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古文名篇阅读训练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959038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古文名篇阅读训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古文名篇阅读训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三古文名篇阅读训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三古文名篇阅读训练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三古文名篇阅读训练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古文名篇阅读训练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古文名篇阅读训练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古文名篇阅读训练题(续)20040330胡旭东一、 阅读短文完成题目。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

2、者得焉。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当其租人当:_(2)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嗣:_(3)貌若甚戚者戚:_(4)故为之说说:_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病:_俟:_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_4从选文中找出全文的主旨句,用_画出。(1分)5如果你是观人风者,看到捕蛇者说后会有何感想?(提示:可从蒋氏、作者、朝廷、观人风者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感想。)_我们今天怎样评价他的这种做法和思想?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今吾嗣为之十二年若毒之乎B太医以王命聚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C岁赋其二更若役,复若赋D又安敢毒耶孰知赋敛之毒

3、有甚是蛇者乎7翻译“君将哀而生之乎”和“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两句为现代汉语。(4分)译文:(1)_(2)_8选文中,最能反映蒋氏内心沉痛之情,打动作者的是哪一句?(2分)答:_9.“吾闻而愈悲”一句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是(1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_,_。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0文章的作者是唐朝诗人_。11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答:_,_。_,_。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馨:_。可以调素琴,

4、阅金经调:_。1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答:_。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答:_。1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三、阅读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香远益清()16翻译文言语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

5、文:_17理解填空。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_。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_。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_。1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译文:_(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译文:_19作者将莲与壮丹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_品行的追求,对_世风的厌恶。(4分)20(2分)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

6、由。答:_四、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而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后而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1、解释划线的词(2分)发于畎亩之中()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入则无法家拂士()22、把第1自然段列举的六位由卑微到圣贤的人名写在下面,并说说作者这样写的作用。23.概括第2自然段的大意,并说说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2

7、分)24.作者是怎样从正反两方面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的?(3分)25.把作者从人们的心理状态和面部表情来论述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的句子写在下面,并指出由此得出的论断是什么。(2分)26.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3分)27.将作者由个人的成长规律引申到国家安危的语句写在下面,并作翻译。(2分)28.翻译第2自然段(2分)29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舜发于畎亩之中人恒过AB发于声国恒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行拂乱其所为CD举大计亦死入则无法家拂士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翻译:_(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8、作翻译:_31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_,行为上要_。(用原文回答)(2分)32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4分)五、阅读曹刿论战完成下面两题。(4分)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3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9、2分)A.“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B.“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反攻的有利时机。C.选文第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D.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8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34、参考“示例”,根据所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3分)示例遂逐齐师随波逐流(1)既克(2)夫大国,难测也(3)望其旗靡3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齐人三鼓()(2)望其旗靡()(3)再而衰()(4)惧有伏焉()3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同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战于长勺B公将鼓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