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2012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湖南高考).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097326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海·2012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湖南高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海·2012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湖南高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海·2012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湖南高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海·2012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湖南高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海·2012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湖南高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海·2012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湖南高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海·2012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湖南高考).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海导航2012届湖南高三模拟试卷语 文命题人:雅礼中学 王中翼 唐艳萍审题人:雅礼中学 张世程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都正确无误的一项是A重庆北部新区奥林匹克花园小区旁,曾经号称“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占地近千亩的山地森林公园内,部分别墅(sh)已经粗具雏形。 B而此事当中,官员犯法在先,作为执法人员,警察却出语荒唐,全然罔顾法律法纪,官权相护,抹黑包庇(p)行为袒露无疑。C备受关注的丛飞遗孀邢丹不幸罹(l)难一案终于有了结果。经惠州警方全力侦察,3名无业青少年朝高速公

2、路扔石取乐,砸中邢丹所坐的汽车,致使其死亡。D在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中被最后救出的小女孩项炜伊,其父母的遗体告别仪式明天举行,小伊伊刊登在媒体上的讣(f)告简单,低调,凄凉。1D。【解析】A粗具雏形初具雏形;B包庇(b),袒露无疑袒露无遗;C罹(l)难。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日,我省户籍人口70780918万人,常住人口65683722万人,排在全国第七位。 B掌握赵作海身陷传销的证据后,记者来到贺兰县公安局向一位陈姓副局长报案,然而颇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陈副局长不仅不打算采取行动,还质疑记者打入传销组织取证的合法性。

3、 C但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初期阶段,虽然也有一些作者尝试着写传记,如梁启超为始作俑者,但是真正成功的传记文学作品并不多见。D冬虫夏草作为“中药之王”,具有“百病皆治、起死回生”的作用,但传统吃法需要的服用量太大,费用太高,大多数人只能望其项背。1B。【解析】A截止”应为“截至”,或“截止”后面加上“到”。“截止”的意思是停止,“截止”后不能带时间宾语,一般用于某一时间之后,“截至”后面必须带时间宾语,例如“截至记者发稿时”。 C始作俑者:比喻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带头者。贬义词。D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否定式)。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党校的学习,尤其是

4、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给我们的发展指出了发挥行业设置齐全、资源丰富的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B如此种种,只能表明菲律宾对待南海问题是在玩火,是在无视中国的核心利益于不顾,是在背离东盟南海行为宣言,是在向危险的方向越行越远。C人们都以为文夕大火烧掉了整个长沙城,其实,老长沙城有大片未过火的区域,一些老建筑火后又得到了修复,所以火后的长沙仍保留了古城原有的街巷格局和空间肌理。D在长江上游径流量呈减少趋势的情况下,如此规模的调水将影响航运和发电需求这两个三峡工程的基本功能。 3C。【解析】A成分残缺。“指出了”应有 “(的)方向”之类的宾语。B成分赘余或结构混乱。可删去“于不顾”,或者把“无视”

5、改为“置”。 D搭配不当,“需求”不是一种“功能”,应删去;语序不当。可改为“如此规模的调水将影响三峡工程航运和发电这两个基本功能。 4 下列各组语句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成都天气,热的时候不过热,冷的时候不过冷,水分很多,阴晴不定,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因此, 。在北平江南一带看不见的好梅花,成都有,在外面看不见的四五丈高的玉兰,二三丈高的夹竹桃,成都也有。据外国人说,成都的兰花,在三百种以上。外面把兰花看重得宝贝一样,这里的兰,真是遍地都是,贱得如江南一带的油菜花,三分钱买一大把,你可以插好儿瓶。 。从外面来的朋友,没有一个人不骂成都的天气,但没有一个不爱成都的花木。从外面来的朋

6、友,没有一个人不爱成都的花木,但没有一个不骂成都的天气。住在成都的人,气色没有好的,而花木无一不好。成都的花木无一不好,而住在成都的人,气色没有好的。A B C D 3A。【解析】文段选自刘大杰成都的春天。首句说成都的天气“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从语意连贯上看,接下来应说“养得怎样”,故第一个空应从中选择。上承“不宜于养人”,下接成都的花木多而好,故选,且体现了本段的重点(讲成都的花木好)。第二空选,也应抓住“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这句话和全段的侧重点来考虑,将语意中心落在对成都花木的喜爱上。二、文言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10分)愈白:进士刘君足

7、下:辱笺,教以所不及,既荷厚赐,且愧其诚然,幸甚,幸甚!凡举进士者,于先进之门,何所不往,先进之于后辈,苟见其至,宁可以不答其意邪?来者则接之,举城士大夫,莫不皆然,而愈不幸独有接后辈名,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有来问者,不敢不以诚答。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惟其是尔。”如是而已。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睹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夫文岂异于是乎?汉朝人莫不能为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为之最。然则用功深者,其

8、收名也远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足下家中百物,皆赖而用也,然其所珍爱者,必非常物。夫君子之于文,岂异于是乎?今后进之为文,能深探而力取之,以古圣贤人为法者,虽未必皆是,要若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之徒出,必自于此,不自于循常之徒也。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用则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有文字来,谁不为文?然其存于今者,必其能者也。顾常以此为说耳。愈于足下,忝同道而先进者,又常从游于贤尊给事,既辱厚赐,又安得不进其所有以为答也。足下以为何如?愈白。(韩愈答刘正夫书 )5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 归:归

9、向。B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 开:设置。C用则必尚其能者 尚:推崇。D忝同道而先进者 先进:先进到(山门)。5 B。【解析】开:“打开”引申为“提倡”、“赞同”。“开”与后文的“禁”相对。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于”字,与“凡举进士者,于先进之门,何所不往”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然其存于今者,必其能者也B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C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6 B。【解析】介词,对、对于,与题干例句相同。A介词,到;C介词,比;D介词,被。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A其收名也远/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绝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B其收名也/

10、远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绝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C其收名也/远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绝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D其收名也远/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绝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7A。【解析】联系上下文揣摩全句语意;注意“也”是句中语助词。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苟见其至,宁可以不答其意邪?(3分)译文: (2)师其意,不师其辞。(3分)译文: (3)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4分)译文: 8译文:(1)如果见他来了,怎么能不理睬他的诚意呢?(2)是效法圣贤的道德学问,不是效法他们的辞章文采。(3)这种特长不是别的,而是

11、能够提出独特见解,不因循守旧。【解析】(1)“苟”:如果。“宁”:怎么。(2)两个“师”都是动词。“意”要与第一句中的“意”区别。 (3)根据文章意思知道,“能自树立”的是创作的独特见解,句意要补充和表达完整。9在这封信里,韩愈表达了怎样的文学创作观?(4分)答: 9【答案提示】“以古圣贤人为师”,要“能自树立”而不“循常”,写出自己的风格。【解析】如果提到思想与文采的关系,也可给分。【参考译文】韩愈复书进士刘君足下:蒙你惠书教诲,你所指出的问题很正确,使我获益匪浅。凡是参加科考想中举的人,对于那些已经是进士的前辈,都可以去拜访请教。前辈进士对后辈的求教,怎么可以拒之门外呢?凡有来访就应该接待

12、,全城的士大夫都是这样做的。遗憾的是,唯独我韩愈,虽然也有奖掖后进的名声,但名气是响出去了,各种诽谤却回到了我的身边。只要有人来问及为文之道,我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如果有人提问:“做文章应该效法什么呢?”我必然要郑重地回答:“应该效法三代圣贤,以他们为师。”有人问:“三代圣贤写的书很多,流传下来有不少种类,各种文辞特点都不同,应该如何效法呢?”我同样要郑重地指出:“是效法圣贤的道德学问,不是效法他们的辞章文采。”又有人问:“做文章应该写得浅显易懂,还是深奥隐晦?”我还是要郑重地说:“浅显易懂也好,深奥隐晦也罢,只要写得自然合理就行。”如此而已,并不一定要褒扬这个,贬抑那个。 平时经常能见到的东

13、西,大家都不去注意;如果看到一件特异的物品,大家都会围观议论。文章难道不是这样吗?汉朝人没有不会写文章的,但也只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做的文章最好,下的功夫最深,名声就传得远。如果都随波逐流,没有独到见解,虽然不会受责于当代,也必定不会流传于后世。你家中的许多物品,都是日常要使用的,其中被你珍惜并倍加爱护的,肯定不是一般的东西。君子做文章,难道不是这样吗?现在的后辈学者,如果能够进一步探求做文章的道理,效法古代圣贤的为文之道,能够取得成功的,必然是象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那样的人,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庸常之辈。至于说到圣人做文章,不做也就罢了,做了就必定会发挥他的特长。这种特长不是别的,就是具有独特见解,不因循守旧。自有文字以来,凡识字的谁没有做过文章?但是文章能够留存到今天的,必定是那些有独特见解、不因循守旧的。我经常这样想。我同你相比,只不过是先进山门,又经常与令尊给事中大人探讨学问。感谢你送此厚礼,怎能不把我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呢?你认为我的说法有没有道理?以上就是我要说的。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2分)10阅读下面的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