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马克思期末作业单选复习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023908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马克思期末作业单选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3-2014马克思期末作业单选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3-2014马克思期末作业单选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3-2014马克思期末作业单选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3-2014马克思期末作业单选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马克思期末作业单选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马克思期末作业单选复习题.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择题:(共214个)单选:共140个;多选:共74个绪论一、单项选择题(8个)1. 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 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3. 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 )A马克思恩格斯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B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罪

2、恶的正确批判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马克思科学地预见了全球化的性质和结果4.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 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5.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6.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吐故纳新 B. 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7. 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之时,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8. 对待马克

3、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是( )A凡是经典著作中阐述的思想我们都必须坚持B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C应当用儒家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D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章单项选择题(36个)1哲学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 )的依据。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和辩证法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C物质性 D客观性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4、 )A实物 B具有体积和重量C运动 D客观实在性5.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反映的哲学观点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 )。A时间的有限性 B时间的不可逆性C时间的客观性 D时间的相对性7.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上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8. 关于人类意识的产生,正确的说

5、法有:( )A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语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B人类的意识完全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人类意识形成的初期不是社会的产物 D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9. “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的观点是( )A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夸大了主观条件的作用C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 D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10. 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11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变,

6、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1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说明( )。A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道德和意识的关系13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1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

7、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6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这句话表达的哲学道理是( )A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C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 D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17.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变动性和稳定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斗争性和同一性18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 )A阶级分析法 B矛盾分析法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唯物史观19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

8、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 )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C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0.“盲人摸象”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 A. 看问题要全面,反对以点代面、以偏概全B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 坚持适度原则21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是:( )A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C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原理22.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

9、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这说明( )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3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这说明( )。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24、下列说法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A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B掌握火候,适可而止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25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26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10、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27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A质量互变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C永恒发展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28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是( )。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29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认为( )A.事物发展过程的开始阶段只有差异,后来才有矛盾 B.矛盾解决意味着矛盾终结C. 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D. 矛盾只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30“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一个( ) 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C庸俗唯物主义

11、命题 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 3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自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科学之科学32.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D.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34. 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 )A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 B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35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

12、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 D辩证否定的原理36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第二章单项选择题(28个)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C反映的观点 D主体性的观点2.从本质上看,认识是( )。A.主体心灵的内省过程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主体心灵对客体的感悟3.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读书不能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