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巧用对称图形》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24972420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巧用对称图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巧用对称图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巧用对称图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巧用对称图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巧用对称图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巧用对称图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巧用对称图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 巧用对称形课时:3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对称的规律,学会运用对称的规律;提高学生剪、贴的制作能力。2. 过程与方法: 教师示范,学生学会剪对称形图案,并且能运用对称形装饰生活中的物品。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制作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会欣赏对称的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热爱生活的情感。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件小装饰品。难点:对称美的构成方式、造型的新颖美观。三、 教学准备:多媒体、卡纸、对称图案四、 教学过程:1. 组织教学: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绪,查学具。2. 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看看图片中的花朵,假如老师从中间画一条竖

2、线,你能发现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之处呢?生:花朵的颜色都是粉红色,两边的花瓣大小相同。师:那我们再来看看动物的世界里,同样老师从鹿头中间画出它的中轴线,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生:鹿头的犄角、耳朵、眼睛都是对称的。师:刚刚这位同学说的了一个很重要的词:对称形,聪明的设计师们用对称形建造了很多建筑,比如我们身边最熟悉的大雁塔和钟楼,它们都是典型的对称形。那么,这样两边我们称它为轴对称图形。受到图片的启发,哪位同学能说说看他想到的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生:踊跃回答师:同学们能想到这么多的对称形图形,看来大家都是细心观察的好孩子,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巧用对称形。3.

3、新授师:看看老师手中的剪纸图案,他们也是对称图形,想一想,它是怎样剪出来的呢?生:踊跃回答师:请你认真的观看老师的步骤示范,同时想一想自己接下来要剪一个什么样的图案。三步法:第一步:折。将彩纸对折,注意开口处完全重合。第二步:画。画出想要裁剪图形的一半。第三步:剪。从内向外,先剪里面的花纹再剪外部的轮廓。(示范将横线花纹变立体的小窍门)师:大家看的很认真,相信同学们都学会了剪对称形的方法,谁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他想剪什么图案呢?生:踊跃回答师:看来大家已经准备好了,下面拿出我们的彩纸开始动手制作吧。4. 学生实践,教师巡视指导。5. 评价与小结1. 学生自评、互评。2. 选出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

4、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对称形图案的裁剪,对称形带给我们均衡的美感,它可以做成这样的装饰画,书签,笔筒,还可以做成这样的挂件,生活中的对称形无处不在,还需要我们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去感受。五、 板书:6.巧用对称形 轴对称图形三步法:1、折 2、画 3、剪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八册的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的范畴。学生在二年级的美术课上已经学习过对称剪纸的方法,在数学课上也学习过中心对称和轴对称,所以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用剪刀剪出对称形的图案难度并不大。本课教学设计是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是复习旧知,学生能剪出自己设计的对称形图案。第二课时是利用对称图案来装

5、饰美化生活。在汇报课中,我讲授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每一环节都有其一定的目的性,学生的作品还是比较成功的,都能较好的剪出自己设计的对称形图案。值得反思的有以下几点:1、为了节省时间,教师在演示的时候欠缺细致,包括纹样的设计和绘制,教师对展台的使用也不够熟练。2、学生创作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加入轻音乐作为背景,增添教学气氛。3、由于在学生实践和知识拓展环节没有掌握好时间,所以在教学语言上出现了重复、反复的问题。4、学生作品评价环节互动时间过短,有几件比较有创意的作品没时间展示,也没能很好的让学生进行点评。这些问题都反应了我在备课中还不够细致,对于实践与评价环节时间的处理还要再仔细斟酌,不能拖泥带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应时刻注意、加以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