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002034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可以得出 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C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传统农业政策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2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种表现形式

2、属于 A小说 B戏曲 C说书 D绘画3下列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处:秦朝结束分裂局面,实现思想大一统Bb处:西汉儒学糅合了法家、道家和墨家思想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逐渐走向“三教合一”Dd处:明清活跃儒家思想的推动4中华民国著名记者黄远生认为:“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本源所在,在其思想。”黄远生的观点类似于A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的思想 B维新变法时期严复的思想C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思想 D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思想5 1957年,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山那面人家

3、中说:“青春、健康,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无一不是她们快乐的源泉。”这里的“农业社”是指A农民的个体经济组织 B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行政村的基层组织6王圣志在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只有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xx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集约式的规模经营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C小岗村的

4、合作社是退回到人民公社的老路D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入股符合国家土地政策7“一切土地,国家的、皇族的、阁部的、寺院的、教堂的、租有的、长子继承的、私有的、公共的和农民的等等土地,一律无偿地取消其原主所有权,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此法令最有可能出现在 A1871年法国 B1917年苏俄C1787年美国 D1953年中国8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某一重大改革中的宣传画(图中文字为:Work Pays America)。它反映了政府A大规模直接救济 B确保企业的公平竞争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 D兴办基础公共工程9下列是一则招标公告,据所学知识判断 处应是招标公告 建设单位: 贷款甘肃

5、庆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办公室项目概况:环境交通走廊工程;综合交通走廊工程及老城区道路及雨污水管网系统改造;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银行10据某门户网站报道,北京时间xx11月5日,大连万达集团在佳士得纽约拍卖夜场以1.72亿人民币拿下名画两个小孩。请判断该作品创作风格属于A 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11.十七世纪,人们曾这样评价西班牙的殖民扩张:“西班牙像一张嘴,它进食、咬碎、嚼烂,立即送到其他的器官,除了一瞬即逝的味觉或者偶然挂在牙齿上的碎屑之外,自己什么也没留下。”南美洲作者加莱亚诺形象地将此比喻为“西班牙人

6、养牛,但是别人喝奶”。对上述理解,错误的是( )A.殖民掠夺对促进西班牙社会转型作用有限 B.西班牙的殖民掠夺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C.资本主义文明由西班牙向欧洲其它地区扩展 D.西班牙并没有将殖民掠夺的财富真正转化为工业投资12.根据右图,我们能得出的准确结论是( )A.理学依然是官方的正统儒学B.维新思想得到广泛宣传C.反映出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D.光绪帝支持维新变法131876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参观该年世博会机器院时,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竟无一物于此”,造成中国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A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突出 B中国政府关于世博会信息不通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7、才刚刚起步D中国腐朽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14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这主要是因为A.工业结构不合理 B.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C.地区分布不平衡 D.军阀统治15.宋代范正敏遯斋闲览证误:“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竟植之,有至数千株者,採其花为布,号吉贝布。”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福建( )A农民以种植棉花为主业 B棉花种植与纺织业日益扩大 C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D商业日益发达16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是 ( )A毛纺织业 B棉纺织业 C丝纺织业 D机器制造业17哥伦布远航美洲,发现了新大陆,人们对此事褒贬不一,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8、( )A.殖民活动给美洲带来灾难 B. 加强了世界联系 C. 扩展了工业文明 D. 冲击了美洲传统社会18自由引导人民是世界名画,它反映的历史事件和艺术特点是A法国二月革命,现实主义 B法国七月革命,浪漫主义C巴黎公社,现代主义 D法国二月革命,浪漫主义19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历史上在中国和欧洲有过批判和轻视,也有过推崇和敬畏。西方启蒙思想家和维新派代表人物推崇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同目的是A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B抨击封建君主制度C为资产阶级革命营造舆论 D宣扬资产阶级思想20. “自权利之祸于人心,破家族,削亲权,乱男女,蔑尊卑长幼,尽弃吾中国数千年之礼俗教治,而从事于其所谓平等自由之说。”

9、材料反映了当时的守旧势力对哪一历史事件后社会变迁的不满()A.鸦片战争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1.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22.学术界普遍认为:“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一思想。”邓小平“发展和提升”主要表现在()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 B.三大改造理论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引进外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23.(xx唐山模拟)新文化运动

10、勃兴之际,胡适、黄远镛、蒋梦麟等人将其定性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观点()A.有道理,二者都有反封建的一面 B.错误,二者完全没有相同之处C.错误,前者是对传统的否定,后者是对古典的恢复D.正确,二者从形式到本质毫无二致 24.(xx镇江模拟)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25.18

11、46年,美国传教士约翰逊在福州台江吉祥山创办福音精舍,以学习圣经为主,兼修国文和自然科学(“格致”课)。这是福建省开办最早的新式普通中学教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推动了福建教育的近代化 B.近代教育是西方文明传播的产物C.我国的思想近代化历程萌发于福州 D.新式学校取代私塾教育已成为当时社会主流卷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战国以后,在中国古代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什么经济形态?(1分)根据材料一分析产生该经济形态的条件有哪些?(6分)材料二(2)依据材料二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材料

12、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年份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农业总产值461510535575610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经济状况?(4分)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2分)材料四 下图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十六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4)从材料四看安徽省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评价,有58的人认为:总体来看是好的。结合你的理解,说明这一评价的理由。(6分)27. 材料一:南宋都城杭州内外的各类学校,有“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

13、声,往往相闻”;在经济发达的浙江乡村中还有“冬学”,即在每年农历十月起,富裕农民送子弟入“冬学”启蒙读书,学习的教材是杂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中国古代史下册,材料二:据统计,在清末的普通学堂(含初小、高小、中学和师范)里,平均“读经”课程只占27.1,数、里、化、外语等课程占38.2,图画、音乐、体育、手工等课程占34.7文、法专业中,新设课程包括政治、法律、经济、财政、文学、历史、教育、商业、银行、哲学等等。中国近代史(第四版)材料三:16001800年间西方的文盲率大大下降,特别是1700年以后。在17世纪以前,学校还是各种年龄的人合在一起学习的地方。17世纪以后出现了专门为儿童开设的学校,识字教育已经成为西欧各国的普遍现象。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时期教育发展的特点(6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教育方面有哪些新变化(5分),并分析原因(6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现象出现的原因,其与材料二有何内在联系(8分)?自选题(10分)材料: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孔子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