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报告模板

上传人:kin****hao 文档编号:125097213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分析报告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案例分析报告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报告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分析报告模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分析报告模板篇一:案例分析报告范文样式社实践报告教育层次(本科或专科):本 科实践报告题目:关于副职干部过多过滥问题的案例调查报告分校(站、点):南汇分校姓名:学号:年级:专业:指导教师:日期: 年月 日提纲一、案例概要(一)案例来源(二)案例内容概要二、案例分析及对策(一)案例中发现的问题(二)行政管理学理论依据(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三、分析的结论及其推论(一)结论(二)理论及实践推论(三)感想内容摘要为了适应现实及发展的需要,我们设置了大量的行政副职,但在实际的行政活动及效果中我们却发现由此而来的很多问题。比如机构臃肿、分工不明、效率低下;副职之间、正副职之间关系复杂,内耗严重;行政层级

2、过多,管理成本过大;副职职责不清,角色不明等等,集中表现为副职的设置过多过滥。必须遏制“副职过多”现象。其中有三件事情非做不可:一是减事,基层常常抱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并非没有道理。所以,减事是减人的前提,政府不该管的事一定要放开,形式主义的事一定要清理,唯有这样,那些忙而无用的岗位才能退出。二是减支出,公共财政预算的“钱袋子”管住了,吃财政饭的副职“帽子”才减少。三是畅出口,干部能上不能下,仍是当前一大突出问题,不出格、不到龄、不惹事,就难以通畅地退出领导岗位。在“官本位”的思维主导下,干部出口很难拓宽。当务之急,是要实行严格的干部任期制,届期满了必须退出岗位。关于副职干部过多过滥

3、问题的案例调查报告一、案例概要(一)案例来源关于副职干部过多过滥问题案例来自于半月谈(内部版)2009年第2期。(二)案例内容概要最近,在陆续召开的地方“”上,副职过多的问题也再次成为代表委员的议论话题。一些地方配备的副市长、副秘书长等竟然超过了位数。客观上说,领导干部的职数配备有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十七大前的新一轮地方党委政府换届中,中央对地方党委“副书记”职数作出了减少的统一规定。但是,在一些地方还是出现了副职干部过多、甚至过滥的问题,副秘书长10多个,副镇长一大桌还坐不下。其原因有三:一是减牌子难减人。一些地方启动了大规模的撤乡并镇工作,牌子好撤,但官员难消化,所以只能都挤在一个牌子下;二

4、是增新人难减老人,干部退出机制不畅,导致干部走得少,来得多;三是挂职干部“身份需要”。虽然挂职干部不占职数,但客观上还是多出了不少带有副职名头的官员。二、案例分析及对策(一)案例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严重存在“十羊九牧”,官多民少。对于高层的领导来说,多几个副职的位子便于他们控制下属,层层设人,领导不必躬身于职工和群众当中;副职多是导致病垢百出的主因,如果一正一副或者不设副职,岂不“精壮”?副职配多必然引起权力均衡、利益均等、关系协调等问题,最后归结为加重百姓负担。荀子曰“士大夫众则国贫”。南宋的史尧弼指出:冗员多生旷职,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空食其禄,坐无事之人而食有限之禄,

5、尽无穷之欲而有穷之财。致使财政入不敷出,农民负担苦不堪言。第二,副职过多,分工不明确,职能交叉,有利的事争着办,无利的事互相推诿,造成出勤不出力,办事效率低下。有人不无讽刺道:三分之一干,三分之一看,三分之一在捣蛋。现实中副职之间互相扯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且从事一线工作的人手严重不足的例子却屡见不鲜。凡是副职过多,冗员过剩的单位和部门,再有能力的一把手也难调动和发挥广大干群的积极性,最终下场难逃“为官一任,山河依旧,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的结局。教人做事要精益求精,否则,即使有一千只手也解决不了问题。第三,官多必令出多门,互相制肘,无所适从。副职也都不是省油的灯,为了一点实权也是明

6、争暗斗,正职整天疲于平衡关系,权力要平衡,待遇要均分,利益要均摊,不能有丝毫的偏心和马虎大意。否则,矛盾不断,小事难办,大事叫你出乱。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权”力之乎也,权是角逐的最终目的。多位子可以便于他们平衡关系,你塞一个人,我也塞一个人,皆大欢喜;多位子也有利于某些有心搞腐败的领导批发官帽,坐地收钱。当然,还有重要的一条,因为多设副职的位子产生的各种成本由国家埋单,领导个人并不掏半文钱。(二)行政管理学理论依据第一,主体部分失灵,政府机构与人员设置的体制出现问题,现在更多的是根据上级的好恶来设置官位的多寡。管组织人事干部任免编制部门没有决策权,不管编制的手里握着使用权。编制都是行政一把手

7、担任机构编制委员主任;可是提拔使用干部的决定权却在党委部门的一把手;这样自然造成管事者说了不算,不管事者说了绝对管用。有时再加上文件规定有弹性,诸如可配副职若干和可适当增配副职,无形告之副职配置可随意性,久而久之,副职便失去了限制;像副秘书长任用程序简单,又无需人大部门通过,更为副职泛滥开了绿灯。第二,作为监管人事任免和具有选举权的人大和人大代表,有时为了一团和气和怕得罪党委政府,放弃监督权和主张权,亵渎了人民赋予的职责和权力。副职的多而滥增加了国家的运行成本,而这些成本最终要转嫁到纳税人的头上,加重他们的负担。社上现在都质疑大量超员的副市长、副县长、副乡长是怎么能通过人大被任命的。附件器官失

8、效也应承担责任,不能一推了之。监督者不主张自已的权力,就必然导致有权力的人滥用权力。第三,官本位是我国旧体制带来的老病,只要没有“新药”对症下药,很容易旧病复发。比如特权思想和官官相护等,一旦发作就像流行瘟疫一样迅速蔓延。身体多病最容易被细菌乘虚而入,是贪官腐败的绝佳时机,收了人家的钱不提拨人家怕被“撕票”,违规提拔又怕出问题,只好给人搞个容易的“肥缺”(副职),多一个少一个都无所谓,最起码不踩红线犯错误。(三)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一,制度管人,法律治事,真正让法律使想犯错误的人不敢犯错,让制度使有机犯错的人犯不了错,让正义使有机犯错的人不愿犯错,让道德使犯了错的人自已认错,让良心使犯了错的人感到

9、忏悔和自责。用法律和制度去约束手中的权力,改变权大于法,人管制度的本末倒置的现象,科学设置机构编制数额,精兵简政,不因事设庙,因事设人,建立高效的干部队伍。第二,寻求良方,深化人事干部制度改革,标本兼治。对非法设置的机构和副职一律砍掉,新提拨副职采取竞争上岗,公平竞争,能者上庸者下。公生明,廉生威,只有公开用人条件,公开缺位职数,公开选拨程序,公开公平竞争,公篇二:案例分析报告格式要求案例分析包括哪几部分? 情景描述分析给出的案例中的情景? 原因分析分析出现该问题的原因? 提出完善方案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法并提出可行的方案案例分析格式要求一、封面(一)案例标题:黑体,二号,粗体(二)团队成员:仿宋

10、_GB2312,三号,粗体二、目录三、 正文格式要求(一)字体、字号1 标题:黑体,二号,粗体2 一级标题:二号,宋体,粗体二级标题:三号,宋体,粗体三级标题:四号,宋体,粗体四级标题:小四,宋体,粗体3 正文:小四,宋体(二)行距:单倍行距四、 版面格式(一)页眉,内容为:案例标题;字体为:五号,居中页脚,内容为:队员名称;字体为:五号,居中(二)页面设置1、页边距:上:2.5厘米 下:2.5厘米 左:3厘米2、页眉:1.5厘米 页脚:1.5厘米3、纸型:A4,纵向(三)插入页码位置:页面底端 对齐方式:外侧(四)注释采用尾注,自定义标记为1,2,3 右:3厘米注:专著为M, 报纸为N, 期

11、刊文章为J,论文集为C,学位论文为D,报告为R,标准为S,专利为P(五)参考文献格式同上,先中文后英文;中文按姓名的拼音排序,英文按姓名的字母排序。五、背景报告的背景没有详细要求,但要保证清晰、美观,不能影响文字的阅读。篇三:案例分析报告写作模板案例分析报告写作模板一、案例讨论的主题问题1、简要概括案例主题问题产生的背景。 2、本案例提出的主题问题有哪些?二、 案例的逻辑分析思路1、 提炼案例分析的逻辑框架,并解释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2、 简要阐述各部分的主要观点,并列举关键数据。三、 案例的主要结论1、本案例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2、经过论证,本案例得到的理论观点有哪些?四、 本案例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本案例的分析主要用到哪些财务理论,涉及哪些基础知识点?五、 对案例讨论题的思考逐一回答案例最后提出的“讨论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