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972532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台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台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台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台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台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3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cun ()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 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ro( ) ( 土地的誓言)) (2)央视前几年中国mi( )力城市展示中,敬一丹和易中天对台州有过评点。敬一丹说,台州的硬气也许来自于背后的山,也许来自面前的海,在这山海之间就是敢冒险、善创造的台州人。易中天说,台州就像一艘海

2、轮扬帆出海,一网金,一网鱼,满zi( )而归。 2.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2分)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 ”内应加的标点是 。 将划线句改成反问句 改句: 3.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句子,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做任何事情,你只有感觉它有味道,才会有兴趣。比如喝茶,你品出了茶的清香,;比如看画,你悟出了画的神韵,才有兴趣去看它读书也一样,是不可能有持久的读书兴趣的。才感到喝茶有兴趣才有兴趣去喝它你若读不出味道来读书的味道不浓烈A. B. C. D4.在“收集名联”的活动中,一小组收集到一幅写景的对联,可惜下联的字

3、掉了。请你按正确的顺序将其复原。(3分)上联: 枕上鸟声,唤起半窗红日 下联: 掉下的字词是:桐叶 一院 散 清荫 为 楼前5、古诗词名句填空。(8分) (1)蒹葭苍苍, 。(蒹葭) (2)己所不欲, 。 (十则) (3)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5)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 , ”,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6)古人的一腔 “愁”绪,常在诗文中流露。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愁”的难以排解,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 举杯消愁愁更愁, ”表达了“愁”之绵长,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用“只

4、恐双溪舴艋舟, ”说尽了“愁”之沉重。6、名著阅读。(5分)(1)请把与红楼梦有关的三个选项挑选出来。(填序号)(3分)吴承恩 曹雪芹 吴敬梓 香菱学诗 鲁智深 刘姥姥三英战吕布 三借芭蕉扇 三打祝家庄 、 、 。 (2)祥子的泪要落下来。他不会和别人谈心,因为他的话都是血作的,窝在心的深处。 本段文字选自小说 。(1分)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发生在祥子身上的一件事。(1分) 7、综合实践活动。(8分)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酒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酒文化专题”实践活动中去吧!(1)书法中的酒书法,又称“中

5、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几个“茶”字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甲骨文、篆书、隶书。 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上书法字体的感受。(2分) 示例:我从“酒”字典雅的字体造型里仿佛倾听到了远古的呼唤,闻到了阵阵沁人心脾的酒香。(2)古诗中的酒如果你读读唐诗宋词,一定会为诗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或同诗人一起举杯,或醉饮高歌,或把盏低吟,或为朋友的离别远行而感伤,或为与旧友的重逢而千杯不醉。诗词组的同学搜集了不少与“酒”有关的诗句,请你探究以下几组诗句所表达的情感。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宋范仲淹)B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C明月几时有

6、?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宋苏轼)D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宋范仲淹)表达情感:(2分) (3)名著中的酒(4分)下面是名著中与酒有关的故事情节:【甲】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乙】蒋门神见了武松

7、,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甲】文段说的故事是 ,选自名著 。(1分) 【乙】文段说的故事是 ,选自名著 。(1分)【甲】或【乙】文段中 (填人物1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 (1分)二、现代文阅读(31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8-15题。 (一)15分 和母亲的最后约定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生操劳的母亲

8、,从没有走出过塔河这个偏远的村庄,在行至人生的终点时,她渐渐燃起一个愿望,那就是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儿子王一民展开的地图上,母亲用瘦弱的手指画了一条斜线,从塔河到拉.萨。王一民不明白母亲为何选择这样遥远的地方,但母亲迫切而强烈的心愿、充满渴望的目光,激励着王一民出发了。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塔河,74岁的儿子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99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考虑到母亲身体不支,王一民打算返回家乡,以使母亲“落叶归根”。两年多里,寒冬酷暑,冰雪暴雨,还有母亲“老小孩儿”似的抱怨和挑剔,种种路况和心绪,王一民都挺了过来,而且他为自己能和母亲在一起走这么多

9、路感到无比荣幸。一路上,王一民的行动也引来记者的访问、电视台的镜头、陌生人的好奇,面对这些始料不及的关注,王一民也会觉得慌张、惊恐。但他收获更多的,是无数好心人的及时收留和援助。“世上的人把母亲和我的旅行称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也有人称之为夕阳中的微笑。”当王一民带着母亲返回家乡时,受到了家乡人的高度赞扬。回家后,母亲以102岁的高龄离开人世,遗言是:希望骨灰能撒到西藏去。为了实现母亲的遗愿,伤心平复后的王一民,以83岁的年龄,又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三轮车换成有发动机的“大车”,终于将母亲的骨灰撒在了西藏的土地上。有人说,如果把这些往返路程都加在一起,大约有10万里。“人们把我抬到高高的位置上

10、,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不能尽孝是理所当然的。”但反复测量走过的路,回想路上的种种,王一民也觉得,“我们的旅行几乎是个奇迹”。王一民说,我之所以能忍受所有的痛苦,是因为我必须遵守与母亲的约定,这是我能献给母亲的最后的爱心。他的事迹越过国境,传到了韩国。韩国作家俞贤民先生在中国考察期间,经过百般周折,最后见到了王一民,二人相谈甚欢,于是有了一本真实的书:我要陪你去西藏-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选自读者2010年第18期 )8、细读第段,你赞同“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还是“夕阳中的微笑”,写出你的理由。(2分)答: 9、下列句中加点的文字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章加以品析。(6分) (1)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塔河,74岁的儿子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99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3分)答: (2)伤心平复后的王一民,以83岁的年龄,又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三轮车换成有发动机的“大车”,终于将母亲的骨灰撒在了西藏的土地上。(3分) 答: 10、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