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3届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00289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3届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省2013届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省2013届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省2013届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省2013届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3届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3届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本卷在120分钟内完成,满分120分)一、基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关关雎鸠,_,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1分)(2)_,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1分)(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吴均与朱元思书)(2分)(4)在房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政府下发通知,各地兴建经济适用房,建成之后就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_,_。”(2分)(5)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默写完整。(4分)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_,_。_,_。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c

2、un du()了你的名声!(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zhn sng()起来。(3)不要固执一点,yo wn jio z(),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4)在大自然,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w jng tin z()的法则。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把“一幅”和“很大的”颠倒过来)B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删除“当”和“时”) C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把“厚厚的”调到“放着”后) D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把“变化”改为“改变”)4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

3、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描述某人性格的话。(80字之内)(4分)A组:雷厉风行举棋不定目中无人刮目相看豪爽任性B组:不但而且尽管可是_5综合性学习。(4分)【材料一】荣获“广东好人”荣誉称号、第四届“感动惠州”十大人物之一的古槐基老师,是惠东县安墩镇梅坪教学点的一名普通教师。为了当初的一个承诺、一个信念,他毅然放弃了诸多人生选择,留守在大山深处,跟孩子们一起度过了37个春秋。37年间,他一人坚守一个教学点,他教的孩子走了一茬又一茬,但他所坚守的信念一直未变:只要孩子有学上,孩子就能走出大山,就有希望。每逢开学,他都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让他们避免了失学。至今还有个别垫付的学费仍未偿还。【材料

4、二】荣获2008年“感动惠州”十大人物之一的龙门县蓝田瑶族乡蓝田中心小学教师江润浓,19岁到蓝田中心小学任教,坚守瑶乡山区11年多。在经济困难情况下,用微薄的工资资助了28名贫困学生,让他们避免了失学。为了能够省钱和节约时间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她常常吃方便面和榨菜送白粥。由于常年营养不良,她多次晕倒在课堂上。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她多次谢绝了调动的机会,坚守在山村任教。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请探究出两位教师的四个共同特点。(4分)_二、阅读(45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9题。(一)(12分)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5、,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不副实 B无案犊之劳形/劳其筋骨 C可以调素琴/吴广素爱人 D有龙则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_ 8文章开头运用类比立论,以“_”概括全文主旨。类比即指山“_”、水“_”这是当时人们公认的道理。(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6、他们两个有着共同的追求。B文中的“龙”、“仙”分别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C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D铭本来是指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的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二)(10分)追求内心和谐王晓河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时,温家宝总理看望他。他和总理饶有兴趣地探讨了“和谐”这个话题。季羡林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总理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

7、和谐,就是主观和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构建和谐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是关键,人内心和谐是基础。有位作家说:“唯有内心真正达到和谐,才有静心,也有深情;才有相守,又有自由。内心和谐如乐音飞翔于空中,是没有边界的。”内心和谐是一种素质。认知健全,心理品质完善,明白事理知荣明辱,不欺人,不自欺。内心和谐是一种能力。守正心灵,控制情绪,演好角色,心无旁骛,追求卓越。内心和谐是一种境界。勇于争先而不计名利,品格高洁而不孤芳自赏,刚正不阿而与人和睦相处,“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内心和谐是一种力量。难不倒,夸不倒,诱不倒,始终保持那么一种精神一

8、股劲,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内心和谐,是人生的课题和使命,也是应尽的社会责任,都是当事人,没有旁观者。人内心和谐,看似“腹内机关”,功夫在“腹”外。人生活在社会上、集体里、国家中,欲求和谐,就得处理好各种关系。只有共同遵守各种规则,懂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才可以人人各得其所,社会井然有序。问题时常有,需以理服人服己,靠法律、政策、制度解决;差别固然在,需人人努力推进改革发展才能逐步消除;诉求理应当,需依法通过正常渠道去表达。虽然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但无论怎样变化,每个人都得心中“有主”,讲大局,讲责任感、法律,以宽阔的胸襟、平和的心态对待社会。偏激无益,

9、急躁有害,超越国情,欲速则不达。唯有按规矩来,循规律来,内心才不失衡失调,达到和谐。人内心和谐,虽属个人心态,却与众人有关。人在人群中,处好人与人的关系是关键。“同明相见,同音相闻,同志相从”,人与人相逢共处是一种缘分。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大家”出发,珍惜缘分,多关心少排斥,多支持少挑剔,多谦让少争执;对出现的矛盾和遇到的困难,多沟通少误解,多信任少猜疑,多宽容少计较,人内心才感到温馨和谐。面对矛盾、摩擦、误会、纠纷等,要有求同存异的大度雅量,要有克己为人的奉献胸怀。这里,尤其不能长“小心眼”,搞“小动作”,弄“小圈子”。作为现代人,应该把自己的小目标和社会的大目标统一起来,放开眼界,提高境界

10、。在大目标之下,大事小事皆容得,大善小善皆施得,大忙小忙皆帮得。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人内心和谐,是心灵美,是内外兼修的美,是外在与内心统一的美,是生命的真正珍品。每个人开启心灵,永驻芳香,洗涤心灵,保持高洁,与人为本,人自为本,尽心尽责,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_11文章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_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季羡林先生讲的和谐,它包括“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的和谐”三个方面。B文章引用了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作为道理论据,有助于作者展开议论

11、,论述自己的观点。C要想人与人和谐,首先要做到人内心的和谐,只有这样,最终才能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D“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这句话中的两个“可爱”都是指“人的心灵美”。(三)(15分)少年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六楼,每天清早八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清晨五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

12、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七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八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呼呼作响,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来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五点就起床了!”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一个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