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模拟试题定稿.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959767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模拟试题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模拟试题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模拟试题定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模拟试题定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模拟试题定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模拟试题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模拟试题定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_初三语文模拟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2分) ( ) A、虬枝(zh) 淅沥(x) 虎视眈眈(zhn)B、按捺(n) 谩骂(mn) 彬彬有礼(bn)C、热衷(zhng) 咫尺(zh) 揠苗助长(y)D、阔绰(chu) 呵斥(ch) 不可思议(y)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 ) A禀赋 荒诞 不屑置辩 沁人心脾B挑剃 霹雳 忐特不安 温文耳雅C瞥见 典范 前呼后拥 死心塌地D苟同 茶盅 埋头苦干 老谋深算 3.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建筑工地上管

2、理混乱,材料随意乱放,错落有致。B.“欢乐中国行”来青海演出,附近人家十室九空,人们都看节目去了。C.个小男孩都是十四五岁,正直豆蔻年华。D.我刚才的发言算是抛砖引玉,下面请大家各抒己见。4、名著阅读:根据提示填写下表。(要求:概括相关人物的共有特征,为人物归类)(4分)人物:保尔 沙僧 鲁滨逊 祥子义项形象特征人 物A硬汉子B鲁 达武 松C勤劳坚忍D孙悟空吴 用5、在下面语句的空缺处,添入恰当的的标点符号。(2分)“怎么了( )你( )”她非常着急地问道( )“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我呢,听了以后直想发笑。6、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什么是“社会主义

3、新农村”?是当前“”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7、填空:(5分)(1)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诗经)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 (3)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4)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5)请你用学过的一句古诗来表达“站得高望得远”的意思, 。8、综合性学习。(6分) 近些年来,各地兴起了过洋节的热潮:圣诞节、情人节商家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丰富多彩的促 销活动,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而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等在年青

4、一代的心目中已经渐渐淡化了,过得冷冷清清。为了加深大家对传统节日的感情,班主任决定举办“传统节日知多少”主题班会。下面是班会的活动内容,请你参加。 (1)班级征集活动主题语,要求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你写的是: (2分) (2)请写出几个你熟悉的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关的对联或诗句。(2分) (3)请简要介绍在你的家乡人们是怎样过这个节日的。(40字左右,2分) 一、 阅读:(45分)(一) 诗歌赏析:(5分)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9、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诗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3分)

5、10、“折柳”在诗中指折杨柳曲,“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达与亲朋好友离别时的留恋之情,请你默写一句古诗中含有“柳”的诗句。(2分)(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

6、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树林阴翳: 宴酣之乐:1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1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课外文言文阅读:(7分)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逃暑:避暑,乘凉。孤林:独立的一棵树。衽(rn):卧席。 濡(r):沾湿。 逾:同“愈”,更加。

7、 1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徙衽以从阴( ) (2)其阴逾去( )16、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_ 。17、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3分)(四)现代文阅读:(10分) 今天你“微博”了吗微博出现于2006年,自进入大众视野以来,迅速传播。从唐骏和方舟子的学历门之争,到河北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再到上海1115火灾事故的网上直播,微博在几次事件中均表现其便捷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在当今的互联网生活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已成为一个分享有用信息和知识的强大平台。微博的最初用途是让人们每时每刻都能向外界播报自己的所作所为。目前,

8、这还是微博的主要用途。由于微博的使用,人们开始能够创造并传播信息,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消费信息一消费他人传播和“控制”的信息。如此一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得以进一步地拓展。微博的另一种用途是作为一种非正式渠道,对会议进行实时报道。与会者可以把会议内容贴到接收信息来源更新的公共订阅网站,这样就可以使那些没有参加会议的人“听到”发言人正在讲什么内容了。这样做还可以使那些与会人员看到其他人对发言人所讲内容的理解和反馈,并且经常会在此后某个时刻引发对该话题的进一步讨论。这样一来,这个订阅网站就变成了思想和观点的档案库,对与会者来说,它是未来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把微博作为传播会议内容的一种非正式渠道也是

9、一种良好的市场营销演练,因为目标事件会得到相当大的曝光率。此外,微博还能够使人们参与到具有重要社会和政治意义的问题的讨论中来。微博用户贴出关于危机情境的实时新闻不断更新,几秒钟内全世界的读者都能看到这条新闻,这种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众多的从政人士和政府机构现在都在用微博发布公告。微博这种社交网络已经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招呼语已然变成了:朋友,今天你“微博”了吗? (选自读者2011年第11期,有删改)18.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微博的用途?(3分)答: 19.第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答: 20.第段中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答: (五

10、)现代文阅读:(15分)平凡的幸福没有套路冬天,小雨夹雪的冬天显得更绝情。冷冷的,打在脸上、身上,长长的头发变得像海底的水草,湿湿的腻腻的贴着皮肤,里外三层厚厚的衣服没有挡住一点点寒意。我沮丧的站在熙熙攘攘的街头等着去买票的朋友。心里在埋怨自己怎么找了个这样的鬼天气出门。正低头郁闷的我眼前出现了一只手,很脏,我皱了皱眉头。一个苍老的声音说:“小姑娘,给毛钱吧,让我给她买个馍吃,好吗?”抬起头看见A一个瘦瘦的男人,一张脸看着很脏也很苍老,而且还有一只眼睛是盲的,很让人注目,头上戴了一顶破帽子,伸出的胳膊下面还架着一只拐杖,背上还背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包。而那只手却紧紧地拉着另一只手,一个神情痴呆的妇

11、人。我转过头去,几次上当的经历让我对这种事情和这种人已经没了好感和信任。我脸上冷冰的表情可能让男人觉得没有了希望。伸出的手缩了回去扶着拐杖,另一只手牵着那个妇人,蹒跚地向我身后慢慢走去。我的眼神顺着他们走的方向扫过去,突然发现那个男人穿的鞋让我触目惊心。那已经不能称为鞋了吧,只有根塑料带子绑着一个鞋底,分不出颜色的裤子显得有点短,于是在这个阴冷的冬日里,那个男人露着脚踝处的一大截和一双赤裸的脚。我想骗人的人不会让自己受这皮肉之苦吧,即使再破再脏,也不会让自己冻着的。不就是要一个馒头的钱吗?给他吧。我从兜里掏出了一个一元的硬币,转身塞给了那个老人,依然什么也没说。老人拿到钱的时候,很柔情地看着那个面无表情的妇人,好像在告诉她你可以有吃的了。他的神情让我心里有些惶恐。男人转头来对我说:“谢谢你,小姑娘,好人会有好报的。你的家人都会有好报的。”我笑了笑,摇了摇头。老人可能看出我急着要走的意思就跟我说:“你看,她是我媳妇,我40多岁才找到这么个媳妇,我又瘸又瞎的,而她还是个傻子。”男人又摘下了帽子,笑着跟我说:“你看你看,我还是个秃子, 。”男人很快乐的跟我讲述着。他说话的时候我打量着被男人牵着手的妇人,却惊讶的发现B她很干净,脸部的表情有点痴呆,很安静的样子,看起来眉清目秀的,头发整齐的梳着。上面是穿了棉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