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试题:圆锥曲线(含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050605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试题:圆锥曲线(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201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试题:圆锥曲线(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201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试题:圆锥曲线(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201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试题:圆锥曲线(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201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试题:圆锥曲线(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试题:圆锥曲线(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试题:圆锥曲线(含答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试题圆锥曲线一、填空题1、(2013年江苏高考)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方程为 。2、(2012年江苏高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的值为 3、(2013年江苏高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的标准方程为,右焦点为,右准线为,短轴的一个端点为,设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到的距离为,若,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4、(2015届江苏南京高三9月调研)已知双曲线1(a0,b0)的渐近线方程为yx,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5、(2015届江苏南通市直中学高三9月调研)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6、(2015届江苏苏州高三9月调研)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相同则此双曲

2、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7、(南京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已知抛物线y22px过点M(2,2),则点M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 8、(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离心率为,且过点,则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9、(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5月调研(二)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5,0),则实数m = 10、(徐州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已知点到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11、(南京、盐城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淮安三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1(a0,b0)的两条渐近线与抛物线y24x的准线相交于A,B两点若AO

3、B的面积为2,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二、解答题1、(2014年江苏高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F1、F2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顶点B的坐标为(0,b),连结BF2BAOCF1F2xy 交椭圆于点A,过点A作x轴的垂线交椭圆于另一点C,连结F1C.(1) 若点C的坐标为(,),且BF2 =,求椭圆的方程;(2) 若F1CAB,求椭圆离心率e 的值。2、(2012年江苏高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已知和都在椭圆上,其中为椭圆的离心率(1)求椭圆的方程;(2)设是椭圆上位于轴上方的两点,且直线与直线平行,与交于点P(i)若,求直线的斜率;(ii)求证:是定值3

4、、(2015届江苏南京高三9月调研)给定椭圆C:1(ab0),称圆C1:x2y2a2b2为椭圆C的“伴随圆”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为,且经过点(0,1)(1)求实数a,b的值;(2)若过点P(0,m)(m0)的直线l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且l被椭圆C的伴随圆C1所截得的弦长为2,求实数m的值4、(2015届江苏南通市直中学高三9月调研)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1)求椭圆的方程;(2)若是椭圆上任意一点,为圆上任意一点,求的最大值5、(南京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已知椭圆C:1(ab0)过点P(1,1),c为椭圆的半焦距,且cb过点P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1,l2与椭圆C分别交于另两点M,N(

5、1)求椭圆C的方程;(2)若直线l1的斜率为1,求PMN的面积; (3)若线段MN的中点在x轴上,求直线MN的方程6、(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的离心率为,过椭圆右焦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弦与当直线斜率为0时,(第18题)(1)求椭圆的方程;(2)求的取值范围7、(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5月调研(二)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与F,圆:(1)设M为圆F上一点,满足,求点M的坐标;(2)若P为椭圆上任意一点,以P为圆心,OP为半径的圆P与圆F的公共弦为QT,(第17题) 证明:点F到直线QT的距离FH为定值8、(徐州市20

6、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如图,已知,分别是椭圆的四个顶点,是一个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其外接圆为圆(1)求椭圆及圆的方程;(2)若点是圆劣弧上一动点(点异于端点,),直线分别交线段,椭圆于点,直线与交于点(i)求的最大值;E(第18题图)FMB1A1A2B2DG(ii)试问:,两点的横坐标之和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9、(南京、盐城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淮安三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焦距为2,一条准线方程为x2P为椭圆C上一点,直线PF1交椭圆C于另一点Q(1)求椭圆C的方程;(2)若点P的坐标为(0,b),求

7、过P,Q,F2三点的圆的方程;(3)若,且,2,求的最大值10、(2014江苏南通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曲线C1: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曲线C1上的点到原点O的最短距离为以曲线C1与坐标轴的交点为顶点的椭圆记为C2(1)求椭圆C2的标准方程;(2)设AB是过椭圆C2中心O的任意弦,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是l上的点(与O不重合)若MO2OA,当点A在椭圆C2上运动时,求点M的轨迹方程;若M是l与椭圆C2的交点,求AMB的面积的最小值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2、2 3、 4、25、(1,0)6、 7、 8、 9、16 10、 11、二、解答题1、(1)BF2 = ,将点C(,)代

8、入椭圆,且c+b=aa= ,b=1, 椭圆方程为(2)直线BA方程为y=x+b,与椭圆联立得xx=0. 点A(,),点C(,)F1()直线CF1 斜率k= ,又F1CAB ,=1,e=2、解:(1)由题设知,由点在椭圆上,得,。由点在椭圆上,得椭圆的方程为。(2)由(1)得,又, 设、的方程分别为,。 。 。 同理,。 (i)由得,。解得=2。 注意到,。 直线的斜率为。 (ii)证明:,即。 。 由点在椭圆上知,。 同理。 由得, 。 是定值。3、解:(1)记椭圆C的半焦距为c由题意,得b1,c2a2b2,解得a2,b1 4分(2)由(1)知,椭圆C的方程为y21,圆C1的方程为x2y25显

9、然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m,即kxym0 6分因为直线l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故方程组 (*) 有且只有一组解由(*)得(14k2)x28kmx4m240从而(8km)24(14k2)( 4m24)0化简,得m214k2 10分因为直线l被圆x2y25所截得的弦长为2,所以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d即 14分由,解得k22,m29 因为m0,所以m3 16分4、解:(1)由题设知, 3分解得 椭圆的方程为 6分(2)圆的圆心为,点在圆上,(当且仅当直线过点E时取等号)9分设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 则,即 13分因为,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12,即.所以的最大值为 16分5、解:(1

10、)由条件得1,且c22b2,所以a23b2,解得b2,a24所以椭圆方程为:1 3分(2)设l1方程为y1k(x1),联立消去y得(13k2)x26k(k1)x3(k1)240因为P为(1,1),解得M(,)5分当k0时,用代替k,得N(,) 7分将k1代入,得M(2,0),N(1,1)因为P(1,1),所以PM,PN2,所以PMN的面积为22 9分(3)解法一:设M(x1,y1),N(x2,y2),则两式相减得(x1x2)(x1x2)3(y1y2)(y1y2)0, 因为线段MN的中点在x轴上,所以y1y20,从而可得(x1x2)(x1x2)012分 若x1x20,则N(x,y) 因为PMPN

11、,所以0,得x12y122 又因为x123y124,所以解得x11,所以M(1,1),N(1,1)或M(1,1),N(1, 1) 所以直线MN的方程为yx 14分 若x1x20,则N(x1,y1), 因为PMPN,所以0,得y12(x11)21 又因为x123y124,所以解得x1或1,经检验:x满足条件,x1不满足条件综上,直线MN的方程为xy0或x 16分解法二:由(2)知,当k0时,因为线段MN的中点在x轴上,所以,化简得4k (k24k1)0,解得k2 12分若k2,则M(,),N(,),此时直线MN的方程为x若k2,则M(,),N(,),此时直线MN的方程为x14分当k0时,M(1,1),N(1,1),满足题意,此时直线MN的方程为xy0综上,直线MN的方程为x或xy0 16分6、【解】(1)由题意知,所以 2分因为点在椭圆上,即,所以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6分(2) 当两条弦中一条斜率为0时,另一条弦的斜率不存在,由题意知; 7分 当两弦斜率均存在且不为0时,设,且设直线的方程为,则直线的方程为将直线的方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