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4957028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2020-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语 文 试 卷温馨提示: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相信你能在15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2、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一、语文积累和综合运用(35分)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0分)“大爱无私,真情无悔”,李商隐在无题中用 “ ,”来向世人诠释了这一种高尚的品质,这种不朽的感情。白居易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卖炭翁的矛盾心理,在观刈麦中诗人也用“_”来表现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关雎是一首优美的恋歌,开头两句“_”

2、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为下文抒发爱情创造了情意绵绵的意境。渔家傲中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的诗句是“_。”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的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的美景。2、下面这段文字是献给2020年安徽新闻人物汪雪艳、黄礼杰的颁奖辞,阅读后完成-题。(8分)大地的一次颤抖,遥远的岛国坍蹋成一片废x,出生入死,异国救援,有一双安徽儿女。多少个震后的日子,他们折叠起对家乡的思念,以同胞之情,在动荡贫困的土地培植橄榄与希望,以维和警察的中国品质,用大爱谱写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颤( )抖 废x( )文中有个错别字

3、的词语是 ,其正确的写法是 。(2分)画线两处的文字,运用了一种相同的修辞手法 。其中“折叠”意为 ;“橄榄”象征 。(4分)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题。(5分)西游记中,唐僧自幼出家,由于他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朝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取经。临行前,唐王御赐素酒,并捻一撮土于杯中,其捻土之意为“ , 。”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又名美猴王、齐天大圣、孙行者。本是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的石猴。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三五百载。后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 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后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3分)格列佛游记中 (游记中的国名)是他理想

4、中的乌托邦,在这里 是理性的统治者,而人形动物邪恶、低劣。作者在这部分里从理性动物的角度,审视人类的本质。(2分)4、每个同学都希望拥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某班准备开展以“构建和谐家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几项内容,请你参与解决。(12分)(1)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写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2分)(2)阅读下面两位同学的习作片段,请完成-题。(6分)甲人们曾经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必定有着代沟,他们所想的必不相同。(A)可事实也常证明这是个很片面的。嘘寒问暖,这些事太过平常,但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有些事,存在也太过自然。(B)自然得让我们忽略了去问为什么?临行前,父母那句“走路、

5、行车注意安全”“一定要多多保重身体”孩子很自然的“爸爸,您别太劳累”“妈妈,再见”却能温暖父母的心,也让子女自信地踏上人生的征途这就是心灵的呼应,家庭和谐最朴素的篇章。乙家,是一盏不灭的明灯,永久地照亮我生命的黑暗;家,是一叶不歇的扁舟,永久地摆渡在我生命的渡口; ,我愿用世上最美最温暖的词汇来赞美家。甲文画线句(A)有语病,应改为: 。(2分)甲文画线句(B)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应改为 。(2分)在乙文中,请根据语境,仿写一句。要求:内容相应,句式相同。(2分)(3)期中考试你的成绩不很理想,爸爸妈妈因此互相责备,闹起了矛盾,几天未说话,请你开动脑筋,给父母写一张字条(不超过100字),尽可能

6、争取在他们看到字条后能重归于好。(4分)二、阅读理解(55分)【一】(17分)反 省 精 神孤岛有一位年轻文人曾慷慨激昂地对我说:“中国的传统文化缺少批判精神,不能进行自我反省。”好像他是一位外国人-而且是一位“中国通”的外国人。其实不然。中国传统思想是有着自我反省与批评文化精神的。孔子论语中借曾子之口说出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一种自省内修的写照。在这里,孔子和曾子等反身拷问自己:应他人之求为他人办事尽心竭力了吗?与朋友来来往往,自己做到诚实无虚了吗?老师(各种老师)教授我的知识,我及时温习了吗?一个人,无论他有多么聪明,他的记忆力有多好,如果只

7、会一味地埋头做事,一味地应酬和享受,而不能进行自我反省,那么,他始终浮在外在的事物上面,浮在社会的物质层面,不会拥有宽阔的内心世界,不会有真正的智慧,不会明白世界和人生的本来面目,甚至可以说,他不会有内心深处真正的快乐。古希腊哲学家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确是一种自在自为的人生状态。如今,我看到了物质的泛滥,交往的频繁,事物的冗杂,时间被挤扁了,精神受到轻视,就像一位磨菜刀的农村老汉所感叹的那样:“不知道你们城里人一天到晚都在忙些什么?”其实农村也彼此彼此。忙些什么?我想是“生计”二字。人类从孔子至今发展了两千年,人人还在只忙着“生计”?两千多年以前,孔子和他的弟子已经能够在忙完“生计”之后,

8、不仅留有学习和互相探讨学问的时间,而且还留下了自我反省的时间。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那个枪林弹雨的战争时候,中国共产党还提出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优良传统。而现在,世风却将它脱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是现代退步了?还是现代的人退步了?我想,就某些现代的中国人来说,是他们的精神空间-的的确确缩小了,真真实实退步了!5、本文先摆出了“ ”的反面观点,接着对其予以了否定,并提出了“ ”的正面论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最后得出了“”的结论。(3分)6、第段和第段两次提到孔子的言行,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7、如果将第段中加点的词分别换成“的确”“真实”,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区别?(4分)8、根据下列材

9、料,联系本文内容,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自省”价值的思考和认识。(6分)材料一: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有一句名言:“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材料二:德国人正是以审视和自省的方式看待本国历史,在不断的自我批评与忏悔中改正错误,终于赢得了邻国的尊敬和信任,成功地治疗了战争创伤,走出了战争带来的困境和阴霾,重新融入到欧洲社会之中。【二】(23分)时 光冯骥才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时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的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时间属于现实,时光属于人生。然而到了年终时分,时光的感觉乍然出现。它短促、有限、性急,你在后边追它,却始终抓不到它飘举的衣袂。它飞也似的向着年

10、的终点扎去。等到你真的将它超越,年已经过去,那一大片时光便留在过往不复的岁月里了。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

11、,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小院到冬日小雨空蒙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蜊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它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

12、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么?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惟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

13、点地呈现。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11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12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

14、通明,恍如更换天地。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惟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13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丁丑腊月二十一日寒夜9、第一段中作者说:“到了年终时分,时光的感觉乍然出现。”结合第三段内容,说说为什么到年终时分,会乍然出现“时光的感觉”?(4分)10、如何理解第八段中“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一句的深刻含义?请用原文句子回答。(3分)11、面对宋代天王像的瞪视,作者说:“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但结尾处却又说:“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这两处内容是否矛盾?请说说你的理

15、解。(5分)12、本文通过对一尊小小的木雕的刻画和思考,来揭示有关生命的道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13、综观全文,作者对“时光”持哪些看法?对你有何启发?(6分)【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第14-17题(15分)【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且中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