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尔生态产业园区冬枣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5009841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5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赛尔生态产业园区冬枣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赛尔生态产业园区冬枣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赛尔生态产业园区冬枣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赛尔生态产业园区冬枣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赛尔生态产业园区冬枣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赛尔生态产业园区冬枣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赛尔生态产业园区冬枣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赛尔生态产业园区冬枣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1总论1.1项目提要项目名称:赛尔生态产业园区冬枣产业化基地建设地点:山东省无棣县境内赛尔生态产业园区内建设单位:公司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城经济开发区企业性质:股份制民营企业规划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项目规模:27165亩项目概况:因市因地制宜地选择符合山东省赛尔生态产业园区建设主题和资源特点、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地方特色的冬枣产业作为基地的主导产业,从苗木繁育、高效种植、文化展示和加工物流等4个环节入手,建立了优质苗木生产区、绿色鲜食果品生产区、枣文化展示区和加工物流区等4个功能小区,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集产业科研、市场开

2、发、信息传递、人才培训、科技服务为一体的冬枣产业化研发中心。建设内容:见表1 。投资概算:总投资为 20164万元(按全部流动资金口径计算),其中建设投资为14765元,建设期利息为 407 万元,流动资金4992万元。表1冬枣产业化基地建设内容一览表名称功能和任务规模(亩)优质冬枣苗木生产区良种采穗圃为育苗圃提供分生组织和部分嫁接接穗、扦插嫩枝等100嫁接幼苗圃年出圃冬枣嫁接苗56.9万株200扦插育苗圃年出圃冬枣苗木63.2万株300组培育苗圃年出圃冬枣苗木98.6万株200绿色冬枣鲜食果品生产区冬枣密植园年生产优质冬枣鲜食果品17600吨11500冬枣苜蓿间作园年生产优质冬枣鲜食果品88

3、00吨和苜蓿干草 吨11200金丝小枣高效种植园年生产优质金丝小枣鲜品3960吨3000枣文化展示区枣资源圃保存各类枣资源220采摘园提供冬枣采摘场所,生产165吨鲜枣300枣文化园展示枣文化和相关产品25加工物流区贮藏保鲜库冬枣的贮藏保鲜,库容4000吨10分级和包装中心冬枣的分级和包装10物流中心为冬枣销售提供物质交换平台80冬枣产业化研究中心为冬枣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和信息服务等20合 计27165效益分析:冬枣产业化基地建设完成后能够年实现产值31202万元,利润总额为17615万元,税后利润为11860万元。投资税前内部收益率为41,财务净现值为66214 万元静态投资回收

4、期为 3.8 年,动态投资回收期为4.2年;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32,财务净现值为 40424.5 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4.3年(含建设期),动态投资回收期为5.1 年(含建设期)。为社会提供2150个就业机会(季节工按全年折算);年培训农民1000次;园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总体评价:冬枣产业化基地建成后,不仅能够科学合理配置资源,为冬枣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和信息服务,而且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冬枣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为无棣县、滨州市,乃至整个黄河三角洲及其他条件类似地区的冬枣产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示范样板。1. 2背景和意义1.2.1项目的由来 在国家“渤海碧海行动计划

5、”、山东省“黄河三角洲跨世纪工程”和建设“海上山东”的背景条件下,根据滨州市和无棣县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企业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需要,山东省赛尔集团经过专家的多方论证和深入的调查研究,拟在山东省无棣县境内建立一个集“绿色农产品生产、生态环境建设、生态观光旅游、生态产业化经营”于一体的生态产业园区赛尔生态产业园区。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基地资源和环境特点以及园区生态产业的发展主题,因“市”因地制宜地选择选择符合山东省赛尔生态产业园区建设原则和资源特点、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地方特色的冬枣产业作为园区的主导产业产业之一,建立冬枣产

6、业化基地。其目的在于通过建立集冬枣苗木繁殖、高效栽培、产业化经营、技术和信息服务等于一体的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基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改善和冬枣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冬枣产业的整体效益;同时为周边地区冬枣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示范样板和物质、信息交换平台。为此赛尔集团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会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起草、编制赛尔生态产业园区冬枣产业化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1.2.2建设必要性1.2.2.1冬枣产业发展的需要冬枣,又名贡枣、苹果枣等,迄今已有近500年的栽培历史,在我国分布广泛,北到辽宁朝阳、锦州,南至江苏、安徽、四川长江以南地区,西到宁夏南部,东至渤

7、海沿岸都可以种植,但产区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北京、天津等地,对盐碱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晚熟反季节供应等两大优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此拥有冬枣品种资源的各地政府和科研部门,并进行重点研发与推广,相继推出了沾化冬枣、鲁北冬枣、渤海冬枣、华夏冬枣、沧州冬枣等各种品牌,被业内人士和广大消费者推崇为“果中珍品”。冬枣具有丰富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冬枣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据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检验分析,冬枣可食率达91%以上,含有钾、硒、钙、锌、铁等多种矿物元素和A、B、C、E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含量高达3500ppm以上

8、,是苹果的80多倍、梨的100多倍,被誉为“活维生素丸”。其二冬枣含有多种氨基酸,在鲜食果品中最大。共含有1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总含量达到16ppm,其中8种为人体所必需氨基酸。其三冬枣具有良好的药用、保健价值。冬枣属于“药食同源”食品和富硒食品,其总黄酮含量高达0.26%,具有益心、润肺、合脾、养血安神、防癌等多种功效。冬枣种植比较收益相对较高,目前采取矮化密植的冬枣高效栽植技术,能够实现“一年长树、二年见果、三年丰产”。按照每亩栽植100株、盛果期每株产鲜枣20公斤、市场价610元/公斤的保守估算,每亩产值1200020000元,扣除田间投入、10年均摊的苗木费和劳动力成本等1000元,

9、每亩净收益达1100019000元左右。冬枣种植比较收益不但远高于小麦、玉米、棉花等大田作物,也高于金丝小枣、大棚蔬菜等。由于当前冬枣栽植面积不大、总产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买方市场尚未形成,冬枣仍属于市场价格高于其价值的高档消费品,市场前景广阔。虽然未来随着冬枣面积的不断扩大,冬枣价格将有所下降,但同时应该看到,一方面目前冬枣受到贮藏保鲜期较短等原因的限制,应有的市场潜力远远没有挖掘出来,同时由于冬枣属于我国独有品种,其国际市场也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开发;另一方面虽然冬枣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逆性,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但其产量和品质表现差异很大。与其他土壤相比,壤质粘潮土比较适合冬枣

10、的生长和发育,沙壤土有利于冬枣的苗期生长,红壤土冬枣苗期生长较差,但后期生长较好,枣果甜度大。总体上讲渤海湾和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壤和气候资源更为适合冬枣栽培,冬枣产品的质量也相对较好。目前冬枣产业发展过程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其一是冬枣种植主要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枣果品质参差不齐,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和开拓能力不强,应有的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其二缺乏有效的冬枣贮藏保鲜和反季节栽培技术,保鲜期不长,货架期短,产品季节性强,或熟期集中,严重制约着冬枣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淡季严重缺货,市场缺口大,旺季集中上市,难以转化的两难状况。因此建立冬枣产业化基地

11、,从品种选择、苗木繁育、栽培管理到采收、贮藏保鲜、运输、加工、物流、人才培养、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环节入手,研究冬枣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良性循环格局和产业化运行方式,实现冬枣的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集约化种植,运用现代企业化管理和运作方式,建立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冬枣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的信息网络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将高效种植、贮藏保鲜、运输包装和市场营销等紧密集合起来,增加冬枣产品的多样性和市场的均衡性,有效开拓和占有国内国际市场,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符合冬枣产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不断增长的冬枣消费需求。1.2.2.2地方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无棣县2001年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15.26亿元,其中农

12、业产值9.17亿元,占60.1%;林业产值0.22亿元,占1.5%;畜牧业产值2.31亿元,占15.1%;渔业产值3.56亿元,占23.3%。农民人均纯收入2351元,在省内排名117位。因此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适合当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特点的冬枣产业,促进农业增收和农民致富是无棣县农业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无棣县素有“华夏枣都”之称,金丝小枣栽培始于夏商,是金丝小枣的源产地,其产量(干品35000吨)和质量均居全国首位,被誉为“中华金丝小枣第一县”。但近年来随着小枣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金丝小枣的种植比较收益明显下降,产品滞销现象时有发生,为此无棣县提出了实施枣业二次创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13、发展“营养价值高、抗逆性强、市场前景广、种植比较收益好”的冬枣产业。截至到2001年底全县已发展冬枣300万株,年产冬枣鲜品3424吨,但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程度低,市场营销体系不完善。因此大力发展冬枣产业,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道路,符合地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1.2.2.3赛尔生态产业园区资源特点和发展的需要赛尔生态产业园区位于山东省无棣县境东部,属于黄河冲击平原,土地多为滨海盐碱荒地和滨海荒草地,地势低平,大部分地面高程在1.5米3米,地下水埋深浅,土壤盐分含量相对较高,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需要大定额灌水压盐、脱盐加以保障,除种植棉花外,不太适合发

14、展其他大田作物和种植比较收益很低。但其土壤、光照等自然气候和资源条件适合冬枣的种植。因此在赛尔生态产业园区建立冬枣产业化基地,并研究其高效种植、产业化经营等技术和模式符合园区的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资源特点、建设主题和发展方向;同时还有利于滨海盐碱地改良,增加滨海植被覆盖度,改善滨海生态环境,最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1.3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 国家“渤海碧海行动计划”3. 山东省“渤海碧海行动计划”4.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5.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6. 滨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7. 无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

15、”计划8. 无棣县农业“十五”规划及措施9. 山东省农业区域开发研究10. 无棣县统计年鉴(2001年)11. 山东省沿海地带农业综合开发规划12. 无棣县农业区划13. 无棣县土壤志14. 无棣县农村公路发展规划15. 无棣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的若干规定16. 其它相关资料2项目建设条件评价2.1地理位置冬枣产业化基地位于山东省无棣县东部的赛尔生态产业园区,属于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是赛尔生态产业园区最重要的一部分,占地面积25040亩。无棣县位于山东省最北部,东北濒临渤海湾,东南连沾化县,南靠阳信县,西接德州地区庆云县,北于河北沧州市相连,地理坐标北纬37413816、东径1173111804,总面积1998平方公里,位居山东半岛与京津塘交通要冲,素有“齐燕要津”和“冀鲁枢纽”之称。还处在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和渤海湾“两岛一湾”千里黄金海岸线的中间地带,是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域,又是“海上山东”建设的前沿阵地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部位。2. 2资源条件2.2.1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总面积27165亩,多数为未开发的盐碱荒地,已开发土地目前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但产量和效益很低;由于受到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