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2013级高三下期第四次月考--语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510042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2013级高三下期第四次月考--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年高2013级高三下期第四次月考--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年高2013级高三下期第四次月考--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年高2013级高三下期第四次月考--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年高2013级高三下期第四次月考--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2013级高三下期第四次月考--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2013级高三下期第四次月考--语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森博国际教育三峡广场立海大厦 25 楼1秘密启用前2012 年重庆一中高 2013 级高三下期第四次月考语 文 试 题 卷 2012.12语文试题卷共 7 页,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 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 书 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2、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忖(cn)度 日晷(u) 嗾(su)使 摒(bng )住呼吸B.辟( p)邪 峥嵘(rn) 逶迤(wi) 糜(m)计不施C.剽( pio)悍 稔(rn)知 瞋目(chn) 稗(bi)官野史D.对峙(zh) 奇葩(b) 扼腕() 风雨如诲(hu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B.苏东坡的 潇湘竹石图卷 ,匠心独运,使人在窄窄画幅内如阅千里江山,是竹石寄托文人情怀的典范之作。C.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

3、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D.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 ,这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的普通中学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会影响到该校的生源质量。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中有这样两句话:“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 )和“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论语里仁 ) 。一个人能做到这两条,就能重塑自我。B于丹虽成名于对论语的阐释,但她说,自己在考虑这些的时候已经不是在考虑一种文化, “我们应该站在当下,把所有中国文化中好的东西放在一起,完成一种建设。 ”C就设备的购买而论,总得到市场去考察一番,看一看设备的品质、性价比然后和厂商商谈价格

4、,落实运输、安装、调试、培训、维修等问题,没有十天半月恐怕弄不下来。D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接壤的宁夏汝箕沟矿区,以出产有 “煤中之王”之誉的“太西煤”(因位于我国 “煤都”太原以西而得名。) 而闻名国内外。重庆森博国际教育三峡广场立海大厦 25 楼2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欧盟 23 日发表声明称,美国与欧盟当天就中国限制出口稀有金属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B. 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出神秘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 色彩。C.像“中国好声音” 这类“ 零门槛”的节目,让拥有音乐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一展歌喉享受舞台

5、,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勇于追求,敢于创造奇迹。D.疾控专家表示,目前戊肝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对于喜欢吃路边美食的重庆人来说,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最好办法就是接种戊肝疫苗。二、 (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1 分)阅读下文,完成第 5-7 题。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朱光潜艺术一方面要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 远 ,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 赏。 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 载道”说起,一直到现代“革命文学 ”以文学为宣 传的工具止,都是把艺术硬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一个乡下人看

6、戏,看见演曹操的角色扮老奸巨猾的样子惟妙惟肖,不觉义愤填膺,提刀跳上舞台,把他杀了。从道德的观点评艺术的人 们都有些类似这位杀曹操的乡下佬, 义气虽然是义气,无奈是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 人生有距离的。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带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埃

7、及雕刻对于人体重庆森博国际教育三峡广场立海大厦 25 楼3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未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说话不押韵,不 论平仄,做诗却要押韵,要论平仄,道理也是如此,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必取乎艺术呢?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

8、客观化。 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 许多人本来是笨伯而自信是可能的诗人或艺术家。他们常埋怨道:“可惜我不是一个文学家,否则我的生平可以写成一部很好的小说。 ”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 产生艺术呢?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琰在丢开亲子回国时绝写不出悲愤诗,这首诗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 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须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位至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5下列关于“ 艺术和实际人生 ”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艺术是与

9、实际人生有距离的,当人们用体现实际人生规范的道德来谈艺术,就把艺术拉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了。 B写实主义旨在表现人生和自然,而艺术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的,所以艺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 C艺术与实际人生要有距离,没有距离,就会让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远了,才能使人欣赏。 D艺术上的做法要不近情理,其目的正是使艺术和实际人生产生距离,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艺术如果达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就意味着艺术和实际人生没有距离,便走向了写实主义。 重庆森博国际教育三峡广场立海大厦 25 楼4B在古代中国与西方的艺术实践中,许多艺术形式表明人们总能在适当的距离外看到事物本

10、身的美。 C有些人盲目自信自己的生平可写成小说,实际是他们不懂得自己只是尝受者,而没有换位为观赏者。 D说话不押韵,做诗却要押韵,这表明人生与艺术是有距离的,诗歌能弥补人生和自然的缺陷。 7从文章看,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怎样才能产生艺术?(5 分)三、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 鲁 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 ,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 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 ”轼曰: “此天人也耶, 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 为其不可!” 先生奇轼言,尽以

11、告之,且曰: “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 ”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 人。 ”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 高帝于汉中, 论刘、

12、项短 长,画取三秦,如指 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诸葛孔明卧草 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重庆森博国际教育三峡广场立海大厦 25 楼5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 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 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 ,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8.对下列句

13、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遗憾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 弟:尊敬兄长9.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A. B. C. 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幼时所习诵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的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

14、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C.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四、 (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3 分)1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3 分)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15、(4 分)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3 分)重庆森博国际教育三峡广场立海大厦 25 楼6国 家 大 策 系 于 安 危 存 亡 方 变 故 交 切 幸 而 有 智 者 陈 至 当 之 谋 其 听 而 行 之 当 如 捧 瓮 以 沃 焦 釜 (容斋随笔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7 分)战城南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塞下曲其二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1)两首诗的题材都是 ,都描写了 的自然景象。 (3 分)(2) 战城南中“ 寸心明白日 ”一句所表现的情感,与 塞下曲的整体情感有什么不同?(4 分)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6 分)(1)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2)策扶老以流憩,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白云一片去悠悠,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