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大著名高中2012届高考历史模拟题二.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029365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大著名高中2012届高考历史模拟题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国各大著名高中2012届高考历史模拟题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国各大著名高中2012届高考历史模拟题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国各大著名高中2012届高考历史模拟题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国各大著名高中2012届高考历史模拟题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各大著名高中2012届高考历史模拟题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大著名高中2012届高考历史模拟题二.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考查范围:中外政治文明演进历程、古代中外经济、选修一、选修二建议使用时间:2012年9月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用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黑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1(2011广州模拟)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行省制2(2011梅县模拟)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有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 )A妇女 B外邦人 C公民 D奴隶3(2011洛阳模拟)1734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他的英国书简中写道:“英国的宪法权利法案已经如此的完美,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在几乎所有君主国家被剥夺的自然权利。”这主要基于( )A英国权利法案是最完美的法案B英国人民获得了普遍的

3、民主权利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制度遭到否定D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4(2011淄博一模)“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5(2011佛山一模)据统计,19371942年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阵亡人数约1116105人。这说明()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C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D国民党军队勇于牺牲,百战百胜6(2011镇江二模)俄国工人雅可夫认识

4、到当前俄国革命的任务是要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在经历了哪个事件后( )A二月革命 B四月提纲演说 C七月事件 D彼得格勒起义7.(2011宁波模拟)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 D布雷顿森林体系8(2011海口一模)“好花终须绿叶扶”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现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9.(2011慈溪模拟)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

5、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邮件种类计费单位(每10克)邮资(元)航 空网亚洲各国0.32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0.48西欧各国(捷克转)0.48西欧各国(香港转)0.80其他各洲0.80A.香港已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10(2011山西太原模拟)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6、A私有制开始确立,盗贼现象普遍 B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沦为盗贼C商人不满平籴法,转而沦为盗贼 D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礼乐制度崩溃11(2011济南一模)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C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13.(2011天津卷)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

7、脱离农业生产14(2011浙江澄海模拟)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A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C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 D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15(2011江苏四市一模)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首届世博会上,英国商界人士越俎代庖,推出了一个“中国展馆”。这是为了( )A让欧洲人了解中国的物产和资源 B让封闭自守的中国人了解世界C获取商业利益而贿赂腐败的清政府 D资助财政万分窘迫的清政府16(2011广东卷)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

8、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17(2011扬州模拟)对于中国近代化,有人这样说:“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上述评价中“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 )A江浙是近代中国财阀的聚集地B江浙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C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18(2011临沂模拟)下图是国民政府在20世纪40年代发行法币数额变化情况的数额图,法币大量发行带来的影响是( )19. (2011浙江卷)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

9、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20. (2011汕尾模拟)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组号流行服饰流行语阅读文娱形式A列宁装最可爱的人苏联小说扭秧歌B唐装时间就是金钱古典文学看电视剧C军装破四旧学唱样板戏D中山装上网时装杂志跳交谊舞21(2011盐城二模)15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B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C打破

10、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 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22(2011海南卷)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23(2011淮北二模)1651年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无论沦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属于本共和国人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此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拓展海外殖民

11、地 B拓展海外市场C打击荷兰海上势力 D加紧与荷兰争夺投资场所24(2011北京石景山模拟)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B英国成为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C英国已取得统治世界的地位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25(2011忻州模拟)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这里“兴衰消长”的转折时期是( )A20世纪后期 B19世纪末期C18世纪末期 D17世纪后期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5题,50分)26(2011

12、丰县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法审,则上尊而不侵” 韩非子材料二 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其孙)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大明律材料三 “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 律”“法者,天下之会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四 “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

13、山孙中山全集材料五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 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请回答:(1)材料一、二法治思想的核心各是什么?(2分)(2)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4分)(3)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1949年到1954年间,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两项主要成就。(2分)(4)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从古代到近现代中国法制建设的进步。(4分)27(2011 江苏卷)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