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029588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缺答案1、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有学者说:“三代之前的宗法制,是皇帝制之前的一种制度,它与皇帝制的区别在于,它没有皇帝制专制。”“没有皇帝制专制”的主要表现是A具有严格等级的世袭制的形成 B嫡长子继承制对君主权力的削弱C“家”天下的政体带有宗法色彩 D分封制下君主权力受到贵族的限制2.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 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A宗法制得以恢复 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分封制被取消 D地方取得较

2、大自主权3.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中枢权力机构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发展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这一过程使 中国古代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相权分散,皇权加强 B行政部门减少行政效率提高 C相权独立,皇权受制 D皇室家事与政府国事相分离4.隋唐君主为加强统治,致力于削弱门阀势力,唐初曾将民间声望最高的崔氏降格为第三等姓氏, 武则天提高进士科地位以打击擅长明经科的世族。到了晚唐时,唐文宗欲把公主下嫁给门阀世 族时感慨:“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这反映出隋唐时 A宗法制与封建专制互为表里 B科举制对士族产生的影响很小 C社会结构的改变十分缓慢 D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并行5.

3、宋代的军政要务和人事任免,君主常以“内降”、“内批”、“中旨”、“御笔”等形式直接处理,“除授不归中书”。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中枢体系中的相权被大大削弱 B政治生活具有重文轻武的倾向 C中央决策层已经初具内阁制雏形 D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6.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 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 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7.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

4、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 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8. 自汉代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点是取代了相权行政效率低下强化了君权 始终由高官任职A B C D9.“吾国当西汉时,学术之中心,在于学校。魏晋以后,则学校有名无实,教育之权,遂全移于 私家之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儒学至尊的地位被取代 B私学兴起与思想界的繁荣 C专制集权制度遭到削弱 D造纸术改进推动文化

5、传播10.下面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分布简表。根据表中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变化过程 的分析,不正确的是()时期郡县数西汉三国西晋隋朝唐前期苏南浙江会稽郡北部31县4郡50县5郡70县7郡43县13州74县江西豫章郡18县4郡51县6郡58县7郡19县7州34县福建会稽郡南部1县1郡9县2郡14县1郡5县5州28县 A. 古代行政区划不断向东南拓展 B人口和经济重心有南移趋势 C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 D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11. 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 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6、 A经济作物的扩种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国内统一市场形成D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12.墨子说:“今也,农夫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 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13.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 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它却没有形成 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

7、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14.“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 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对该材料的解读, 正确的是 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范 B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与发展 C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15.余秋雨说:“在我看起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我认为,一 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

8、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 定是它的第二发明。”其主要观点是古代中国 A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 B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 C发明重要性与是否实用关联度高 D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16.中国的瓷器以其巧夺天工的工艺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中世纪以来,欧洲兴起了一股收藏 中国瓷器的热潮。下列是欧洲某收藏家的三个典型藏品,请判断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不 早于中国的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7.据史载,西汉统治者经常对农民采取一些“扶贫”措施。例如,公元前67年,汉宣帝下令“假 (农民)公田,贷种、食”;公元2年,汉平帝下令以“赐(农民)田宅什器,假与犁、牛、

9、种、食”。 此举主要是为了 A抑制土地兼并现象 B增加地主经济收入 C弥补生产资料不足 D打击商人敛财致富18.晋书王恂传记载:“魏氏给公卿以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不同)。自后小人惮(害怕) 役(服劳役),多乐为之,贵势之门,动有百数。又太原诸部亦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多者数千。” 这主要表明 A两晋民族对峙严重,民族关系紧张 B晋代农民与地主的租佃关系得到发展 C魏国实行赋税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D两晋察举选拔逐渐以士族门阀为依据19.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旧贵族阶层不断遭到打击。下列对其权益有较强冲击作用的是A民贵君轻思想、焚书坑儒 B有教无类思想、郡县制C有教无类思想、中朝的设立 D“仁”的思

10、想、郡县制20.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於有一成不变 之观。”这里所指的“一成不变之观”是 A宗法血缘关系 B君权神授思想 C儒家传统道德 D法家治国精髓21. 隋唐时期,宗教文化政策一直是朝野上下争论不休的政治问题之一。但总的来说,隋唐帝王对 儒、道 、佛三教采取兼收并蓄、严密控制的政策。这说明 A.宗教已经成为国家意识形态 B.隋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多元化 C.帝王力图借助三教巩固统治 D.宗教信徒众多影响社会安定22.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 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

11、”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 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23. 理学最为推崇的大学出自礼记,它指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 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 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反映出来宋明理学 A以修身为本 B以格物为本 C.以平天下为本 D以礼记为本24.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 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从明亡

12、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25.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 材料表明清初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动摇 B.市民阶层文化心理的新需求 C.读书入仕不再是文人的人生追求 D.思想文化控制逐步松弛二材料解析题(50分)26.(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魏亡后)自三方未一,四海交争;不遑文教,唯尚武功。设官分职,罕以才授;班朝治人,乃由勋叙。莫非拔足行阵,出自勇夫。学敩之道,既所不习;政事之方,故亦无取。是非暗于在己,威福专于下吏,贪冒货贿,不知纪极。蠹政害民,实由于此。”“自今已后,诸授勋官者,并不得回授文武职事。 隋书卷四炀帝纪材料二 开元二十一年(732年),官自三师以下共一万七千六百八十六员。从神龙元年到开元二十九年(705740)的三十六年间,进士及第者总共不超过九百人,平均每年只有三十一人。明经及弟人数,如按开元十七年推算,每年不超过百人左右,明经、进士两者相加,最多也只能满足所需人数的四分之一。高宗以前,官贵子弟主要从门荫出身,庶族地主子弟则从流外入流(未进入九品称为未入流),或应募从军以战功来获取官职和勋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