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025221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 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 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而积极于争霸事

2、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 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 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上述材料认为, 百家争鸣出现的文化觉醒, 最基本的原因是 A. 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 B. 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C. 社会形成重文轻武的氛围 D. 教育不发达造成人才奇缺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A B C

3、D3.下列漫画是古代三位“思想家的话语”,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三人是儒家思想家 B他们的主张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C他们的主张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 D他们的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这位思想家秉承的理念是A克己复礼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5.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表明他A强调“大一统” B推崇法的作用 C主张顺应自然 D相信天人感应6战国时期有人认为:“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

4、败子。”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7.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 A治之经,礼与刑 B唯同乎天和者为然 C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8.韩非子的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反映了韩非子主张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5、 自然万物总在不停地变化,而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先王之政不需改变A B C D9表现墨家“兼爱非攻”思想的影片墨攻上映后引起强烈反响。今天,墨子的思想又重新引起世人关注。墨子坚决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非攻”;但同时他又在墨子一书中详细解析了战国时期城防工事的战略布局、守城器械的制造和使用、人员的配备等。这说明墨子反对一切战争墨子不是单纯的和平主义者,他主张战争的正义性墨子主张以积极的军事谋略抵御外来进攻 墨子的“非攻”带有虚伪性A B C D10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

6、。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韩非中央集权思想 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孔子仁者爱人思想11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C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D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12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13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主要是利用了改造后的儒家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

7、仁”与“礼”学说 D“大一统”的思想14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15.“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一学说A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 B成为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C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D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6. “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

8、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B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D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17隋唐科举制度确立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有益于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巩固 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削弱了贵族特权A B C D18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

9、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到统一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19.南北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儒学家沈重,被士人称为“当世儒宗”,他通晓儒、释、道三家经典,曾受到南朝梁武帝、梁元帝、北朝周武帝的器重。沈重的个人经历体现了当时A.统治者大兴儒学,维护其正统地位 B.儒学家已经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C.儒家学者对佛教、道教思想的借鉴 D.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转而渴求宗教20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封建伦理及道德规范 D“天人感应”理论21.“理会得熟时,

10、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致良知2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 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把天理人性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23.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

11、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24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节、义”,这些思想中的进步成分至今仍然影响着炎黄子孙。 这些思想主要来自于儒家思想中的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25.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26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

12、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A穷理的方法问题 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 C理气的关系问题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27.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A. B. C. D.28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是因为程朱理学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 B破坏传统文化C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D

13、不适合时代的发展29.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通过这些著作A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B大力宣扬道学思想C大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 D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30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31.下列选项中,体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的是A.经世致用 B.工商皆本 C.民主科学 D.重农抑商32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反传统反教条反封建专制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AB C D33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下列观点中属于他的是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天人之际,合而为一”C“天人一物,内外一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