市去年农田鼠害的主要表现: 。(3 分)(2)农田灭鼠工作需要全面统一、多次灭杀的原因是: 。(3 分)二、阅读(57 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 618 题。(一)(14 分)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

6、,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湖中人鸟声俱绝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 来源:Z#xx#k.ComB是日更定矣天将降大任于 是人也C是金陵人,客此旦日, 客从外来,与坐谈D更有痴似相公者士别三日,即 更刮日相待7、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8、文章结尾处,舟子慨叹“相公痴”。在文中,相公的“ 痴 ”主要表现 在“,”的天气里,还在“更定” 时分“” 。(用原文语句填空)(4 分)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从听觉的角度写雪景,突出了冬雪的寒冷威严。

7、B “见余,大喜日: 潮中焉得更有此人!” 此语虽出自二客,其实也表达了作者相同的心声。来源:学科网C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暗含作者的故国之思。D “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作者借舟子的自言自语,感叹世俗之人不懂得欣赏大自然美景的雅趣,满怀孤寂与悲伤。第 2 页(共 6 页)(二) (13 分)人不炼,不成器杨 绛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 杂糅在一 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 顽铁 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孟子说 :“故天将

8、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他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 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看得到的实情。谚语“ 十磨九难 出好人”、 “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 “千锤成利器,百 炼变纯钢”、“不受苦中苦, 难为人上人”说的都是以上道理。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 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

9、训久而失传,在大学里记下老师二百零 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 为本。 ”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 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 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 炼钢的工厂,或教 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选

10、自 杨绛走到人生边上,有删改)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一生平安喜乐、诸事顺遂的人是很难成为大才的。B每一个人都应该锻炼自身,锻炼程度不同,获得 的收益也不一样。C锻炼自身,不仅要锻炼出才能,更要锻炼出美德。D人要想成才,就得锤炼,去除杂质。因此,人生本来就是苦的。11、请分析 第二段划线句子引用谚语 的作用? (4 分)12、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苦“炼”成才的人物,像“ 宋濂苦学成才 ”之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另举出 3 个例子,作为本文的事例论据。 (6 分)(三)(20 分)只有一本书的日子残 雪父亲 被安排在郊区 劳教,我们全家也就随父亲住到了郊区。房子只有

11、两小间加一个更小的厨房,极其简陋,一家八口人挤着住在里头。白天里,哥哥姐姐上学去了,我和两个弟第 3 页(共 6 页)弟在家。这栋房是那种一长排的宿舍房,傍着山坡盖起来的,一打开门就看见山。 天晴天,我们整天都在山上,找野果和野毛栗子吃,要不就到溪水里抓螃蟹小虾,有时也帮外婆捡柴。除了肚子饿以外倒也一点不觉得“苦日子”有什么苦。可是下雨天就 有些无聊了,江南的淫雨要落好几个月,三个人呆在没有任何一件玩具的家里免不了吵吵闹闹,有时还 小小地打一架。 虽然总可以想出点花 样来玩,比起晴天来到底差远了。忽有一日,我们得到了一本小人书,是哥哥或姐姐借了别人的,忘记还给人家了,于是落到了我们手里。啊,那

12、一天真是一个充满了欢欣喜悦的日子!我们三个人并排坐着,我拿着书,将那本书看了一遍又一遍。看不懂的地方就 问外婆,外婆对三国的故事是很精通的。终于我们将每一个细节都搞得清清楚楚了。我 们一致认为,最值得喜欢的人物是张飞,每次我翻到黑脸汉子出场那一页,三个人就要 欢呼起来:“ 张飞!”那骑在马上,双手握着丈八蛇矛的形象是多么的威风,多么的扬眉吐气啊,简直百看不厌!当然关公也是很好看的,一个长胡须的红脸汉子(外婆说他是红脸),不 论摆出什么姿势都令我们 羡慕不已。只 有刘备没有什么印象。好像是个矮个子的普通人,穿着长衫。我 记得那本书很厚,封面是彩色 的,里面是黑白的。我们一连看了好多天,兴奋也一点

13、点地下降。然而只要翻到 张飞 那一页,尤其是骑在马背上打仗的场面,仍然忍不住要欢呼:“张飞 !”黑脸的大胡子的张飞是我们三个人的偶像。后来当然又找到了一些其它的好玩的事。可是只要一静下来。三个人就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看图书去!于是拿了那本书到厨房后面的山 坡下 去欣 赏。厨房傍着山坡,中间只隔 了一条下水沟,这里是最最不受打 扰的地方。每次我 们都要在那里消磨一个多 钟头。总是那同一本书, 总是那同样的欢呼,三个人一起看书是何等的畅快! “到后面去。 ”这句话成了我们三个人的暗语。后来那本书就总放在那里的一 张破凳子上,隔一阵我 们就要去那里充一充电。那大概是我们儿时看的时间最长的 一本书。到后

14、来封面都破了,书页也掉下来一些,但在我 们无聊时,它仍然是解闷的法宝。到底是 书中的什么 东西吸引着我和弟弟们呢?我记得我们三个并不关注书中的 情节,而且以我们当时的年龄也不可能理解那些情节。我 们只看画,看张飞的表演。不论已看了多少次,我们仍要兴奋,并且会情不自禁地欢呼。是什么在刺激着我们呢?后来我有了儿子,儿子两岁时,我 给他买了大象巴伯的故事 。那是一本在大人看起来平平淡淡的外国图画书,讲的是 动物大象巴伯的日常故事。儿子看得多么的专注,多么激动啊。那种情景立刻令我想起了我的张飞的图书。那时 我们的 阅读是将自己全身心地摆进去的,不 论是张飞还 是大象巴伯,那就是我 们自己。那是真正的、

15、一去不复返的纯洁的阅读,没有任何功利,也不会让俗套的思考来干扰。所以才会有那种出自内心深处的欢呼啊。想想卡 尔维诺那位童年 时代坐在鸡圈里读书的编辑吧。今天我所写下的这种文学,就是要唤醒人们早已失去的那种 阅读能力。可是失去的 东西是很难再找回来的,也正是因 为这一点,我的 读者需要重新 训练才能进入到那里,他们 将遇见的是他们童年曾有过的那些奇异欲望。(选自中国现当代散文名篇)13、开头第段写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 分)第 4 页(共 6 页)14、选文段具体叙述了作者姐弟三人在阅读小人书时获得快乐的经历。请注意这两段中表示时间过渡的加点词语,概括他们在不同阶段的阅读经历,完成下面填空。(6 分)(1) 我们下雨天无聊。(2) (3) (4) (5) 小人书成解闷法宝。15、请分析第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注意加点词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