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指导书教师.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5009985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指导书教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指导书教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指导书教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指导书教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指导书教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指导书教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指导书教师.doc(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指导书五邑大学机电系目 录第一章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2第二章 实验内容4(一)电气控制技术实验4实验一 三相异步电动机Y/换接起动控制4 实验二 三相异步电动机带延时正反转控制7实验三 基于PLC的三相异步电机Y/换接起动控制9(二)PLC典型控制模拟及应用实验11 实验四 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的模拟11实验五 装配流水线控制的模拟14 实验六 水塔水位控制的模拟17实验七 天塔之光19实验八 机械手动作的模拟22实验九 液体混合装置控制的模拟25实验十 温度PID控制28 实验十一 三层电梯控制系统的模拟32实验十二 轧钢机控制系统模拟37实验十三 邮件分拣系统模拟39

2、实验十四 运料小车控制模拟42实验十五 舞台灯光的模拟47(三)变频调速控制技术实验51实验十六 变频器功能参数设置与操作实验51实验十七 三相异步电机的变频开环调速53实验十八 基于PLC通信方式的变频器开环调速55实验十九 基于PLC通信方式的变频器闭环定位控制58实验二十 基于PLC模拟量方式的变频器闭环调速62(四)触摸屏组态控制实验64实验二十一 基于触摸屏的三相异步电机调速64实验二十二 基于触摸屏的温度PID控制67附录:THPLC-D型网络型可编程控制器及电气控制实验装置使用说明69第一章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可编程控制器是采用微机技术的通用工业自动化装置,近几年来,在国内已得到

3、迅速推广普及。正改变着工厂自动控制的面貌,对传统的技术改造、发展新型工业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可编程控制器是60年代末在美国首先出现的,当时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以执行逻辑判断、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其基本设计思想是把计算机功能完善、灵活、通用等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控制器的硬件是标准的、通用的。根据实际应用对象,将控制内容写入控制器的用户程序内,控制器和被控对象连接也很方便。 随着半导体技术,尤其是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到70年代中期以后,已广泛地使用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模块和外围电路都采用了中、大规模

4、甚至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这时的已不再是仅有逻辑判断功能,还同时具有数据处理、调节和数据通信功能。 可编程控制器对用户来说,是一种无触点设备,改变程序即可改变生产工艺,因此可在初步设计阶段选用可编程控制器,在实施阶段再确定工艺过程。另一方面,从制造生产可编程控制器的厂商角度看,在制造阶段不需要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专门设计控制器,适合批量生产。由于这些特点,可编程控制器问世以后很快受到工业控制界的欢迎,并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可编程控制器已成为工厂自动化的强有力工具,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推广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英文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但由于PC容易和个人计算机(

5、Personal Computer)混淆,故人们仍习惯地用PLC作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缩写。它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特别是PLC的程序编制,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

6、,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用户在购到所需的PLC后,只需按说明书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线和简易的用户程序的编制工作,就可灵活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编程的八个步骤 (一)决定系统所需的动作及次序。 当使用可编程控制器时,最重要的一环是决定系统所需的输入及输出,这主要取决于系统所需的输入及输出接口分立元件。输入及输出要求:(1)第一步是设定系统输入及输出数目,可由系统的输入及输出分立元件数目直接取得。 (2)第二步是决定控制先后、各器件相应关系以及作出何种反应。(二)将输入及输出器件编号 每一输入和输出,包括定

7、时器、计数器、内置继电器等都有一个唯一的对应编号,不能混用。(三)画出梯形图。 根据控制系统的动作要求,画出梯形图。 梯形图设计规则(1)触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能画在垂直分支上。应根据自左至右、自上而下的原则和对输出线圈的几种可能控制路径来画。(2)不包含触点的分支应放在垂直方向,不可放在水平位置,以便于识别触点的组合和对输出线圈的控制路径。(3)在有几个串联回路相并联时,应将触头多的那个串联回路放在梯形图的最上面。在有几个并联回路相串联时,应将触点最多的并联回路放在梯形图的最左面。这种安排,所编制的程序简洁明了,语句较少。(4)不能将触点画在线圈的右边,只能在触点的右边接线圈。(四)将梯形图

8、转化为程序 把继电器梯形图转变为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码,当完成梯形图以后,下一步是把它编码成可编程控制器能识别的程序。 这种程序语言是由地址、控制语句、数据组成。地址是控制语句及数据所存储或摆放的位置,控制语句告诉可编程控制器怎样利用数据作出相应的动作。(五)在编程方式下用键盘输入程序。(六)编程及设计控制程序。(七)测试控制程序的错误并修改。(八)保存完整的控制程序。(二)电气控制技术实验实验一 三相异步电机Y换接起动控制一、实验目的1.了解时间继电器的使用方法及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2.熟悉异步电动机Y降压起动控制的运行情况和操作方法。二、原理说明1.按时间原则控制电路的特点是各个动作之间有一定

9、的时间间隔,使用的元件主要是时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延时动作的继电器,它从接受信号(如线圈带电)到执行动作(如触点动作)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此时间间隔可按需要预先整定,以协调和控制生产机械的各种动作。时间继电器的种类通常有电磁式、电动式、空气式和电子式等。其基本功能可分为两类,即通电延时式和断电延时式,有的还带有瞬时动作式的触头。 2按时间原则控制鼠笼式电动机Y降压自动换接起动的控制线路如下图所示。 从主回路看,当接触器KM1、KM2主触头闭合,KM3主触头断开时,电动机三相定子绕组作Y连接;而当接触器KM1和KM3主触头闭合,KM2主触头断开时,电动机三相定子绕组作连接。因此,所设计的控

10、制线路若能先使KM1和KM2得电闭合,后经一定时间的延时,使KM2失电断开,而后使KM3得电闭合,则电动机就能实现降压起动后自动转换到正常工作运转。该线路具有以下特点: (1) 接触器KM3与KM2通过动断触头KM3(5-7)与KM2(5-11)实现电气互锁,保证KM3与KM2不会同时得电,以防止三相电源的短路事故发生。 (2) 依靠时间继电器KT延时动合触头(11-13)的延时闭合作用,保证在按下SB1后,使KM2先得电,并依靠KT(7-9)先断,KT(11-13)后合的动作次序,保证KM2先断,而后再自动接通KM3,也避免了换接时电源可能发生的短路事故。 (3) 本线路正常运行(接)时,接

11、触器KM2及时间继电器KT均处断电状态。三、实验设备序号名 称数量1三相交流电源 12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DJ24)13交流接触器 24时间继电器 15按钮 16热继电器 17万用电表 18切换开关1四、实验内容1.手动控制Y降压起动控制线路。按右图线路接线。(1)开关Q2合向上方、使电动机为接法。(2) 按控制屏启动按钮,接通三相交流电源,观察电动机的转速。(3) 按控制屏停止按钮,切断三相交流电源,待电动机停稳后,开关Q2合向下方,使电动机为Y接法。 (4)按控制屏启动按钮,接通三相交流电源,观察电动机在Y接法直接起动时,电动机的转速。(5) 按控制屏停止按钮,切断三相交流电源,(6)

12、待电动机停稳后,操作开关Q2,使电动机作Y降压启动。 a. 先将Q2合向下方,使电动机Y接,按控制屏启动按钮,使电动机转动。 b. 待电动机接近正常运转时,将Q2合向上方运行位置,使电动机正常运行。 实验完毕后,按控制屏停止按钮,切断实验线路电源。 2. 接触器控制Y-降压起动线路 按图线路接线,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进行通电操作。(1) 按控制屏启动按钮,接通三相交流电源。 (2) 按下按钮SB2,电动机作Y接法起动,注意观察起动时,电机的转速。 (3)待电机转速接近正常转速时,按下按钮SB2,使电动机为接法正常运行。 (4) 按停止按钮SB3,电动机断电停止运行。(5) 实验完毕,按控制屏停止按钮,切断实验线路电源。3. 时间继电器控制Y自动降压起动线路 (1) 按图线路进行接线,先接主回路后接控制回路。要求按图示的节点编号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行连接。 (2) 在不通电的情况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