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三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034658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三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哈三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哈三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哈三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哈三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三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三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三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第一模块考试 语文 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皆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慢生活”流行近期以来,英年早逝者较多,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连续发现11名猝死者,都是患心脑血管病,年龄趋向低龄化,最年轻的仅37岁,甚为可惜。中年人是社会脊梁,肩挑事业、家庭两副重担,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他们废寝忘食、疲于奔命,日积月累,变成陈疴,加之忽略,极易突变。上世纪80年代末期,意大利人首先提出“慢生活”方式,他们希望放慢生活节奏,“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等。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专家认为,“慢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富的充实、穷的快乐的生活状态,做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

3、这种生活方式提出以后,立即风靡欧洲发达国家。如今,法国人大多不知道什么是“过劳死”,即使知道了,也嗤之以鼻。对法国人来说,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而是工作和享受生活两不误。他们慢而有序,慢中有乐。他们可以很勤奋地工作,业余时间可以很消闲地去享乐。调查显示,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除此之外,还有若干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这些处于亚健康状态之中的人群,几乎都是终日奔波劳碌者。许多人是“前40年拼命挣钱,后40年花钱买命”。严酷的现实,促使人们反省生命的价值。终日劳碌,却无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无法享受春阳暖洋洋的舒适,无法体会休闲优游的美好时光,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缺憾。放弃忙忙碌碌

4、的生活,转而过一种相对较慢的生活方式,对身心而言,生活质量而言,对生命而言,也许比事业成功、加级晋爵更有意义。“慢生活”是事业成功、身体健康的关键, “慢生活”有时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一种安排好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也是一种对有限生命资源的保护和储备。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生活节奏也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工作要做,但闲暇不能放弃。慢生活提醒人们不要透支健康去拼人生,强调节奏,有劳有逸,一张一弛,做事计划性强一些,清理不必要的应酬,提高生活效率。放慢生活节奏,也许会损失金钱,却丰富了生命。太过实际、看重金钱的人,永远只会被生活所累,却看不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

5、 (选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11期)1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近年来,作为社会脊梁的中年人,由于种种社会现实问题而废寝忘食,导致猝死,甚为可惜。B“慢生活”方式是意大利人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首先实践的,之后立即风靡法国等欧洲国家。C“慢生活”是一种以轻松自然、和谐为追求的意境,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D“慢生活”意义广泛,它也是一种能力,放慢生活节奏,就能够使身体健康,取得事业的成功。2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慢生活”,就是放慢生活节奏,保持生活速度上的绝对慢。B“慢生活”是让人们有时间享受生活中的美好,让人们从亚健康

6、状态中彻底摆脱出来。C“慢生活”提醒着人们生活需要劳逸结合,它是保护和储备有限生命资源的有效方式。D“慢生活”就是要降低生活效率,强调生活节奏,做事有计划性,清理不必要的应酬。3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在国人中流行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享受舒适的生活,欣赏人生的美好,本身也应该是人生价值的体现。B调查证明,快节奏的生活,使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C较慢的生活方式,能让人有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提高生活质量。D放慢生活节奏,会丰富生命的内容,不会被生活所累,看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蔡泽者,燕人也。游学于诸侯大

7、小甚众,不遇。闻应侯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于秦,应侯内惭,蔡泽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应侯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应侯闻,使人召蔡泽。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应侯因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对曰:“然。”应侯曰:请闻其说。”蔡泽曰:“主圣臣贤,天下之盛福也;君明臣直,国之福也;父慈子孝,夫信妻贞,家之福也。然比干忠而不能存殷,子胥知而不能完吴,申生孝而晋惑乱。何也?无明君贤父以听之,故天下以其君父为僇辱而怜其臣子。然则君之主慈仁任忠,惇厚旧故,其贤智与有道之士为胶漆,义不倍功臣,孰与秦孝公、楚悼王、越王乎?”应侯曰:“

8、未知何如也。”蔡泽曰:“今主亲忠臣,不过秦孝、楚悼、越王。然而君之禄位贵盛,私家之富过于三子,而身不退者,恐患之甚于三子,窃为君危之。夫商君为秦孝公立威诸侯,功已成矣,而遂以车裂。白起率数万之师,使秦有帝业,功已成矣,而遂赐剑死于杜邮。吴起为楚悼王定楚国之政,功已成矣,而卒枝解。大夫种令越成霸,勾践终负而杀之。此四子者,功成不去,祸至于此。今君相秦,计不下席,谋不出廊庙,君之功极矣。如是而不退,则商君、白公、吴起、大夫种是也。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孰与以祸终哉?应侯曰:“善。”于是乃延入坐,为上客。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曰:“臣之见人甚众,莫及,臣不如也。”秦昭王召见

9、,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强起应侯,应侯遂称病笃。范睢免相,昭王新说蔡泽计画,遂拜为秦相。 (选自史记,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游学于诸侯大小甚众,不遇 遇:相逢。B又倨,应侯因让之曰 让:责备。C义不倍功臣 倍:通“背”,背弃。D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 谢:推辞,推托。5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蔡泽足智多谋的一项是( )(3分)闻应侯内惭,蔡泽乃西入秦 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应侯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应侯因让之如是而不退,则商君、白公、吴起、大夫种是也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10、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蔡泽游说诸侯四处碰壁,但他并不因此而气馁,后来以他的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终于获得成功。B这传记篇相当生动,特别是刻画蔡泽时大量运用的语言描写,使一个胸有成竹的辩士形象如在眼前。C应侯最初对蔡泽心怀不满,但为其辩才所折服,最终举荐了蔡泽,显示其爱才之心。D秦昭王初次召见蔡泽就很赏识他,再加上应侯称病,昭王最后任命蔡泽为秦相。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身不退者,恐患之甚于三子,窃为君危之。(5分)译文: (2)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孰与以祸终哉?(5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

11、成89题。生查子独游雨岩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注】此词乃辛弃疾削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期间所写。雨岩位于江西永丰县西二十里的博山脚下。8作者是如何写清溪之“清”的?请联系作品具体分析。(5分)答:9此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 ,觉今是而昨非。 ,风飘飘而吹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 , 或植杖而耘耔。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 (王勃滕王阁序)(4)故曰:“ , ,圣

12、人无名。 (庄周逍遥游)(5)但以刘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 。(李密陈情表)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青衣花旦海飞村主任在县剧团找到青衣和花旦的时候是下午,她们正在练功房里练功。她们看到斜阳把村主任的脸劈成了半明半暗的两半。村主任很年轻,但是穿得很土。村主任说我是球山村的村主任。她们就问球山村在哪儿?村主任说球山村在很高的山上。她们这才看到年轻的村主任脚上的解放鞋沾满了黄泥。村主任看到了她们的目光,就很局促地移了移自己的脚步。村主任又说想请青衣和花旦去村里唱一场戏,清唱就行了。青衣和花旦相互看了看,她们不愿意去,她们就说我们要收钱的。村主任说收就收吧

13、。她们说很贵的,村主任问多少?她们就说了多少。沉吟了许久,村主任说,贵就贵吧。她们说,我们怎么去,得坐车吧,还有山路怎么吃得消走?村主任说,我们早就有人等在山脚了,我们准备了轿子。如果你们不去,那么我也不回去了,请不到你们村里人不准我再回去。青衣和花旦对视了一眼,只好点点头。于是她们就去球山村。跟着村主任乘了两个小时的车,到一座山脚时,看到了两乘简陋的轿子,她们就上了轿。又走了三个小时的山路,她们终于到了那个叫球山村的地方。许多村民围过来看,他们的表情很蒺然,他们没有看过穿得这么光鲜又长得这么漂亮的女孩子。青衣和花旦往山脚下一看,怎么也没见底,云雾一片。青衣和花旦就面面相觑,吐了吐舌头。村主任指挥着大家干这干那,村主任说去把大爷、大婶接来,那两乘小轿就又开始工作了。简易的戏台已经搭了起来,村主任在家里招待青衣花旦吃过晚饭后,就陪着她们去了晒场戏台上点起了松明灯,台下也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火把,全村人都赶来了。青衣花旦就上台,她们是收钱的,而且也不便宜,所以她们唱得很认真很卖力。她们唱了很多折子戏,从楼台会到送凤冠,又从宝玉哭灵到黛玉葬花。她们看到台下第一排坐着一对老夫妇,四周站满了人。演出快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